安葆電能將於TASS2023分享最新的再生能源方案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安葆教育訓練、產品測試與零件庫存的臺南據點(圖/安葆電能提供)

【李婉如/ 報導】 能源議題是近年來政府與企業界關注的焦點,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臺灣2022年總用電量高達2,794.5億度,而光是工業用電就超過1,568億度,佔臺灣總用電量的56%。其中,臺灣護國神山台積電在2022年的總能源消耗就高達224億度,而且更創歷年新高。面對如此高的用電需求,相信不論是工業、服務業或住宅,其備援電力的重要性都將與日俱增。此外,氣候變遷更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危機,臺灣作為國際企業的供應鏈關鍵,必須更積極開發再生能源,所以近年政府積極推動淨零碳排的轉型,同時也兼顧經濟的持續發展,努力創造企業與環境的共贏局面。


 因此,安葆電能將參與11/22~24高雄展覽館的「2023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其為聚焦ESG供應鏈上下游的跨產業會展,可滿足企業淨零轉型之需求。其中,安葆會在23日的ESG論壇,向在場的企業先進介紹歐洲淨零碳排能源策略,同時也呈現安葆在臺灣已建置的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並介紹氫氣與沼氣的熱電聯產系統為一種成本低且風險小的微電網,以高效率、經濟且環保的方式,同時產生電力和熱能。其高效率的發電機更可顯著降低燃料用量與成本,還能長時間穩定運轉供給電力,不但可滿足企業電力備援的需求,也能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更降低破壞環境生態的可能性。


raw-image

安葆採用易於安裝的模組化沼氣與氫氣發電系統(圖/安葆電能提供)

此外,安葆電能也知道停電除了造成民眾生活上的不便,亦可能會中斷公司的營運,例如資料損毀和產品報廢將迫使企業必須暫停營運。所以企業更需要安葆累積三十年的電力系統整合經驗,為他們打造全方位的電力解決方案,提供企業最完整的電力備援規劃,大幅提升他們在斷電時的應變能力。安葆提供客戶諮詢、專案管理、工程規劃、系統設計、設備採購、系統建造以及售後服務等一條龍的服務,可以為企業量身打造最適合的電力備援系統。現在安葆已擁有在全球成功建置超過千個案場的實績,更獲得台積電、日月光、友達與群創等知名企業以及台電、證交所、中華郵政和台大醫院等政府單位的信任。


 最後,安葆電能的總經理陳志復先生表示「我們在台東投資開發全台第一個全民營的地熱發電廠,這是安葆進入再生能源的第一個契機。後來我們也陸續投入熱電回收、熱電共生、沼氣發電以及最新的氫燃料電池等技術的開發。安葆將結合更多的智慧,朝著更符合ESG-全球共同價值理念的方向,成為一個全方位的電力解決方案提供者。我們希望能跟安葆的客戶及這個環境達到互利共好的和諧狀態」。可以想像安葆將會繼續提供企業最先進的發電技術還有完善的售後服務,給予客戶更創新的再生能源電力備援方案,促使企業的電力供應更穩定且更安全,而且還更符合國際重視減少碳排以及環境保護的趨勢。


raw-image

安葆客製全方位的電力系統解決方案適用各產業(圖/安葆電能提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尚品味生活誌的沙龍
10會員
639內容數
2025/03/26
大陸配偶劉振亞(網名「亞亞」)因在網路上發表有關兩岸關係的言論,遭內政部移民署廢止居留許可,並限期於3月25日離境。劉振亞最終於當日晚間7點在松山機場召開記者會後離境,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新黨副祕書長游智彬發表言論表示,雖然「100個亞亞喊武統也不會有武統」,但他認為若總統賴清德推動台獨,將會
Thumbnail
2025/03/26
大陸配偶劉振亞(網名「亞亞」)因在網路上發表有關兩岸關係的言論,遭內政部移民署廢止居留許可,並限期於3月25日離境。劉振亞最終於當日晚間7點在松山機場召開記者會後離境,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新黨副祕書長游智彬發表言論表示,雖然「100個亞亞喊武統也不會有武統」,但他認為若總統賴清德推動台獨,將會
Thumbnail
2025/03/25
記者/陳均 德國IF官方公布 2025 獲獎名單,今年共有72個參賽國家,近 11,000 件作品參賽,如此輝煌的參賽數量再次證明了iF設計獎作為全球最舉足輕重、最具有影響力的設計獎項之一的地位。 今年的一大創新是更加強調永續性作為五項評選標準之一,評審團從創新性、功能性、美學價值、永續性與
Thumbnail
2025/03/25
記者/陳均 德國IF官方公布 2025 獲獎名單,今年共有72個參賽國家,近 11,000 件作品參賽,如此輝煌的參賽數量再次證明了iF設計獎作為全球最舉足輕重、最具有影響力的設計獎項之一的地位。 今年的一大創新是更加強調永續性作為五項評選標準之一,評審團從創新性、功能性、美學價值、永續性與
Thumbnail
2025/02/27
▲錠嵂保經40週年 承諾同仁一起創造幸福樂活的人生。(圖/錠嵂保經提供) 記者陳正安/台中報導 2025錠嵂春季藍鵲業務大會「錠嵂40 壯出幸福新篇章」26日於台中臻愛花園飯店隆重登場,超過2000位同仁和嘉賓一齊感受錠嵂40年來奠定的根基文化、並與奧運金牌選手李洋、金曲歌后彭佳慧,共同
Thumbnail
2025/02/27
▲錠嵂保經40週年 承諾同仁一起創造幸福樂活的人生。(圖/錠嵂保經提供) 記者陳正安/台中報導 2025錠嵂春季藍鵲業務大會「錠嵂40 壯出幸福新篇章」26日於台中臻愛花園飯店隆重登場,超過2000位同仁和嘉賓一齊感受錠嵂40年來奠定的根基文化、並與奧運金牌選手李洋、金曲歌后彭佳慧,共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安葆教育訓練、產品測試與零件庫存的臺南據點(圖/安葆電能提供) 【李婉如/ 報導】 能源議題是近年來政府與企業界關注的焦點,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臺灣2022年總用電量高達2,794.5億度,而光是工業用電就超過1,568億度,佔臺灣總用電量的56%。其中,臺灣護國神山台積電在2022
Thumbnail
安葆教育訓練、產品測試與零件庫存的臺南據點(圖/安葆電能提供) 【李婉如/ 報導】 能源議題是近年來政府與企業界關注的焦點,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臺灣2022年總用電量高達2,794.5億度,而光是工業用電就超過1,568億度,佔臺灣總用電量的56%。其中,臺灣護國神山台積電在2022
Thumbnail
了解台灣能源的現況後,就讓我們來看看台灣永續的能源有哪些吧!
Thumbnail
了解台灣能源的現況後,就讓我們來看看台灣永續的能源有哪些吧!
Thumbnail
台灣是一個能源需求高、能源自給率低的島嶼國家,面臨著多重挑戰,我們要如何應對這個狀況呢?
Thumbnail
台灣是一個能源需求高、能源自給率低的島嶼國家,面臨著多重挑戰,我們要如何應對這個狀況呢?
Thumbnail
ESG學院 在臺灣,可持續能源的定義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形式,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綠色化、高效率和多樣性的特點。可持續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生物質能和海洋能。 可持續能源的發展是臺灣能源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政府已經開始採取多種措施,以促進可持續能源的發展,包括資金投入
Thumbnail
ESG學院 在臺灣,可持續能源的定義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形式,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綠色化、高效率和多樣性的特點。可持續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生物質能和海洋能。 可持續能源的發展是臺灣能源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政府已經開始採取多種措施,以促進可持續能源的發展,包括資金投入
Thumbnail
ESG官網 在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下,碳中和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努力的方向。碳中和是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這是保護我們星球的最佳方式。臺灣也在這方面積極行動,成為了亞洲領先的碳中和國家之一。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臺灣在碳中和方面的計畫和成就。
Thumbnail
ESG官網 在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下,碳中和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努力的方向。碳中和是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這是保護我們星球的最佳方式。臺灣也在這方面積極行動,成為了亞洲領先的碳中和國家之一。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臺灣在碳中和方面的計畫和成就。
Thumbnail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Thumbnail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Thumbnail
這個禮拜是台灣能源週活動(2021 Energy Taiwan, 12/8-10),最近也因為四大公投,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能源的議題。從淨零排碳的角度來看,依照Ellen Macathur Foundation提出的碳排比例,能源相關造成的碳排佔整體碳排的55%,依經濟部台灣2019年的數據,電力排
Thumbnail
這個禮拜是台灣能源週活動(2021 Energy Taiwan, 12/8-10),最近也因為四大公投,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能源的議題。從淨零排碳的角度來看,依照Ellen Macathur Foundation提出的碳排比例,能源相關造成的碳排佔整體碳排的55%,依經濟部台灣2019年的數據,電力排
Thumbnail
亞洲永續供應 循環經濟會展 
Thumbnail
亞洲永續供應 循環經濟會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