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波拿巴,一生征戰六十餘場,堪稱歐陸戰神。在拍攝一部人物傳記的時候,常見兩種方式:一種是針對單一事件深入描述,並且依此事件建立這個主角的形象;另一種是直接描述這個主角的一生事蹟,從年輕、發跡演到老、死。拿破崙一生有太多關鍵事件,只拿滑鐵盧出來講會顯得非常不足;但是也因為他的人生經歷太豐富,想用兩個半小時的電影講完非常考驗編導功力。
那雷利史考特這位知名導演有達成這個艱鉅的任務嗎?以我的角度來說,很可惜沒有。整部電影的劇情很像條列式的流水帳,劇情列出幾個導演挑選過的重點事件,但事件之間的關聯性主要建立在時間上,從單一事件中或許只能看到拿破崙外在條件的改變,感受不到如何引導到下一個事件,又是否對拿破崙的內在有影響,或是他做的事情對世界產生怎樣的後果。
【以下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看完電影後我也看了一下導演與歷史學者之間的一些爭執。抨擊電影的歷史學者最主要的論點是拿破崙是一個在各方面都影響歐洲近代史非常深遠的王者,但在這部電影中卻只著重他在軍事方面的成就,政治方面的成就與影響幾乎沒有提,只演出流於刻板印象的君主制度復辟者,更何況-這可能會帶點爭議性-還帶貶義的將他形塑成一個關上門後只會任由約瑟芬操控的醋桶。
我承認歷史學者的說法對我看待這部電影的角度有不小的影響,不過雷利史考特的回應也的確很有趣:「他們又不在現場。」只是歷史學者的描述,以及平常常見的對拿破崙的印象,總會讓我想起《火鳳燎原》裡說的:「敵將常勝者,貶其有勇無謀。」也許拿破崙的確對於包含英國在內的歐洲諸國造成太大的心理創傷,才會讓後來以英美史觀為主的世界在拿破崙身上貼上好戰份子、侵略者、帝制復辟者的標籤,而刻意忽略在他橫掃歐陸的背後,也為歐陸乃至世界未來兩百年的社會制度與思想浪潮帶來多大的改變。或許也難怪法國人對於雷利史考特的電影感到冒犯吧,畢竟一個叱吒風雲的強者,怎麼可能只靠打仗達成這一切。
此外或許會令人感到比較新鮮的,大概就是凡妮莎寇比演的約瑟芬吧,以前課本上介紹拿破崙都沒有提過這位他一生最愛的女人,我也是剛好前陣子聽了一些節目介紹才知道這號人物的存在,所以看到電影有她的腳色,就很好奇雷導會如何描述這位奇女子。只是雖然看得出來戲份加了不少,但藉由她的腳色,雷導卻將威震天下的拿破崙塑造成一個關起門來在愛人面前哭哭啼啼,沒有約瑟芬他甚麼都不是的-小廢物。的確是很難說房門關起來兩人的互動如何,觀眾不在場,但雷導也不在場,看著拿破崙與約瑟芬的性愛場景,除了要在觀眾心中種下「拿破崙是個粗魯莽漢」的形象以外,我想不出第二種意義了。
可是凡妮莎寇比卻是電影中我覺得最生動的演員,大概是對約瑟芬只有很粗淺的既定印象,而凡妮莎寇比完全把這樣的感覺演了出來,一個周旋於男人叢間的翩翩蝴蝶,即使身為全歐洲最知名的君王的妻子,平常相處也沒有在客氣或落居下風,她很清楚如何與拿破崙保持關係,唯一的致命傷就只是沒有拿破崙的孩子。我想編劇應該從描述拿破崙的生平中抽走不少心力去塑造約瑟芬這個角色。
反而瓦昆菲尼克斯的形象與我想像的樣子差很多,我多少因為拿破崙的故事,加上許許多多有關他的畫作,而將拿破崙想像成一個霸主,走路有風,站出來會有霸王色霸氣之類;又加上我前一部看過的瓦昆主演作品是《小丑》,電影中那股囂張瘋狂的印象太強烈。所以當我看到一個沉穩內斂,喜怒不形於色(但在家倒是挺放得開)的拿破崙,這股反差讓我花了不少時間適應。不過習慣之後,的確可以從瓦昆的一些細微表情動作看出潛藏在拿破崙心中的傲氣、嘲諷、有點目空一切的感覺。這樣的表現方式或許更吃演員的功力吧。
劇情太平淡簡略,演員表現需要時間融入,但仍舊非常值得進電影院觀賞的主因,就是雷利史考特擅長的史詩場面。片中幾場重大戰役,土倫圍城戰、奧茲特里茨戰役(三皇會戰)、入侵俄羅斯迫使俄皇火燒莫斯科等等(我們就不要提那個砲打金字塔的超爭議事件好了),以及最重要的-滑鐵盧戰役,每一幕戰爭場景都是賞心悅目的大場面,尤其是三皇會戰的誘導式陷阱、滑鐵盧戰役中的兩軍對壘與方陣對騎兵的戰術對抗,真的是會讓人雞皮疙瘩掉滿地,唯一的問題可能是你要先忍耐穿插其間頗長頗悶的非戰時戲碼。
前半段描述法國大革命後的政治局勢亂象時,有個有趣的小插曲,當時議會因為結黨成派又有嚴重的路線分歧,所以開會時經常發生爭執,然後那個場景一直讓我聯想到早年的台灣立法院打架,只差在我們沒在立院開槍打人。可是當年有些外媒會報導台灣國會的情況,蔚為奇觀,現在看完電影心中的旁白是:「你們知道兩百年前你們國會也是這麼亂嗎?」
看完覺得有點可惜的史詩傳記片,雖然雷利史考特號稱還有四個半小時的導演剪輯版-忍不住又想念兩句,他每次都要出個導演版,然後那個版本才會完整敘述故事,問題是這種手法很煩好嗎?而且我還在找王者天下的導演版,找超久-可是我仍然懷疑,就算是四個小時,真的就能把拿破崙的一生描述得更清楚嗎?再加上是從電影的確看得出雷利史考特帶有一些對拿破崙的偏見這種狀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