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工作過的育幼院,是忠義基金會的其中一個兒少安置家園,三年時間全職做募款工作,後來太喜歡小孩,去上了兒少安置機構人員課程,進入育幼院做了幾個月的兼職保育員。
與龍哥(化名,安置童)的道別,是兩年前的事了。是我還在做募款工作的時候。
很久以前就知道,做跟孩子有關的工作就是必須不斷地道別。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一直沒有媒合到收養家庭,幾年過去了,如今要轉換安置機構,希望機會大一點。
記得那天下午,我主管不知是不是感應到我的魂不附體,突然看著我,問「妳想寫卡片給龍哥嗎?」她站起來,走到櫃子旁邊,掏出一張大卡片。我看了一眼卡片封面,上面寫著Thank you。我內心想,謝謝你是這麼好的弟弟,謝謝你努力生活。
卡片給別的同事先寫,意識到我從未真的準備好寫最後的祝福。繞了一圈,卡片回到我手上,看到平常跟孩子們沒什麼機會接觸的同事們,竟也認真寫了一回,塞滿了四分之三的大卡片。我看著空出四分之一的大空格啞然失笑,那是同事們對我的貼心:「妳應該有很多想寫」。
寫著寫著,那麼大的格子,還真的不夠寫了。想著大齡孩子就算找到收養家庭大概也是國外,這麼多中文,幾年之後就再也看不懂,何況他才三年級,認得的字本來就不多。
千言萬語濃縮成一句:"All I want to say just I love you."這整張卡片,每個「哥哥姊姊」都只想要傳遞這個。寫著寫著,眼淚就忍不住了。
忍不住掏出另外的信紙,多寫了一封信。就像前一次和寶貝三姊妹道別時一樣,有中文、注音,還有思穎姊姊極破爛的英文。再附上一個買的時候覺得人家看了會覺得荒謬,但我覺得好適合送他的禮物,希望他會喜歡。
人生還長,說不定很短。
沒寫在紙上的是,姊姊沒辦法承諾多久以後還會在這裡等你回來,我們都好好努力,天上再見時再一起分享點點滴滴。
育幼院,一個好像在電視電影或小說裡面才會看見的名詞,至今還有許多人會問:「你們這裡是孤兒院嗎?」
老一輩的長輩們(例如我媽那個年代),對育幼院的印象除了「可憐」、「被父母拋棄」、「父母雙亡」、「生活貧苦」、「有一餐沒一餐」之外,大多停留在1976年代的小甜甜卡通,主題曲很輕快:♫有一個女孩叫甜甜,從小生長在孤兒院,她有許多好朋友,相親相愛又相憐......♫
育幼院的正式名稱,在台灣叫做「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屬於社福體系中,社會安全網的最末端。通常進入安置機構的孩子有兩種,一種是因為種種身心或特殊情況,找不到合適的寄養家庭,稱為「難置兒」;另一種則是已經藉著收出養媒合機構媒合到未來的收養家庭,進入有做「出養準備」服務的機構預備「回家」的孩子。
進入育幼院的孩子,現在100%都是經由縣市府的社會局委託安置,電影裡那些直接把小孩抱到育幼院門口交給工作人員的場景已經不復存在。因為縣市府社會局手上會有所有兒少安置的寄養家庭與安置機構名單與床位情形,有專業的社工會評估孩子的狀況及需求,安置到不同的地方。
據忠義育幼院服務70多年的統計數據,數十年前的院童多為戰後遺孤或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扶養的孩童;而現在最大宗的入住原因則是約佔52%的家暴、兒虐、不當對待,其次是約佔41%的經濟弱勢、未婚懷孕無力扶養,最後才是約佔7%比例的遭遺棄孩童與非法外籍移工生下的無國籍孩童。
常有人說,投胎也是一種技能。但當弱勢孩子並非出於自己的意願或選擇,出身於經濟或教養能力不佳的原生家庭,社福的「收出養媒合」機制,就是為他們尋找相當於「二次投胎」的機會,收養家庭意味著將孩子視如己出,承諾彼此成為一輩子的家人。
目前台灣有七間社福團體有在做收出養媒合服務,這個不是隨便哪個單位有愛心就可以「幫忙牽線」,而是需要有政府核發的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許可證書,才能執行這項業務,若在服務過程中有重大的缺失,政府也有權利對這個單位限制進行業務的條件,甚至撤銷證照。
在台灣,當有孩童有出養需求,並完成原生父母端的出養委託書簽訂,就會正式啟動收養家庭媒合流程。媒合配對原則以國內收養家庭為優先,但有些孩子因為原生家庭背景複雜(例如父母遭通緝或有嚴重藥/酒/毒癮,或者患有智能障礙或精神疾病)、或年齡較大、或有身心障礙/先天疾病的孩子,在台灣比較難媒合到適合的收養家庭。考量孩子的需求,若一段時間無法媒合到家庭,則會進一步為孩子進行國際媒合程序,讓願意接納特殊背景或身心情況的國外家庭收養。
最常聽到的就是國內收養家庭開出的期待條件:「身體健康、家世清白、年紀越小越好,嬰兒最好」,很多時候我們工作人員只能苦笑,身體健康、家世清白的孩子,大部分都不會進入安置體系啊。
之前曾經好奇問過收出養媒合機構的工作夥伴,幾歲的孩子比較有希望留在台灣好好長大?社工夥伴給我一個很無力的笑容,她說:「其實,三歲以上就已經有點老了......。」當時太過震驚,想到我們育幼院裡天天笑得燦爛可愛的孩子們,竟然有這麼多已經被定義為「老了」而很難找到家,當下就忍不住紅了眼眶。
在台灣的風俗民情和社會文化裡,血緣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一些觀念超級傳統的長輩會以此當作兒女和媳婦孝順與否的指標:「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台灣人寧願花幾十萬做試管嬰兒療程、挨千百針和忍受過程中的不適與開刀風險,也鮮少考慮收養已經在這世上、殷殷盼著家庭溫暖的孩子。
孩子一天一天地長大,長出了語言能力、發展能力和記憶,到一般幼兒園和小學接受教育、接觸一般家庭的孩子,年紀越大的孩子,對「家」的渴望越強烈。即便安置家園的第一線照顧者─保育員被孩子稱為爸爸媽媽,但因為有太多保育員需要輪班,孩子們往往得在呼喚保育員時,加上他們的名字:「○○媽媽」、「○○爸爸」。擁有的愛很多,但心底深處仍渴望著「專屬我的爸爸媽媽」。
每一個孩子來到世上都有他們肩負的使命與自帶的祝福,盼每個孩子都被愛澆灌長大。
如果你也願意跟我一樣,投資一份愛給已經在世上的孩子,陪伴他們期待永遠的收養家庭,歡迎參考忠義基金會的「捐款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