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幼院裡等家的大齡安置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曾工作過的育幼院,是忠義基金會的其中一個兒少安置家園,三年時間全職做募款工作,後來太喜歡小孩,去上了兒少安置機構人員課程,進入育幼院做了幾個月的兼職保育員。

道別,不說再見。

與龍哥(化名,安置童)的道別,是兩年前的事了。是我還在做募款工作的時候。

很久以前就知道,做跟孩子有關的工作就是必須不斷地道別。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一直沒有媒合到收養家庭,幾年過去了,如今要轉換安置機構,希望機會大一點。

記得那天下午,我主管不知是不是感應到我的魂不附體,突然看著我,問「妳想寫卡片給龍哥嗎?」她站起來,走到櫃子旁邊,掏出一張大卡片。我看了一眼卡片封面,上面寫著Thank you。我內心想,謝謝你是這麼好的弟弟,謝謝你努力生活。

卡片給別的同事先寫,意識到我從未真的準備好寫最後的祝福。繞了一圈,卡片回到我手上,看到平常跟孩子們沒什麼機會接觸的同事們,竟也認真寫了一回,塞滿了四分之三的大卡片。我看著空出四分之一的大空格啞然失笑,那是同事們對我的貼心:「妳應該有很多想寫」。

寫著寫著,那麼大的格子,還真的不夠寫了。想著大齡孩子就算找到收養家庭大概也是國外,這麼多中文,幾年之後就再也看不懂,何況他才三年級,認得的字本來就不多。

千言萬語濃縮成一句:"All I want to say just I love you."這整張卡片,每個「哥哥姊姊」都只想要傳遞這個。寫著寫著,眼淚就忍不住了。

忍不住掏出另外的信紙,多寫了一封信。就像前一次和寶貝三姊妹道別時一樣,有中文、注音,還有思穎姊姊極破爛的英文。再附上一個買的時候覺得人家看了會覺得荒謬,但我覺得好適合送他的禮物,希望他會喜歡。

人生還長,說不定很短。

沒寫在紙上的是,姊姊沒辦法承諾多久以後還會在這裡等你回來,我們都好好努力,天上再見時再一起分享點點滴滴。

raw-image


育幼院的安置院童,從哪裡來?

育幼院,一個好像在電視電影或小說裡面才會看見的名詞,至今還有許多人會問:「你們這裡是孤兒院嗎?」

老一輩的長輩們(例如我媽那個年代),對育幼院的印象除了「可憐」、「被父母拋棄」、「父母雙亡」、「生活貧苦」、「有一餐沒一餐」之外,大多停留在1976年代的小甜甜卡通,主題曲很輕快:♫有一個女孩叫甜甜,從小生長在孤兒院,她有許多好朋友,相親相愛又相憐......♫

育幼院的正式名稱,在台灣叫做「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屬於社福體系中,社會安全網的最末端。通常進入安置機構的孩子有兩種,一種是因為種種身心或特殊情況,找不到合適的寄養家庭,稱為「難置兒」;另一種則是已經藉著收出養媒合機構媒合到未來的收養家庭,進入有做「出養準備」服務的機構預備「回家」的孩子。

進入育幼院的孩子,現在100%都是經由縣市府的社會局委託安置,電影裡那些直接把小孩抱到育幼院門口交給工作人員的場景已經不復存在。因為縣市府社會局手上會有所有兒少安置的寄養家庭與安置機構名單與床位情形,有專業的社工會評估孩子的狀況及需求,安置到不同的地方。

超過50%的安置院童,遭遇過重大創傷經驗

忠義育幼院服務70多年的統計數據,數十年前的院童多為戰後遺孤或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扶養的孩童;而現在最大宗的入住原因則是約佔52%的家暴、兒虐、不當對待,其次是約佔41%的經濟弱勢、未婚懷孕無力扶養,最後才是約佔7%比例的遭遺棄孩童與非法外籍移工生下的無國籍孩童。


育幼院的安置院童,往哪裡去?

常有人說,投胎也是一種技能。但當弱勢孩子並非出於自己的意願或選擇,出身於經濟或教養能力不佳的原生家庭,社福的「收出養媒合」機制,就是為他們尋找相當於「二次投胎」的機會,收養家庭意味著將孩子視如己出,承諾彼此成為一輩子的家人。

raw-image

目前台灣有七間社福團體有在做收出養媒合服務,這個不是隨便哪個單位有愛心就可以「幫忙牽線」,而是需要有政府核發的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許可證書,才能執行這項業務,若在服務過程中有重大的缺失,政府也有權利對這個單位限制進行業務的條件,甚至撤銷證照。

在台灣,當有孩童有出養需求,並完成原生父母端的出養委託書簽訂,就會正式啟動收養家庭媒合流程。媒合配對原則以國內收養家庭為優先,但有些孩子因為原生家庭背景複雜(例如父母遭通緝或有嚴重藥/酒/毒癮,或者患有智能障礙或精神疾病)、或年齡較大、或有身心障礙/先天疾病的孩子,在台灣比較難媒合到適合的收養家庭。考量孩子的需求,若一段時間無法媒合到家庭,則會進一步為孩子進行國際媒合程序,讓願意接納特殊背景或身心情況的國外家庭收養。

以忠義的收出養服務經驗來說,媒合成功的比例大約落在國內三成、國外七成。

最常聽到的就是國內收養家庭開出的期待條件:「身體健康、家世清白、年紀越小越好,嬰兒最好」,很多時候我們工作人員只能苦笑,身體健康、家世清白的孩子,大部分都不會進入安置體系啊。


雖然你還小,但抱歉你已經老了

之前曾經好奇問過收出養媒合機構的工作夥伴,幾歲的孩子比較有希望留在台灣好好長大?社工夥伴給我一個很無力的笑容,她說:「其實,三歲以上就已經有點老了......。」當時太過震驚,想到我們育幼院裡天天笑得燦爛可愛的孩子們,竟然有這麼多已經被定義為「老了」而很難找到家,當下就忍不住紅了眼眶。

在台灣的風俗民情和社會文化裡,血緣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一些觀念超級傳統的長輩會以此當作兒女和媳婦孝順與否的指標:「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台灣人寧願花幾十萬做試管嬰兒療程、挨千百針和忍受過程中的不適與開刀風險,也鮮少考慮收養已經在這世上、殷殷盼著家庭溫暖的孩子。

在忠義基金會安置家園裡的安置童,平均安置天數是900天。

孩子一天一天地長大,長出了語言能力、發展能力和記憶,到一般幼兒園和小學接受教育、接觸一般家庭的孩子,年紀越大的孩子,對「家」的渴望越強烈。即便安置家園的第一線照顧者─保育員被孩子稱為爸爸媽媽,但因為有太多保育員需要輪班,孩子們往往得在呼喚保育員時,加上他們的名字:「○○媽媽」、「○○爸爸」。擁有的愛很多,但心底深處仍渴望著「專屬我的爸爸媽媽」。

raw-image


多希望有一天,血緣不再是父母與孩子的起點。

每一個孩子來到世上都有他們肩負的使命與自帶的祝福,盼每個孩子都被愛澆灌長大。

如果你也願意跟我一樣,投資一份愛給已經在世上的孩子,陪伴他們期待永遠的收養家庭,歡迎參考忠義基金會的「捐款專區」~




avatar-img
19會員
57內容數
在一般人的視角中,社福團體和監獄都是「電視新聞上的事」,在這裡想記下一些我在台北少年觀護所,和服務身心障礙者、身障兒的家庭照顧者、失依兒少的社福團體中遇見的人事物,其實他們也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空、同一片土地,只是可能未曾留意、理解。期待創造更多的接納與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是聽說留下的人需要面對 如今這句話老話 也應用在小姪女們畢業後的托嬰中心 依蘿一家人在忙完小姪女的畢業禮物後 準備好把小姪女送去上幼幼班了 一邊很擔心,小姪女大哭不想上課 (依蘿自己就是很討厭上學的人,當初大哭很久才去上課) 一邊擔心小姪女太過於冷靜,被老師忽視(會吵的小孩才有糖
Thumbnail
我家的小公主--依蘿的小姪女 畢業了 從托嬰中心畢業要去上附近小學附設的幼幼班了 從一開始進去這家托嬰中心 怕怕的走進去托嬰中心(而且那時候還走路不太穩) 再慢慢開啟心防(當初帶小姪女的小霖老師很用心,雖然已經離職,我們家人還是很感謝小霖老師) 和周遭的同學互動、遊玩、運動
Thumbnail
透過參與送養會,我們總是希望所有的小奶犬都可以找到家,但有時努力卻沒得到回報。這讓人想到人生中的種種困境,而毛孩們只能被動等待,期盼有人願意給他們一個機會。如果你想養寵物,希望你能嘗試領養代替購買,讓更多的毛孩子能夠離開收容所,展開新的生活。
Thumbnail
長長的故事   明明才遇見這群孩子沒幾回,心裡卻有著許多不捨。也許,是和城市的孩子相比,他們有著更多的童真與單純;也許,是他們未來的人生旅途,有著更多挑戰,也更多的期盼。 在他們畢業典禮的這天,前往花蓮,或許是我們彼此重要的最後一面。 好久不見,長大了好多。收起了過往的好動,取而代之的是
Thumbnail
透過志工活動領養小動物,不僅可以讓牠們有個溫暖的家,也讓領養人能夠體驗到幸福的事。分享了領養的過程和心情,也呼籲每個領養人都要好好對待他們的新家人。
Thumbnail
我們是一群孤兒,完全不記得自己親生父母的樣子,或許我們就是沒人要的孩子吧,好險有「新家」接納了我們,孤單的孩子們在這裡得以溫飽,一起玩樂一起長大,這裡,有我們的「爸爸媽媽」。每隔一段時間,特別懂事的哥哥姊姊們會被選去「樂園」領取獎勵,聽說,那裡有玩不完的遊戲、吃不完的點心,真是羨慕他們!
Thumbnail
今年春節前帶阿妮跟著教會的弟兄弟妹去養老院關懷老人,阿妮在養老院一一幫至少10位長輩禱告,向老人家們拜年。 孩子的禱告,是這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Thumbnail
去年12月,我被同事安排到一家兒少家園採訪,園方院長大陣仗的請來三對被稱為「家父母」的夫妻來與我對談,他們都是兒少家園的專業輔導員。
我分享了我的童軍經驗,工作的挑戰,以及寫作對我的意義。我享受與小朋友相處的時光,並在工作中不斷挑戰自己。寫作是我的收放自如之處,讓我直視自己的成長,並持續鑽研。未來,我會繼續走在工作、寫作、童軍這條道路上。
我在大學時加入家扶中心義工和臺北市崇善童軍團,從中獲得快樂與成長。後因家庭與工作壓力,暫別童軍生活。作為一名普通上班族,面對繁重工作,我學會了高效管理與團隊合作。寫作則成為我表達自我的方式,幫助我釐清思緒。2023年,我帶著孩子重返童軍,這象徵著我的回歸與成長。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是聽說留下的人需要面對 如今這句話老話 也應用在小姪女們畢業後的托嬰中心 依蘿一家人在忙完小姪女的畢業禮物後 準備好把小姪女送去上幼幼班了 一邊很擔心,小姪女大哭不想上課 (依蘿自己就是很討厭上學的人,當初大哭很久才去上課) 一邊擔心小姪女太過於冷靜,被老師忽視(會吵的小孩才有糖
Thumbnail
我家的小公主--依蘿的小姪女 畢業了 從托嬰中心畢業要去上附近小學附設的幼幼班了 從一開始進去這家托嬰中心 怕怕的走進去托嬰中心(而且那時候還走路不太穩) 再慢慢開啟心防(當初帶小姪女的小霖老師很用心,雖然已經離職,我們家人還是很感謝小霖老師) 和周遭的同學互動、遊玩、運動
Thumbnail
透過參與送養會,我們總是希望所有的小奶犬都可以找到家,但有時努力卻沒得到回報。這讓人想到人生中的種種困境,而毛孩們只能被動等待,期盼有人願意給他們一個機會。如果你想養寵物,希望你能嘗試領養代替購買,讓更多的毛孩子能夠離開收容所,展開新的生活。
Thumbnail
長長的故事   明明才遇見這群孩子沒幾回,心裡卻有著許多不捨。也許,是和城市的孩子相比,他們有著更多的童真與單純;也許,是他們未來的人生旅途,有著更多挑戰,也更多的期盼。 在他們畢業典禮的這天,前往花蓮,或許是我們彼此重要的最後一面。 好久不見,長大了好多。收起了過往的好動,取而代之的是
Thumbnail
透過志工活動領養小動物,不僅可以讓牠們有個溫暖的家,也讓領養人能夠體驗到幸福的事。分享了領養的過程和心情,也呼籲每個領養人都要好好對待他們的新家人。
Thumbnail
我們是一群孤兒,完全不記得自己親生父母的樣子,或許我們就是沒人要的孩子吧,好險有「新家」接納了我們,孤單的孩子們在這裡得以溫飽,一起玩樂一起長大,這裡,有我們的「爸爸媽媽」。每隔一段時間,特別懂事的哥哥姊姊們會被選去「樂園」領取獎勵,聽說,那裡有玩不完的遊戲、吃不完的點心,真是羨慕他們!
Thumbnail
今年春節前帶阿妮跟著教會的弟兄弟妹去養老院關懷老人,阿妮在養老院一一幫至少10位長輩禱告,向老人家們拜年。 孩子的禱告,是這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Thumbnail
去年12月,我被同事安排到一家兒少家園採訪,園方院長大陣仗的請來三對被稱為「家父母」的夫妻來與我對談,他們都是兒少家園的專業輔導員。
我分享了我的童軍經驗,工作的挑戰,以及寫作對我的意義。我享受與小朋友相處的時光,並在工作中不斷挑戰自己。寫作是我的收放自如之處,讓我直視自己的成長,並持續鑽研。未來,我會繼續走在工作、寫作、童軍這條道路上。
我在大學時加入家扶中心義工和臺北市崇善童軍團,從中獲得快樂與成長。後因家庭與工作壓力,暫別童軍生活。作為一名普通上班族,面對繁重工作,我學會了高效管理與團隊合作。寫作則成為我表達自我的方式,幫助我釐清思緒。2023年,我帶著孩子重返童軍,這象徵著我的回歸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