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星光電座落在深圳宝安機場旁, 每每有台廠工程師出差來到這總帶有一股令人熟悉的感覺, 眼底下看到的廠景似乎曾經相識, 不只硬体样式還有經營教育訓練手法皆宛如台灣面板廠一般, 甚至有人曾說連廠區洗手間的位置都與台灣面板廠相同, 不免讓人懷疑難道這世上真有 神灯巨人, 許願賜它一座8.5代面板廠啊~! 於是神灯巨人便如願自遠方橫空搬來一座面板廠座落深圳。
於2018年時期[1], 市場充斥著32吋電視屏庫存, 造成32吋的面板模組供過於求而價跌, 也讓相對應尺吋的電視價跌不止, 這原因是32吋正是華星光(CSOT)8.5代廠的最佳切割, 在面板的製造上尺吋愈大生產成本愈高, 面板廠是一大塊玻璃一大塊進行半導體製程走線, 想當然爾的是切割的愈多能賺到的收益就愈多, 還得看市場供需決定最佳切割, 所以低於32吋也不見得好賺, 這座當時橫空出世的面板廠 華星光電(CSOT) 吹响了大陸面板廠崛起的哨聲震動全球的面板市場。
當LCD面板模組生產還是由台灣主導的年代, 約自2009年開始每年大陸商界都是會推派一位白小姐來台做大批量的面板採購[3], 每一次的到訪都是好幾億的買進台灣面板模組, 所以每次的到訪讓台灣各大面板廠嚴陣以待, 如友達,奇美電; 甚至還會為此採購團展示當下研發的新面板技術, 因為當時的大陸還不具有能力生產面板的能力, 因此大量採購LCD模組出口至大陸品牌廠, 支援大陸廣大市場的需求, 如電視及生活家電都是人民必需品, 當大陸整體的經濟走強時人民對生活需求的消費力也會相對增加成長, 這些品牌商自然隨之大賺錢, 當時許多品牌本著性價比輾壓外來品牌的市場, 強占大陸廣大市場成就現在的企業地位, 如TCL和步步高, 都是在這時期茁壯的企業品牌, 因為市場夠大對面板的需求也大, 同時帶動大陸面板廠建立的訴求。
在2012年商刊震撼報導[4]: 戰將變叛將, 陳先生是前奇美大將帶著200員台灣面板廠工程師主管跳槽至深圳建廠, 它們用上了17.5個月讓一片空地橫空長出一座8.5代面板廠, 華星光電也成為中國發展面板技術的样板, 其最大股東是中國第三大電視品牌TCL, 持股55%, 深圳市持30%, 因為三星顯示SDC公司轉型全力生產OLED屏, LCD屏轉由大陸面板廠供給, 於是三星電子SEC轉投資華星光電CSOT持股, 華星光電也极力複制三星SDC想成為整合上下游產業鏈的面板廠, 此次華星光的建造也是中國8.5代面板廠的最後一張門票, 它完成建廠後以一片110吋面板打响名號, 製作全球最大屏幕電視相當吸睛, 華星光電建廠的幕後無名功臣多來自台灣的工程師, 稱要為台灣工程師打造新職場舞台, 讓台灣人才卡位進入大陸面板廠組織台灣團隊, 迄今來看當時确實許多台灣人主導大陸面板廠的建立, 但十年後的現在主事者已多轉由大陸人掌握, 一個面板廠的建造主要因為有廣大大陸市場需求的支持, 夾帶消費性電子品牌版塊的移動, 催生了這座8.5代面板廠。
華星光成立的過程, 要有企業及政府的支持才得以成行, 一座8.5代廠的運作需要相當多的人才, 一座橫空出世的面板廠可以提供地方數萬人的工作機會, 有了人潮就帶動地方周邊的民生需要, 如面板廠會提供宿舍樓居住, 有居住場所接著就會有飲食需求, 所以一座面板廠雖一開始建在荒地, 但長久以來是可以帶動該地方的經濟活水, 也是讓人民賺了錢後可以繳得出稅額回饋到地方政府, 當政府得以有稅收後轉而投資新型產業, 挹注資金支持下一代新創企業如此形成一個正循環, 這也是大陸各地搶建面板廠的主要目的, 不止於一座將來大陸可能還會有更大型的面板廠建設計劃, 想要一座面板廠嗎? 來呼叫偉大的神灯巨人啊~ 請橫空搬來一座龐大遮天的面板廠吧! 而且連內部工程師都要一并帶上, 我想或許華星光電可能真有這麼一位 神灯巨人!
[1]. http://www.pjtime.com/2012/11/75992819.shtml
[2]. https://resource.stratus.com/zh/case-study/shenzhen-china-star-optoelectronics-technology/
[3].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65636
[4]. https://www.slideshare.net/erataiwan/20120531
[5].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ookshop/magazine/product?prodNo=PROD000000817
[6]. http://www.58display.com/article/zixun/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