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OLED研發的三擊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友達OLED研發的三擊鼓

台灣廠商友達OLED研發也曾有三次上市作戰的準備, 所謂上市作戰是指完成量產的準備加入市場競爭, 且具有實質性的生產時程宣告, 昔左傳曹劌論戰有著: 夫戰, 勇氣也, 一鼔作氣, 再而衰, 三而竭; 一技術需公司历經許多研發成就而擊鼔上市, 雖然技術可能時不我與, 難敵市場寒冷而告終, 但這三次的擊鼔卻也造就其子公司瑞鼎 (Raydium)日後攻占大陸OLED屏顯芯片市場作足了準備。

在2007年的友達光電正處於LCD本業大賺錢的時期, 加上BENQ明碁母公司的日益壯大, BENQ明碁母公司也於2005年併購德國西門子手機部門, 這使得友達光電挹注投資研發OLED技術的力道更為強勁, 屏廠為維持競爭力大多會持續研癹新的屏顯技術, 防範有朝一日新技術突起而落後他廠, 所以在2007年台灣公司群起研發OLED新技術, 其中友達光電也极力看好OLED未來的可能性, 於是招集內部先進研發部門, 同時也招納國內OLED技術相關的博士人才, 全力進入研發階段, 隔年2008年不負眾望的量產了第一支OLED手機[1], 稱得上是敲响了第一次的戰鼔, 搶攻上市進擊。

圖片擷取自參考文獻[1]

圖片擷取自參考文獻[1]

這第一次的鼔聲雖沒多久就伴隨BENQ明碁的聲勢沒落而消聲, 其原因是高生產成本加上低良率賠本銷售, 使得該公司OLED研發團隊部門同時也在2008年底宣告解散, 就在隔年(2009)三星SDC證明OLED屏量產的可能性後, 友達光電又在2009年底悄悄的追隨三星開始OLED屏的二次研發生產, 並大張旗鼓的讓大小二尺吋部門並行研發設計, 並於2010年成功於顯示器展上擺出14吋AMOLED屏[2], 且隔年2011年在日本光電展上成功秀出自研的32吋FHD OLED屏[3], 當時也恰好搭上韓國OLED電視二強爭霸戰, 成功吸引日本新力SONY跨國合作OLED電視研發, SONY當然也不想拱手退讓電視市占第一的位子給韓廠, 於是2012年找上台灣友達二公司全力拼產OLED電視[4], 挹注友達大尺吋OLED相關技術合作, SONY甚至己經完成蒸鍍機台的採購並搬移入台灣友達廠房, 同時實際研發試產其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為說服友達高層長期合作, 隔年於CES屏出第一片4K OLED電視造成絕嚮[5], 如下方YT影片, 友達光電也再次成功的敲响第二次鼔聲準備上市作戰, 可謂震撼業界的跨國合作。

圖片擷取自參考文獻[2]

圖片擷取自參考文獻[2]


不敵時代的變迁, 手機的應用媒體發達廣泛, 而使用電視的時數不如手機了, 多媒体的重心也移動行動裝置, 消費者對電視的採購力道及需求也不如手機, 這轉變也造成日本新力SONY電視部門連年虧損, 當時SONY的CEO 平井一夫 決定將其內部的研發資源重心也漸移往遊戲產業[5][6], 準備裁員電視部門的新力止步了[7], 再加上友達高層极力期望攤平現行公司負債, 借急用忍的思維一心想站穩LCD產業的腳步, 終使得這場跨國合作告終, 一如往事也就造成友達大尺吋部門相繼解散, 單獨留下小尺吋OLED團隊繼續努力推向量產, 失去友達大尺吋部門的相輔相成, 使其研發策略開始趨於保守, 於是轉而生產比手機更小尺寸的OLED屏: OLED手錶[8], 因為它的解析不高而PPI(每屏吋像素數)較低, 所以良率相當大幅提升, 加上當時2015年苹果手錶APPLE WATCH也在當時推行量產, 也是採用OLED屏, 於是該年的消費市場吹起穿載裝置潮, 摧生友達OLED小尺寸導入許多大陸及台灣手機品牌的穿載裝置應用[9][10], 友達又再次成功敲响了第三次的鼔聲上市作戰, 然而正因OLED手錶的量產門檻較低, 大陸許多家OLED屏廠也追隨步腳步以此試練廠房機台, 如上海和輝光電EDO便是如此, 並站上大陸OLED手錶供貨大宗, 加上大陸手機品牌的日漸市占拉高, 併食了友達OLED手錶原有大陸市場, 這第三次擊鼔上市也悄悄默默無聲了, 這一路友達走來, 作了不少研發成就了許多技術, 其子公司 瑞鼎 (Raydium) 陪友達OLED部門一路研發迄今累積不少量產經驗外, 也開發不少OLED屏顯芯片(DDIC)提供大陸廠現行可用的芯片, 順勢攻占大陸OLED屏顯芯片市場, 回頭看历史受惠最大的公司竟是瑞鼎(Raydium)。


圖片擷取自參考文獻[8]

圖片擷取自參考文獻[8]

圖片擷取自參考文獻[10]

圖片擷取自參考文獻[10]



[1]. https://www.oled-info.com/mobile_phones/benq_siemens_s88

[2]. https://www.digitimes.com/photogallery/showphoto.asp?id=4565&tag=5855

[3]. https://www.oled-info.com/auo-shows-32-oxide-tft-based-oled-tv-prototype-4-flexible-amoled-panel

[4].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20419000619-260102?chdtv

[5]. https://www.oled-info.com/sony-unveils-56-4k2k-oxide-tft-oled-tv-prototype

[6]. 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122749/7157624

[7].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3755

[8]. https://en.ctimes.com.tw/DispNews.asp?O=HJZ486LI23USAA00NM

[9]. https://www.oled-info.com/auo-shifts-oled-focus-wearables-will-ship-circular-14-amoled-q2

[10]. https://www.oled-info.com/asus-announces-amoled-smartwatch-display-likely-made-auo

[11]. https://en.olednet.com/huawei-edo/


avatar-img
8會員
11內容數
描述這十年來台韓與大陸面板(屏)廠的競爭, 從面板一路打到現在的芯片戰爭, OLED這場仗台廠嚴然己是殘局, 回顧历史記錄這十年來面板技術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好野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在OLED屏發跡的時期, 其實台灣很早就己開始研發它了, 台灣團隊包含了工研院, 友達, 華映, 群創和統寶皆是, 由於OLED屏發光需要較佳的電性, 因此中LTPS正好符合它的需求, 然而當時的三星SDC和台灣團隊研發相似, 甚者處於落後的階段, 但也是這個時後看到了人OLED屏的未來性。
當苹果公司推出第一支AMOLED概念機IphoneX的同時, 也象徵著LCD屏在旗艦手機的地住開始示微了, 苹果發出這個訊號彈, 大家都沒想到OLED屏真能崛起, 於是準備進入OLED屏顯芯片的戰國時代。
提到OLED大多數的人會聯想到的是三星, 但在OLED大尺吋(定義是大於15吋左右)當前的技術領導卻是樂金LG而不是三星, 這個緣故竟是三星SDC太過於自負, 想用一招打遍所有敵手, 沿用小尺吋成功的方式應用到大尺吋OLED, 結果是技術方向錯誤導致, 接下來就來分享這段故事!
RGBW是謂LCD的白色魔法, 一直具有神奇的魔力吸引各大屏廠競相研發白光(RGB+W)的技術, 因為它們知道LCD屏的透光問題肯定會造成將來應用的困境! 今天想來說說這個白色魔法的故事!
談到OLED屏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面板像素排列,使用者可用手機微距拍攝或光學放大鏡拍照看看OLED屏, 可以看到它的RGB子像素似乎不同中LCD屏的式, 很有馬賽克藝術感!
最近安卓手機的熱推玩意就是3840HZ, 關於這件事情的源由故說起來還真有點意思! 榮耀今年(2023)推出新機主打實現3840HZ超高頻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調光, 提出無風險人眼視覺屏(無害是不可能的), 其現場也開放使用者體驗, 體驗的方式是與使用者
早在OLED屏發跡的時期, 其實台灣很早就己開始研發它了, 台灣團隊包含了工研院, 友達, 華映, 群創和統寶皆是, 由於OLED屏發光需要較佳的電性, 因此中LTPS正好符合它的需求, 然而當時的三星SDC和台灣團隊研發相似, 甚者處於落後的階段, 但也是這個時後看到了人OLED屏的未來性。
當苹果公司推出第一支AMOLED概念機IphoneX的同時, 也象徵著LCD屏在旗艦手機的地住開始示微了, 苹果發出這個訊號彈, 大家都沒想到OLED屏真能崛起, 於是準備進入OLED屏顯芯片的戰國時代。
提到OLED大多數的人會聯想到的是三星, 但在OLED大尺吋(定義是大於15吋左右)當前的技術領導卻是樂金LG而不是三星, 這個緣故竟是三星SDC太過於自負, 想用一招打遍所有敵手, 沿用小尺吋成功的方式應用到大尺吋OLED, 結果是技術方向錯誤導致, 接下來就來分享這段故事!
RGBW是謂LCD的白色魔法, 一直具有神奇的魔力吸引各大屏廠競相研發白光(RGB+W)的技術, 因為它們知道LCD屏的透光問題肯定會造成將來應用的困境! 今天想來說說這個白色魔法的故事!
談到OLED屏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面板像素排列,使用者可用手機微距拍攝或光學放大鏡拍照看看OLED屏, 可以看到它的RGB子像素似乎不同中LCD屏的式, 很有馬賽克藝術感!
最近安卓手機的熱推玩意就是3840HZ, 關於這件事情的源由故說起來還真有點意思! 榮耀今年(2023)推出新機主打實現3840HZ超高頻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調光, 提出無風險人眼視覺屏(無害是不可能的), 其現場也開放使用者體驗, 體驗的方式是與使用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隨著台灣供應鏈慢慢形成『AI』的新生態系,台灣的供應鏈不僅是晶圓代工,先進封裝,後段的組裝代工跟材料商形成一個聯盟,形成新的『Made In Taiwan』,讓台灣再度回到亞洲科技製造業的中心,讓韓國媒體既羨慕,又憤怒,希望自家巨頭—韓國三星,可以趕快超越台灣。
Thumbnail
筆記-設備廠擴廠潮-MoneyDJ-24.05.28 *2015-2016,Apple手機的AP導入InFO封裝(扇出型封裝),台積電龍潭廠大量擴產(12-13萬片),生產基地延伸到中科。當時替代了傳統封裝廠(日月光),但這次AI浪潮,讓後段封測廠也有訂單,因為有台積電委外訂單。 *目前設備商忙
香港歷經了金融業的興衰,而台灣科技業也是,在10幾年前神山群是另一群人,就是大家現在聽到的-光電慘業。 一切的故事可以從兩兆雙星計畫說起(一兆就是面板業另一兆是半導體產業)。 台灣頂尖的幾所大學陸續成立了光電科技研究所,甚至有專門的顯示科技研究所,之前與交大教授聊過,交大光電有兩棟系大樓(應該是
Thumbnail
夢見我跟老公和一個位朋友,討論現今產業發展趨勢, 談起另一位朋友之前經營的公司。 這位朋友的公司生產製造一種特殊溶劑,專門用在過去傳統映像管電視的螢幕塗料。他認為只要有電視機的存在,他的產品就可以持續銷售。電視機賣愈多,他的產品就賣得愈好,完全無後顧之憂。所以我們過去都看他吃香喝辣,非常羨慕。
Thumbnail
ㄧ、沿革與背景 燿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12月31日,為台灣多層印刷電路板製造商之一,同時也為台灣第三大手機板製造商,僅次於欣興、華通。 二、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2023上半年產品營收比重:軟硬板30%、Anylayer 3%、HDI 36%、傳統板22%、高頻板9%;應用比重:汽
Thumbnail
日經亞洲以台積電熊本廠的順利開幕為引子 製作長篇專題報導 詳述日本政府目前想要大舉振興晶片業的措施 日本為何連晶片製造業都出現失落的二十年 還有台積電熊本廠順利開工後 接下來日本要復興晶片的另外幾大挑戰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預估毛利率持平,雖成本端有「能見度」的向下,但價格端受中國同業殺價競爭,價格將逐月調整。 2.1Q24 預估營收呈現近 10% 季減,為 241 億~251 億,大尺寸季減較大,OLED 與 SoC 持平、TDDI 與車用季減。 3.AI 會帶來量價的挹注。OLED 為另一動能。
Thumbnail
台積電與三星/英特爾自成一個「先進製程晶圓代工產業」 1.分析晶圓代工產業,請區分「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 2.台積電外資從未看淡過,ADR就可看出,但是似乎溢價率短線過高 3.台積電權值效應經常造成加權指數失真 4.本次法說會亮點在「先進製程」 緯創切莫再聽「謠池老母」繼續「靠腰」
Thumbnail
圖說:祥建家電邱垂霖總經理率領SONY、BOSCH…等眾多品牌前進「台北電器空調影音 3C 年終購物展」。 【李婉如/ 報導】 「2024 台北電器空調影音 3C 年終購物展」由中華民國電器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台北市電器商業同業公會共同主辦,今(20)日來到開展第二天,全展場匯集國內外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隨著台灣供應鏈慢慢形成『AI』的新生態系,台灣的供應鏈不僅是晶圓代工,先進封裝,後段的組裝代工跟材料商形成一個聯盟,形成新的『Made In Taiwan』,讓台灣再度回到亞洲科技製造業的中心,讓韓國媒體既羨慕,又憤怒,希望自家巨頭—韓國三星,可以趕快超越台灣。
Thumbnail
筆記-設備廠擴廠潮-MoneyDJ-24.05.28 *2015-2016,Apple手機的AP導入InFO封裝(扇出型封裝),台積電龍潭廠大量擴產(12-13萬片),生產基地延伸到中科。當時替代了傳統封裝廠(日月光),但這次AI浪潮,讓後段封測廠也有訂單,因為有台積電委外訂單。 *目前設備商忙
香港歷經了金融業的興衰,而台灣科技業也是,在10幾年前神山群是另一群人,就是大家現在聽到的-光電慘業。 一切的故事可以從兩兆雙星計畫說起(一兆就是面板業另一兆是半導體產業)。 台灣頂尖的幾所大學陸續成立了光電科技研究所,甚至有專門的顯示科技研究所,之前與交大教授聊過,交大光電有兩棟系大樓(應該是
Thumbnail
夢見我跟老公和一個位朋友,討論現今產業發展趨勢, 談起另一位朋友之前經營的公司。 這位朋友的公司生產製造一種特殊溶劑,專門用在過去傳統映像管電視的螢幕塗料。他認為只要有電視機的存在,他的產品就可以持續銷售。電視機賣愈多,他的產品就賣得愈好,完全無後顧之憂。所以我們過去都看他吃香喝辣,非常羨慕。
Thumbnail
ㄧ、沿革與背景 燿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12月31日,為台灣多層印刷電路板製造商之一,同時也為台灣第三大手機板製造商,僅次於欣興、華通。 二、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2023上半年產品營收比重:軟硬板30%、Anylayer 3%、HDI 36%、傳統板22%、高頻板9%;應用比重:汽
Thumbnail
日經亞洲以台積電熊本廠的順利開幕為引子 製作長篇專題報導 詳述日本政府目前想要大舉振興晶片業的措施 日本為何連晶片製造業都出現失落的二十年 還有台積電熊本廠順利開工後 接下來日本要復興晶片的另外幾大挑戰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預估毛利率持平,雖成本端有「能見度」的向下,但價格端受中國同業殺價競爭,價格將逐月調整。 2.1Q24 預估營收呈現近 10% 季減,為 241 億~251 億,大尺寸季減較大,OLED 與 SoC 持平、TDDI 與車用季減。 3.AI 會帶來量價的挹注。OLED 為另一動能。
Thumbnail
台積電與三星/英特爾自成一個「先進製程晶圓代工產業」 1.分析晶圓代工產業,請區分「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 2.台積電外資從未看淡過,ADR就可看出,但是似乎溢價率短線過高 3.台積電權值效應經常造成加權指數失真 4.本次法說會亮點在「先進製程」 緯創切莫再聽「謠池老母」繼續「靠腰」
Thumbnail
圖說:祥建家電邱垂霖總經理率領SONY、BOSCH…等眾多品牌前進「台北電器空調影音 3C 年終購物展」。 【李婉如/ 報導】 「2024 台北電器空調影音 3C 年終購物展」由中華民國電器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台北市電器商業同業公會共同主辦,今(20)日來到開展第二天,全展場匯集國內外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