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The Stranger in the Woods 森林裡的陌生人》終極零社交生活

更新於 2024/02/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986年,位於美國緬因州(Maine),一名二十歲的年輕男子在一座森林前停下了車,把鑰匙扔在車上,走入了一座森林。當他再走出這座森林時,已相隔了二十七年。在這二十七年中,他幾乎從來沒和人說過一句話。

raw-image

書名:The Stranger in the Woods (台譯:《森林裡的陌生人》)

作者:Michael Finkel

類型:人物傳記|報導文學

語言:英文

閱畢日期:2023/12/01


日前聽了一個真實犯罪podcast節目介紹了這個被稱作「North Pond Hermit」案子,使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把這本 The Stranger in the Woods 找來看了。作者以報導文學的形式,描述了這位被號稱是現代最後一位已知的真隱士——Chris Knight的故事。

Chris在只帶著一頂帳篷和一個背包的情況下走入森林,就這樣在裡頭定居了二十七年,這段期間從來沒有離開過,也沒有人接應他,簡直不可思議。他的離開甚至是被強迫的,因為他被警方逮捕了。在這二十多年間,他不斷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方式潛入當地居民的房子,偷走食物、生活必需品和書,但從來不偷貴重物品,他的目的僅是在野外生存下去。

神奇的是,警察從來抓不到他。即使居民因此強化了保全系統,他還是能一一破解。一直到二十七年後的2013年,他才終於被抓到。他的案子相當特別,雖然不少居民不堪其擾,也有許多擁護者認為他的罪行不值得坐牢。最後他被判刑了七個月——他在等待出庭期間就已經快待滿刑期了,等於他只需再多坐一個禮拜的牢,再加上罰金給受害的當地居民。

不少人在Chris坐牢的期間寫信給他,而作者是他唯一回信的。很可能是他們對於文學的共同興趣,讓Chris破天荒願意與他交流。而作者也發揮了記者的死纏爛打精神,即使Chris曾多次表示不願意再透露更多、不要來看他、別再來打擾他,作者還是鍥而不捨地不請自來,也因為如此,我們能知道更多關於他的故事。

其中有一段,作者多次問他在森林裡的體悟,起先他總是不願回答或是無可奉告,後來也許是敞開心房了,他的一段話,讓我有很深的感觸:

“Solitude bestows an increase in something valuable. I can’t dismiss that idea. Solitude increased my perception. But here’s the tricky thing: when I applied my increased perception to myself. I lost my identity. There was no audience, no one to perform for. There was no need to define myself. I became irrelevant.”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forest, Knight said, seemed to dissolve. His isolation felt more like a communication. “My desires dropped away. I didn’t long for anything, I didn’t even have a name. To put it romantically, I was completely free.”

(不專業大概翻譯)「孤獨增強了我的感知。但當我將我增強的感知能力用在我身上,我失去了我的身分。沒有觀眾,無人讓我來為之表現。不需要定義我自己,我變得無關。我和森林的界線似乎消失了。我的孤立感覺更像是種溝通。我的慾望消失了,我不渴望任何東西,我甚至沒有名字。以浪漫的說法,我是完全自由的。」

抱持著好奇心探索著世界,將腦海中及心裡一張張映像寫下來。文章不一定跟旅行有關,有時會發揮憂國憂民的本性,想到什麼寫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剛製作完關於台灣近代史系列podcast節目,本想休息一下去看別類型的書,畢竟台灣歷史有夠沈重,學越多越悲憤,甚至可能會有間歇性抑鬱傾向。但一開始了就停不下來,台灣藝文和歷史像是挖不盡的坑,一挖就欲罷不能,我也想趁這段時間給自己一個機會來深掘。而這本《陳澄波密碼》是本非常罕見的台灣歷史(兼微推理)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書名: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台譯:《無聲告白》) 作者:Celeste Ng 類型:小說 語言:英文 閱畢日期:2023/3/16 簡述: 本書描寫了在70年代一個位於美國俄亥俄州(Ohio)的華裔美國家庭:哈佛高材生、現任大學教授的華裔父親、來自美國南方的金髮藍
剛製作完關於台灣近代史系列podcast節目,本想休息一下去看別類型的書,畢竟台灣歷史有夠沈重,學越多越悲憤,甚至可能會有間歇性抑鬱傾向。但一開始了就停不下來,台灣藝文和歷史像是挖不盡的坑,一挖就欲罷不能,我也想趁這段時間給自己一個機會來深掘。而這本《陳澄波密碼》是本非常罕見的台灣歷史(兼微推理)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書名: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台譯:《無聲告白》) 作者:Celeste Ng 類型:小說 語言:英文 閱畢日期:2023/3/16 簡述: 本書描寫了在70年代一個位於美國俄亥俄州(Ohio)的華裔美國家庭:哈佛高材生、現任大學教授的華裔父親、來自美國南方的金髮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很多不喜愛語言的學習者,是因為不喜歡學習或工作環境中設定的「獎勤罰懶」制度或政策。當這類「外在動力」無法激發你想學好英文的熱情,你可以試著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下手。找到學習動機就找到驅使自己想念好英文的「內在動力」。
Thumbnail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的第二章主要討論行動動作和認知的緊密相關性,Movement對認知與學習的影響。而前兩篇文章分享了這一章前面討論很多有關嬰兒階段與超過嬰
Thumbnail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的第二章主要內容是有關蒙式教育九大原則當中的第一個,也就是行動動作和認知的緊密相關性,Movement對認知與學習的影響。而前一篇文章分享了第二章前半段(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主要是嬰兒階段的行動與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是聽鄭同僚教授說:「如果你對蒙特梭利有任何的疑慮,這本書可以給你全部的答案。」於是就興起了閱讀這本書的雄心壯志。是說大學畢業之後,好像沒有那麼認真閱讀厚厚的英文書籍了,所以也就藉由分享逼迫自己一下。
Thumbnail
俗話說「萬事起頭難」還真是一點也沒錯,從開始動筆寫《The Nature of Code閱讀心得筆記——使用Python實作》,到寫完頭一章,再到把文章放上網站開始發表,總共隔了快三個月的時間。
Thumbnail
在有限的人生的旅程中,「如何過活」是人生大哉問。讀Randy Pausch生命旅程手札The Last Lecture《最後的演講》,深思自己此生有無遺憾,是閱讀此書最大的收穫。
Thumbnail
我們在漫長的職涯過程中,如能找到讓自己發揮專業能力,且玩得不亦樂乎的工作環境,我們就不再是為五斗米折腰的固定心態上班族,而是能替自己創造工作樂趣的快樂上班族。
Thumbnail
村上春樹曾說:「如果一輩子只能選一本最愛的小說,那無庸置疑的就是《大亨小傳》。」 趁著雨夜,又重溫《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那是我很喜歡的小說之一,連電影都反覆觀看三次。每次讀完《大亨小傳》,都會有深深的惆悵和惋惜。 書中金句 所有的光鮮靚麗都敵不過時間,並且一去不復返。
Thumbnail
(為了抓手感與理解學生在寫作時遭遇的問題,決定回頭練習書寫,也跟大家分享解讀故事的方法) 取材自民間故事的《The Empty Pot》,常見於名家改寫過的中文故事,有題為〈誠實的種子〉(我手邊的版本是《100個傳家故事》),但我特別偏愛這個由Demi創作的英文版本。 Why? 中英版本的差別在哪裡
Thumbnail
你願意當小雨雲的朋友嗎? Katie Harnett手繪的童趣感,大人在閱讀時,腦袋瓜子好像也時光倒轉了回到兒時童年,讀著讀著也溫暖可愛了起來。 《Ivy and the Lonely Raincloud》以雨雲的角度看著這個世界。這個小雨雲因為太陽出來了,嚇跑其他的雨雲朋友們,感到非常的孤單。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很多不喜愛語言的學習者,是因為不喜歡學習或工作環境中設定的「獎勤罰懶」制度或政策。當這類「外在動力」無法激發你想學好英文的熱情,你可以試著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下手。找到學習動機就找到驅使自己想念好英文的「內在動力」。
Thumbnail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的第二章主要討論行動動作和認知的緊密相關性,Movement對認知與學習的影響。而前兩篇文章分享了這一章前面討論很多有關嬰兒階段與超過嬰
Thumbnail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的第二章主要內容是有關蒙式教育九大原則當中的第一個,也就是行動動作和認知的緊密相關性,Movement對認知與學習的影響。而前一篇文章分享了第二章前半段(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主要是嬰兒階段的行動與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是聽鄭同僚教授說:「如果你對蒙特梭利有任何的疑慮,這本書可以給你全部的答案。」於是就興起了閱讀這本書的雄心壯志。是說大學畢業之後,好像沒有那麼認真閱讀厚厚的英文書籍了,所以也就藉由分享逼迫自己一下。
Thumbnail
俗話說「萬事起頭難」還真是一點也沒錯,從開始動筆寫《The Nature of Code閱讀心得筆記——使用Python實作》,到寫完頭一章,再到把文章放上網站開始發表,總共隔了快三個月的時間。
Thumbnail
在有限的人生的旅程中,「如何過活」是人生大哉問。讀Randy Pausch生命旅程手札The Last Lecture《最後的演講》,深思自己此生有無遺憾,是閱讀此書最大的收穫。
Thumbnail
我們在漫長的職涯過程中,如能找到讓自己發揮專業能力,且玩得不亦樂乎的工作環境,我們就不再是為五斗米折腰的固定心態上班族,而是能替自己創造工作樂趣的快樂上班族。
Thumbnail
村上春樹曾說:「如果一輩子只能選一本最愛的小說,那無庸置疑的就是《大亨小傳》。」 趁著雨夜,又重溫《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那是我很喜歡的小說之一,連電影都反覆觀看三次。每次讀完《大亨小傳》,都會有深深的惆悵和惋惜。 書中金句 所有的光鮮靚麗都敵不過時間,並且一去不復返。
Thumbnail
(為了抓手感與理解學生在寫作時遭遇的問題,決定回頭練習書寫,也跟大家分享解讀故事的方法) 取材自民間故事的《The Empty Pot》,常見於名家改寫過的中文故事,有題為〈誠實的種子〉(我手邊的版本是《100個傳家故事》),但我特別偏愛這個由Demi創作的英文版本。 Why? 中英版本的差別在哪裡
Thumbnail
你願意當小雨雲的朋友嗎? Katie Harnett手繪的童趣感,大人在閱讀時,腦袋瓜子好像也時光倒轉了回到兒時童年,讀著讀著也溫暖可愛了起來。 《Ivy and the Lonely Raincloud》以雨雲的角度看著這個世界。這個小雨雲因為太陽出來了,嚇跑其他的雨雲朋友們,感到非常的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