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仍是個孩子,像從前一樣,期待每次相遇都要熱烈、都要直擊心底最深處。可是我卻忘了,時間一圈一圈在我們身上披上厚厚的外衣,使得我們已經抵達不了裡面的樣貌;或者應該說,這些時光融進了肌膚,才是我們此刻的模樣。


時隔八年,我回到了台灣。逐漸習慣這幾天溫熱溼雨的北部天氣。

老家比想像中舊得更快,斑駁泛黃的牆壁、黑斑點點的天花板,因孩子離巢而逐漸搬空的書櫃。父親與母親還是一樣,該拌嘴拌嘴,該冷戰冷戰,依然認為我是需要保護且沒有行動力的三歲孩子,只是他們更老更老。

和以前的朋友相見。
我們走在台北下午的街頭,有些我記得,有些卻不認得。明明是熟悉的故鄉,卻有種異鄉的陌生感。

那麼多個日子,兩千九百二十天,在我們相聚那一刻,彷彿全都遺忘了。我們談論著最近的事,不著邊際,雞毛蒜皮。說到底,年少時以為的獨特,最後還是按這老派的劇本出演:找伴、結婚、生子、過日子。仿佛過往的這將近三千天,已說不出味道是甜是鹹,只叫得出這些「里程碑」。

我一邊夾著鍋裡的食物,一邊嘴裡嘮叨個不停。我想著,如果我們此刻在某個角落,像路人一樣擦肩的話,還會認得彼此嗎?我們這樣說話,能不能把過去缺失的彼此的消息,一磚一瓦填補到現在?

其實,我不知該如何提問,也不知道該問什麼。我想,我只是想知道,妳過得好不好?是不是對於自己的樣子感到喜歡?是不是喜歡所選擇的生活?是不是有著足夠令人激動的工作?

可能妳並沒有發現我的侷促。

因為,如果這樣問,太孩子氣了呀。

畢竟,我們各自在某些時刻相遇,然後彼此在某段節點相伴;而又因種種選擇,逐漸消逝。我甚至消失了這麼許多年,又不擅與人保持聯繫,總是在離開某個環境之後,就消聲匿跡。

可是,我還是有這樣無可救藥地期待。

期待瞬間就能撥開所有噓寒問暖,直面真實的模樣。

但是我總是太過在意這些枝微末節:偶爾游離的眼眸、說到一半嘎然而止的話題、擁抱中零點零一公分的距離 —— 以至於我一邊和妳走著,一邊胡思亂想。舊物新景,參雜著這些奇怪的感覺,一波一波拍打著我的腦袋。

遼寧夜市好像不一樣了,攤販整齊規矩地擺放在一起,街道邊變得筆直,妳買著關東煮(我八年前某個加班後的宵夜好像來過,不過總覺得當時還是錯落的攤商,且應是坐在用塑料透明簾子圍起的座位?),有一輛車從小巷駛來,我輕輕拉過妳的手。

妳說我的手是做事的手,長滿了繭。我想那麼多個日子,其實我的心裡也長滿了繭。所以我才看不見外面,可能也看不見我自己。

我們畢竟到了這種年紀呀。撐傘,或者淋雨走過曲折的青春,心底接受了長時間以來可以或者不可以改變的模樣,現今擺盪在一層又一層人情世故,在各自的生命裡找到了某種脈絡,依循著挖掘出來的模式,就這樣過著。

我明白,可是,卻對這樣緩然冒出的寂寞再度感到困惑。

其實還不是很晚,並且我尚未想明白這個問題。但是妳出差的先生剛好今天返家,而我還需要老父接送,所以我們還是一邊閒聊、一邊默契地找往最近的捷運站。

晚上的台北捷運還是乾淨明亮,不像巴黎老舊的地鐵。我總覺得話還沒有說完,卻又不知道再說些什麼。心裡好像長出了無限迴廊,把妳和我越推越遠。

我的轉乘站到了,妳坐在椅上拎著要帶給先生的晚餐,我笨拙地彎下腰給妳一個擁抱。

「要保重!」我說。

「下次見面,不會再是八年後…」妳的聲音被列車捲進去,我便什麼也聽不清楚了。


我戴起耳機,還是播起幾十年前的舊歌。

妳會好好的,我想,一定。

avatar-img
4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芳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個時候,我們還不知道之後會長成什麼樣子; 而更之後,我們也不是陪伴彼此長成現在這樣的那個人。
一些最近的雜想。
在這個世界之外,曾經的裂縫、激烈的爭執、無意義的衝突,在此都消失無蹤。越來越深的夜裡有越來越狂野的音樂節奏,一杯、兩杯、三杯,摻水的酒精裡,醉了的就醉、沒醉的也要步履蹣跚。舊情可以復燃,纏綿不要理由。
她去了別的地方,那裏對她比較好。或許吧。
衝動購物需要檢討。
一些小事。
那個時候,我們還不知道之後會長成什麼樣子; 而更之後,我們也不是陪伴彼此長成現在這樣的那個人。
一些最近的雜想。
在這個世界之外,曾經的裂縫、激烈的爭執、無意義的衝突,在此都消失無蹤。越來越深的夜裡有越來越狂野的音樂節奏,一杯、兩杯、三杯,摻水的酒精裡,醉了的就醉、沒醉的也要步履蹣跚。舊情可以復燃,纏綿不要理由。
她去了別的地方,那裏對她比較好。或許吧。
衝動購物需要檢討。
一些小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穿過的衣服 你還留在樓頂 這麼多年 衣櫃不曾開啟 今天上樓整理 只是輕輕地打開一個縫 而你便穿過了日子 來到我的面前」
Thumbnail
上午陪著娘來鬆筋,我喜歡東園街的氛圍,沒有進步的街容,長相符合期待中的平實,平庸無華才愈接近我慣用的平常。 這條老舊的街有95%的店家都不年輕,店內的商品與人的流動,以及不修邊幅的言語,就像是民國70幾年的況味。我一直不喜歡待在巿中心及人多的熱區,這會帶來心頭莫名的淒涼。 一直想去墾
Thumbnail
想清楚的放棄其實是放下,有時候,我們的理性面是想清楚了,但只要回到當時的情境,情緒還是洶湧了起來,觸景傷情是每一個付出真感情的人都會有的經驗。親愛的你,不要氣餒,有一天你還是可以再拜訪這些地方,而且發現已經想不起那些特別的感覺。不是麻木,而是長大了。
Thumbnail
3月底回了一趟台灣,這次依舊來去匆匆,但除了該赴的約,行程外還是多了些插曲,這種一攤接一攤的生活雖然很累,心境上卻讓我感到年輕了好幾歲。 前資深台北人的台北生活 「喂?你現在在哪?」 「我在善導寺附近,啊你勒?」 「我剛跟朋友吃完飯現在正在散步回台北車站的路上啊。」 「那從哪過來啊
Thumbnail
匡噹匡噹的鳴聲響起,列車進站等待前的十幾分鐘,適合梳整思緒。我把隨手物件置放腳邊,坐在長椅上,望向那些耳語擁抱的人。我習慣猜測和想像。
Thumbnail
我想現在的妳,應該是個十八歲的俏妞,就像我在妳留下來的相簿裡看到的那樣,美得讓人心動……
周2提早來學校。 難得坐下午的國光,3點20的車,到埔里都6點半了。 想起剛來那幾年。 那時候真的還年輕,體力好啊。 周5的課結束,還會留下來導生聚, 那時,和×嘉、還是×瑜那幾屆小朋友, 常常沒事瞎聊到2點、3點,還不走。 有時下山4點,坐國光回到台北,都已經晚上7、8點
Thumbnail
那天你匆忙趕上火車 下車後一家店也沒開 你和長大後的自己約好了 要在這裡見面 他沒有來 同一天早上 媽媽叫你別總是把死亡掛在嘴邊 你決定往後只安靜的想 像小孩學會了說話就不再哭 等到哪天想起來 早已溺死了好幾年 又一班火車疾駛而過 十七歲的外套始終不合身 畢竟沒有人告訴過你 原來長大是這麼一回事
歲月走過,會剩下甚麼?昔日的殘影?亦或是那幢掉色的建築。回家的路上,我不禁連連感嘆。
Thumbnail
從前,每當回到台中,回到只屬於我的地方,回到那個無人干涉,無論壓力欣喜都只屬於我自己的天地裡,我就會開始覺得關於老家的記憶變得不真實,好像在這裡的生活,都不屬於我的現實。 但現在,當回到老家的一切日常,可能都會隨著媽媽有三、四個月不能走路的意外而產生改變時,我卻又好捨不得那些已經不由我作主的逝去……
Thumbnail
「穿過的衣服 你還留在樓頂 這麼多年 衣櫃不曾開啟 今天上樓整理 只是輕輕地打開一個縫 而你便穿過了日子 來到我的面前」
Thumbnail
上午陪著娘來鬆筋,我喜歡東園街的氛圍,沒有進步的街容,長相符合期待中的平實,平庸無華才愈接近我慣用的平常。 這條老舊的街有95%的店家都不年輕,店內的商品與人的流動,以及不修邊幅的言語,就像是民國70幾年的況味。我一直不喜歡待在巿中心及人多的熱區,這會帶來心頭莫名的淒涼。 一直想去墾
Thumbnail
想清楚的放棄其實是放下,有時候,我們的理性面是想清楚了,但只要回到當時的情境,情緒還是洶湧了起來,觸景傷情是每一個付出真感情的人都會有的經驗。親愛的你,不要氣餒,有一天你還是可以再拜訪這些地方,而且發現已經想不起那些特別的感覺。不是麻木,而是長大了。
Thumbnail
3月底回了一趟台灣,這次依舊來去匆匆,但除了該赴的約,行程外還是多了些插曲,這種一攤接一攤的生活雖然很累,心境上卻讓我感到年輕了好幾歲。 前資深台北人的台北生活 「喂?你現在在哪?」 「我在善導寺附近,啊你勒?」 「我剛跟朋友吃完飯現在正在散步回台北車站的路上啊。」 「那從哪過來啊
Thumbnail
匡噹匡噹的鳴聲響起,列車進站等待前的十幾分鐘,適合梳整思緒。我把隨手物件置放腳邊,坐在長椅上,望向那些耳語擁抱的人。我習慣猜測和想像。
Thumbnail
我想現在的妳,應該是個十八歲的俏妞,就像我在妳留下來的相簿裡看到的那樣,美得讓人心動……
周2提早來學校。 難得坐下午的國光,3點20的車,到埔里都6點半了。 想起剛來那幾年。 那時候真的還年輕,體力好啊。 周5的課結束,還會留下來導生聚, 那時,和×嘉、還是×瑜那幾屆小朋友, 常常沒事瞎聊到2點、3點,還不走。 有時下山4點,坐國光回到台北,都已經晚上7、8點
Thumbnail
那天你匆忙趕上火車 下車後一家店也沒開 你和長大後的自己約好了 要在這裡見面 他沒有來 同一天早上 媽媽叫你別總是把死亡掛在嘴邊 你決定往後只安靜的想 像小孩學會了說話就不再哭 等到哪天想起來 早已溺死了好幾年 又一班火車疾駛而過 十七歲的外套始終不合身 畢竟沒有人告訴過你 原來長大是這麼一回事
歲月走過,會剩下甚麼?昔日的殘影?亦或是那幢掉色的建築。回家的路上,我不禁連連感嘆。
Thumbnail
從前,每當回到台中,回到只屬於我的地方,回到那個無人干涉,無論壓力欣喜都只屬於我自己的天地裡,我就會開始覺得關於老家的記憶變得不真實,好像在這裡的生活,都不屬於我的現實。 但現在,當回到老家的一切日常,可能都會隨著媽媽有三、四個月不能走路的意外而產生改變時,我卻又好捨不得那些已經不由我作主的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