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是,我根本不敢想她的離開)──《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讀書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媽媽的女兒─M

M的媽媽/©M

M的媽媽/©M

到最後我還是沒有辦法直直地問出:「媽媽」你離開時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我問了:所以,你「現在」喜歡什麼顏色的衣服

你:軍綠色吧,那種墨綠。

喔。

我不甘心地成為這段對話的句點王。

\

婚後住在台北,回家的日子少之又少。以疫情為由、以休息為藉口,暗自蜷縮在陽光珍稀的北城:還真以為自己活得又好又向陽。

想起幾年前我們還常常深談,現在多是LINE上幾則貼圖和淺短關心;家庭群組充斥姪子的可愛照片,巧妙轉移了這些斷裂。我知道,我們很想念彼此。

趁著連假,你有機會來台北住幾天。2022的今日,所謂「探親」或是「媽媽來訪」之事,還是體大。從幾天前就規畫、吃什麼餐廳(先訂位)、去那裡玩走什麼路線(比較舒適,距離要剛剛好),會不會太無聊、想去購物嗎,你真正渴望的行程是什麼呢?會是陽明山嗎?

\

晚上從高鐵站接到你,紅色小行李箱簡直要比出國還要重。這裡面是什麼?「要給你的。」

有一半空間,都是食材(馬鈴薯、紅蘿蔔、蘋果、梨子、還有雞肉?!)我不可思議地大呼小叫,難道台北買不到嗎。「都是新鮮的,剛採收的。」你說。

不想照著我的安排,你說要睡在隔壁房間、使用懶骨頭沙發堆疊的床:「因為這樣比較不會吵到你。我很早起。」

那晚,我們沒有說太多話,不只是舟車勞頓的疲累,我想,是還在慢慢抓適當的對話距離。(眼前這個人,是不是比上次看到瘦了一些、頭髮剪短了,是記憶中的媽媽模樣嗎。)你可能在想,眼前這個人,比上次看到時笑容更少了一點,是我的女兒嗎?

\

隔天,雨不停。我們索性刪除一早的行程,賴在沙發一起看電視,你說對於我們多年前去旅行的記憶念念不忘;我說我就知道。(若可以,我恨不得趕快製造新的記憶,讓你能更新這些照片和喜歡的空氣。)

午餐,走向舊時繁華的鬧區。我們共撐一把傘。擔心淋濕和打滑,你抓住我的手肘、輕輕靠攏。每一個騎樓之間,都重複一次這樣的緊密。

每一次都像第一次,小心翼翼。

\

行程最後一日,我們有機會補上期待的花市行。你說:太好了!

近年你開始將休閒時間投入栽種植物。自己創作容器、以藤線纏繞圖案,在南方透氣陽光充足的院子,豢養一盆又一盆觀葉植物。看到長得奇佳的植栽,常常想,這是不是你的愛與閒暇,讓植物替代長大的孩子們來給你的快樂。(但這是不可能取代的。)

我跟你說,我們必須眼明手快,花市的花很搶手。我很快決定自己只需要單一花種:鬱金香。你拉起衣袖,挑滿六種花材、再加上藍星花,滿足回家。

我把鬱金香放進花瓶,讚嘆它們像假的一樣。你開始悠悠擺放那些萬中選一的花材;「你知道我學過插花吧。」很久了,那時你才幼稚園。「喔好像有。」

一邊端詳位置,一邊裁剪花莖長短。「我從上課地方帶回來新插好的花,你就會靠過來說要跟它照相,好好笑。」我不願回想小時的蠢樣,但記得家庭相簿中,有許多同一個位置、不同設計的盆花,而我就真的,和它們合照好多次。

你的插花慢慢成形。(真的很美)我傲嬌稱讚:「這些花都是我不會選的花,所以你很厲害耶。」你的表情就像在說,別傻了,老媽才是被髮型師耽誤的花藝師,「你不知道,我其實很有美術天分。」最後,一盆IG上打卡、一定會爆讚數的春日色調的花,(矗立)猛然地站立在餐桌上。

因為花束的(成功)出現,我們心情都很好。咖啡下肚,我假意要幫你看人類圖(其實我根本不會),一邊Google、一邊聊,竟然就這樣,你看著我說,「對,我好像就是這樣的人。」(我突然身負重任,對,我不曾這樣認識過你。)

隨後還聽了幾首你的年代流行的歌、聊了家人工作,說了一些牢騷,發了一堆夢想豪語,我意識到,你根本沒有想要去哪裡觀光,僅是坐在一起,對話,就是你要的了。

\

久違的母女時間,讓我想起去年底就看完,一直放在心上發酵的那本書。那時我想,真的有辦法這樣和媽媽聊死亡嗎。

《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明明是一本想輕輕觸動思考親子關係和人生的「輕鬆小品」,韓國插畫家溫柔幽默的插圖、小開本的明亮橘色書封;怎麼讓人這麼不想面對啊。後勁真強。

書中女兒與媽媽,因處理外婆的生病照護與臨終事務,重拾對話。並有機會「進展」到關於人生終點的死亡議題。對我來說,這無非是一場具挑戰的家庭實驗,對的溫度、對的時間,碰!化學反應就這樣激發出新的物質。希望我的這方,彆扭又生疏的這方,也能成功。

迂迴了一下。該怎麼開始呢。事實上是,我們才「重新」相處幾天時間,沒有那麼容易。好像只願談論瑣事,不願聊心事。在這母與女兩座島好不容易接近一點的同時,擔心造成彼此的擔心。我也憶起,從小到大你帶給我的其他印象:睡前晚安、教我們做皺紋紙玫瑰花,外出或是工作的手寫小紙條,還有一起去喜歡的餐廳吃飯、去工作的地方等你下班……卻到近年,都不再有更新。

\

終究是失敗了吧。我默默進行的、可能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啟齒的實驗。關於我也想要問出的答案,「離開的時候,想要怎麼做呢。」可能要留到下一次見面的旅行了。你是不是會給我出乎意料的答案,或是維持一慣灑脫又替人著想的個性,說要低調理性。要不然,下次也問問你最喜歡的花是什麼好了,春天的花嗎。

M的媽媽,創作的春日色調插花。/©M

M的媽媽,創作的春日色調插花。/©M



░░░░░░░░░░ 欲閱讀完整書籍,歡迎至各大書店購買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堡壘文化的沙龍
42會員
56內容數
堡壘文化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20
2023年3月堡壘文化「方格子」停止更新,全數內容將更新於 offbook 言外企畫 https://offbook.tw/,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堡壘文化最新文章,謝謝。
Thumbnail
2023/03/20
2023年3月堡壘文化「方格子」停止更新,全數內容將更新於 offbook 言外企畫 https://offbook.tw/,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堡壘文化最新文章,謝謝。
Thumbnail
2022/11/24
在馬拉松競賽中突破自我獲取進步,需要完整的概念以及縝密的計畫,才能在下一場賽事獲得成功。《進階馬拉松全書》的第一部以科學知識灌輸跑者必備的概念,在鍛鍊和恢復的正確循環中,達成訓練的目的;第二部以自身訓練和教練身分累積的經驗,為有志於全馬的跑者,依照每週總里程和備賽時間長短,設計出各種訓練計畫表。即便
Thumbnail
2022/11/24
在馬拉松競賽中突破自我獲取進步,需要完整的概念以及縝密的計畫,才能在下一場賽事獲得成功。《進階馬拉松全書》的第一部以科學知識灌輸跑者必備的概念,在鍛鍊和恢復的正確循環中,達成訓練的目的;第二部以自身訓練和教練身分累積的經驗,為有志於全馬的跑者,依照每週總里程和備賽時間長短,設計出各種訓練計畫表。即便
Thumbnail
2022/10/06
文:喬.麥登(Joe Maddon),曾任洛杉磯天使隊總教練 二○二一年球季末的一場比賽,我們的對手是奧克蘭,那天下午天氣很熱,翔平是我們的先發投手,我跟我們的捕手打了暗號,要保送運動家隊的一壘手麥特.歐森(Matt Olson);翔平收到暗號之後回了我一個燦爛的微笑,然後伸出手指搖啊搖的,因為他不
Thumbnail
2022/10/06
文:喬.麥登(Joe Maddon),曾任洛杉磯天使隊總教練 二○二一年球季末的一場比賽,我們的對手是奧克蘭,那天下午天氣很熱,翔平是我們的先發投手,我跟我們的捕手打了暗號,要保送運動家隊的一壘手麥特.歐森(Matt Olson);翔平收到暗號之後回了我一個燦爛的微笑,然後伸出手指搖啊搖的,因為他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天跟老母去士林官邸,看看繡球花。 真是美不勝收。大自然永遠都是年輕的。 因為不論春夏秋冬都有萬紫千紅。 人的一生短暫,燦爛有時就僅僅ㄧ瞬間。 所以告訴自己別浪費時間(說我呢!😚) 之前大病ㄧ場開始思考自己該珍惜什麼?忽略掉什麼?浪費了什麼? 啊!想起來了。 我跟父母還有朋友以及夢想,他們一直都沒
Thumbnail
今天跟老母去士林官邸,看看繡球花。 真是美不勝收。大自然永遠都是年輕的。 因為不論春夏秋冬都有萬紫千紅。 人的一生短暫,燦爛有時就僅僅ㄧ瞬間。 所以告訴自己別浪費時間(說我呢!😚) 之前大病ㄧ場開始思考自己該珍惜什麼?忽略掉什麼?浪費了什麼? 啊!想起來了。 我跟父母還有朋友以及夢想,他們一直都沒
Thumbnail
我想我是愛她的。 儘管我們之間有著無數道說不清也講不明白的傷痕,這仍不與愛衝突。 我所留存的記憶裡,更多的反倒是,她與我相互依存的日子中,種種微不足道的小事。
Thumbnail
我想我是愛她的。 儘管我們之間有著無數道說不清也講不明白的傷痕,這仍不與愛衝突。 我所留存的記憶裡,更多的反倒是,她與我相互依存的日子中,種種微不足道的小事。
Thumbnail
親愛的媽媽,妳好嗎? 不知道此刻的妳落入了誰家? 或是某個幸福而沒有任何病痛、沒有任何牽掛的殿堂,每當我走到櫻花樹下,都會思念妳,甚至我在低落時、解離時,會像個五歲小孩不停的呼喊妳,曾經好幾度我怨妳,為什麼要給我生命,為什麼妳一生下我,便將我拋棄,小時候的記憶中,我想忘記的,是妳曾經試圖拋棄我,將我
Thumbnail
親愛的媽媽,妳好嗎? 不知道此刻的妳落入了誰家? 或是某個幸福而沒有任何病痛、沒有任何牽掛的殿堂,每當我走到櫻花樹下,都會思念妳,甚至我在低落時、解離時,會像個五歲小孩不停的呼喊妳,曾經好幾度我怨妳,為什麼要給我生命,為什麼妳一生下我,便將我拋棄,小時候的記憶中,我想忘記的,是妳曾經試圖拋棄我,將我
Thumbnail
傍晚回娘家,帶了給爸爸買的短褲、襪子,知道我回家媽媽依舊先上市場買了魚、肉、菜,桌上做好的蓮藕糕還溫熱,放進冰箱一小時就會冰涼又軟Q。 「唉!又是這ㄧ齣。」我心裡暗暗ㄧ句。 「這不就是情緒勒索嗎?」察覺到自己有些不耐煩,應該不小心皺了眉頭吧。 但勉強住在一起感情就會近了?有了距離會不會感情更好呢?
Thumbnail
傍晚回娘家,帶了給爸爸買的短褲、襪子,知道我回家媽媽依舊先上市場買了魚、肉、菜,桌上做好的蓮藕糕還溫熱,放進冰箱一小時就會冰涼又軟Q。 「唉!又是這ㄧ齣。」我心裡暗暗ㄧ句。 「這不就是情緒勒索嗎?」察覺到自己有些不耐煩,應該不小心皺了眉頭吧。 但勉強住在一起感情就會近了?有了距離會不會感情更好呢?
Thumbnail
婚後住在台北,回家的日子少之又少。以疫情為由、以休息為藉口,暗自蜷縮在陽光珍稀的北城:還真以為自己活得又好又向陽。想起幾年前我們還常常深談,現在多是LINE上幾則貼圖和淺短關心;家庭群組充斥姪子的可愛照片,巧妙轉移了這些斷裂。我知道,我們很想念彼此。
Thumbnail
婚後住在台北,回家的日子少之又少。以疫情為由、以休息為藉口,暗自蜷縮在陽光珍稀的北城:還真以為自己活得又好又向陽。想起幾年前我們還常常深談,現在多是LINE上幾則貼圖和淺短關心;家庭群組充斥姪子的可愛照片,巧妙轉移了這些斷裂。我知道,我們很想念彼此。
Thumbnail
這本書的行銷策略與宣傳規畫,我與出版社行銷和本書譯者前後就開了兩次會,我們有個小小心願(當然也是作者著作本書的心願),如果,這本書能在家人間以一個輕鬆的角度,開啟對死亡的討論就好了。 對預立醫療的理解、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照護的情緒關懷、面對死亡的態度、死後生者的追思,死亡一直都包含在生命之中,
Thumbnail
這本書的行銷策略與宣傳規畫,我與出版社行銷和本書譯者前後就開了兩次會,我們有個小小心願(當然也是作者著作本書的心願),如果,這本書能在家人間以一個輕鬆的角度,開啟對死亡的討論就好了。 對預立醫療的理解、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照護的情緒關懷、面對死亡的態度、死後生者的追思,死亡一直都包含在生命之中,
Thumbnail
留在北城打拼再也回不到南方的孩子們,經常都會害怕「回鄉」再也活不下去。我也不知道當年離開台北到底是不是對的決定,但我想那肯定是老天最好的安排,讓我在父親無法醒來的十四天待在高雄,在母親的老後能成為母親隨傳隨到的小叮噹!
Thumbnail
留在北城打拼再也回不到南方的孩子們,經常都會害怕「回鄉」再也活不下去。我也不知道當年離開台北到底是不是對的決定,但我想那肯定是老天最好的安排,讓我在父親無法醒來的十四天待在高雄,在母親的老後能成為母親隨傳隨到的小叮噹!
Thumbnail
這是門前植物們的小故事。 「哎呀,怎麼又死掉了。」 陽台上如稻草彎曲的身體緩緩地蹲下,眼神隨著指尖在被染成褐色的葉子間來回移動,檢討與不解的細細碎語,不斷地從嘴巴竄出。這是第幾次了?看來又有植物壯烈犧牲在我媽的黑手指裡了。
Thumbnail
這是門前植物們的小故事。 「哎呀,怎麼又死掉了。」 陽台上如稻草彎曲的身體緩緩地蹲下,眼神隨著指尖在被染成褐色的葉子間來回移動,檢討與不解的細細碎語,不斷地從嘴巴竄出。這是第幾次了?看來又有植物壯烈犧牲在我媽的黑手指裡了。
Thumbnail
「知道了,快進去吧。」我說,然後揮手作別。走了幾步,我回頭看看,母親還在家門前看着,揮揮手向我道別。搬離老家這年,每星期都會上演這道離別叮嚀的戲碼,但是今天這一回首,幾乎讓早已受壓的淚腺忍不住江河泛濫。
Thumbnail
「知道了,快進去吧。」我說,然後揮手作別。走了幾步,我回頭看看,母親還在家門前看着,揮揮手向我道別。搬離老家這年,每星期都會上演這道離別叮嚀的戲碼,但是今天這一回首,幾乎讓早已受壓的淚腺忍不住江河泛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