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生活

含有「老後生活」共 2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我在病房裡聽到一個故事,讓我重新思考「活著」的意義。
銀髮川柳是一系列的套書,由日本公益財團法人全國自費老人之家協會所舉辦的短詩投稿。投稿人可以是任何年紀,主題以高齡化社會及高齡者的生活日常為主題即可。恰如文案所言,不論是身為高齡者,家有高齡者或者對於日本人口老化現象有感的人,筆下言簡意賅的文字心酸有時,無奈有時。當然,爆笑也有時。
Thumbnail
氣泡水-avatar-img
2025/02/06
這些書名之前就有看過,有人把它做成圖片流傳者,很幽默,也讓人莞爾一笑。而背後的高齡化社會議題,該如何因應,真的是很重要的課題。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6
氣泡水 日本各種年長者的規劃及配套相較其他各國(特別是亞洲)都更完善。或許台灣能有多樣化的年長者活動(不論是指腦力,體力)可供選擇。畢竟台灣人口老化/少子化情況也不遑多讓。
我曾經歷各種「一人行」的生活體驗:一個人出國旅行、一個人泡大眾湯、一個人浮潛、一個人吃法式餐廳、一個人參加海洋音樂祭、一個人搭摩天輪、一個人唱KTV,甚至一個人去開刀…… 其實,我完全不缺朋友,但就是好奇:以一人為單位,會得到什麼樂趣? 平日娛樂,朋友如相約,大家都很忙,常喬來喬去約不成,再來大家
Thumbnail
熟齡人類學校-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06
哈,感謝花路教練成為首位留言者(我會珍惜的,哈)!兩個人以上,代表有別的動力;以KTV為例,一個人,沒有其他因素影響卻還是要去,絕對是動力更強!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這系列文章找出 3 個「以人為本」高齡照護模式的範本,開啟大眾對於「有品質」的照護模式的想像,並於文末帶出幾個能激發思考的問題。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電動車的趨勢已成潮流,移動不再是難事,重點是要去哪個地方做什麼?如果同時有一千輛車要往某個觀光景點,那還是一樣會塞車的吧?沒有停車位,電動車是不是會自己找更遠的停車場把自己停好,等待主人的召喚?其實有很多想像的可能性有可能會發生,像是太空旅行的可能性,也可能會變得更普及吧?雖然
Thumbnail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3/07/27
帶有彈性的目光活著,確實會更輕盈呢!謝謝您提到的:「應該是要盡量的嘗試新事物,讓自己有著全新的思考。」
深邃月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27
閒人|Kuiza 先佈署未來不是要畫地自限,對於新事物的了解,也不能就這樣忽略了。即使已經XX歲了也沒關係的。
   隨著人們的壽命逐年增加,人們開始思考老後的生活要如何度過。成為人瑞可能不再是少數人可以做到,而是會有更多人可以做到的程度。當然,這到底是件好事還是壞事,並不能簡單的下定論。但不管是好是壞,既然有可能成為當事者,就不能不來思考這樣的可能性。或許人體當初的設計,比較少用來對抗高齡,想想原始人存活的
Thumbnail
築夢人-avatar-img
2023/07/26
未來只能靠退休金的日子,真的令人惶恐。身體健康與否,更決定了退休後的財務流向。年輕時不懂得理財,退休後大概更難了。
深邃月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27
築夢人 現在就開始,不會嫌晚的,也可以作為文章的題材,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現役,現役。整個日本,簡直像到死為止都在和現役做團體操。什麼朝氣蓬勃的老後啦,活力充沛的熟年啦,每次看到這種印刷品,我就會火冒三丈。~佐野洋子
Thumbnail
小白的窩-avatar-img
2023/02/23
「老了以後,就是一個人,簡單的、好好的活著。活成自己心中想要的、『人』的樣子。」 👍👍👍 這適合當成珍惜生命的金句
小時候的興趣,要靠父母的金錢支持,如果花了二、三萬元,學不到一個月就放棄,一定會被罵死。現在想玩就玩,只要享受過程,好玩就繼續,想放棄就放棄,完全不會有壓力,也不會被任何人數落。 不失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又能夠對挑戰的結果負責,這就是我想要成為的大人。
Thumbnail
Elsa Lee-avatar-img
2023/02/19
妳真的是我的偶像❤️
綿羊-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19
妳厲害的地方讓我望塵莫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