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昆汀塔倫提諾的《八惡人》:模糊的正義

2023/12/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昆汀塔倫提諾2016年的《八惡人》將於12月31日從Netflix下線。昆汀的電影以暴力美學著稱,這部電影的前半段讓人以為它是例外,後半段果然大開殺戒,血肉橫飛,提醒觀眾這是部不折不扣的黑色電影。在暴力的風格以外,這部電影穿插罪與罰的主題,探討罪惡,也探討刑罰與正義。如果喜愛黑色電影,不排斥血腥場面,那千萬別錯過《八惡人》。

《八惡人》宣傳海報

《八惡人》宣傳海報

罪惡

如同電影名稱,這部電影的主要角色是八位「惡人」。如何「惡」?殺過人可能只是基本。賞金獵人殺惡人算惡嗎?在戰爭時期殺敵人算惡嗎?只殺黑人或白人算惡嗎?《八惡人》的背景在美國內戰結束後幾年,種族對立的情節仍然相當嚴重,所以電影中的惡還包含歧視,歧視黑人、女人、墨西哥人。

各角色本身自帶的立場,加上這些歧視的作用,使得「不信任」成為這部電影的劇情基調:八位惡人彼此不信任,卻又必須互相合作。他們是如何維持微妙的平衡?而這平衡又是如何瞬間被打破,使得他們大開殺戒?

電影的片頭很有意思,是雪中十字架上的耶穌像。這個簡單的符號承載著複雜的意涵,使得電影充滿詮釋空間,將作品提升到不同的境界。耶穌代替人類受難,使得人人都有機會進入天國。也許是因為這樣,惡人才有可能回歸人,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而是以平等人的身份來互相合作。在這個意義下,電影最後黑人和白人的合作相當有意思,對於至今仍有種族問題的美國而言更是有特別的意義。

《八惡人》劇照

《八惡人》劇照

模糊的正義

昆汀運用各種橋段調度角色間的關係,操弄觀眾對於角色立場的預期,以及對於善惡的判斷。也因為這樣,《八惡人》中並沒有特別深邃或具有吸引力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角色之間的張力與衝突感。就此而言,這部電影並不是在角色方面取勝,而是將旨趣建立在角色之間的情節。

儘管影評人張硯拓認為這部電影「沒什麼價值觀的衝撞」,但我覺得還是有值得討論的地方。在劇情中段,處刑人表達他對於公開處決與私下處決的看法,並且表達了對於私刑正義的擔憂,因為那帶入了情感,而帶入情感就未必公正。這裡很明確地帶出了正義的議題。在電影最後,惡人被吊死,正義有獲得實現嗎?

有影評人認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性善」。這個觀點相當有趣,配合雪中耶穌和互相合作的情節是說得通的。不過在正義的部份,這部電影所傳達的就沒有那麼正向了。倖存者最後將惡人吊死,自詡是實現了正義,其實還是出於個人的動機來執行私刑。表面上,惡人中的較善者存活,極惡者受死。實際上,較善者到底哪裡比較善良?他們看似只殺敵人,絕不濫殺無辜,但對方殺人甚或傷及無辜也都是為了救自己人,只是電影敘事的視角使我們比較同情某些角色。也許並不是真的沒有答案,然而電影最後的正義只是模糊的實現,不確定的實現——而正義容不下模糊,模糊的正義就不是正義。

電影結尾的吊死者呼應電影開頭的基督像,這是個絕妙的取鏡。這個畫面背後的潛台詞是:在神的眼中,我們都有罪,黑的或白的又有什麼差別呢?


觀影指南

首先,未成年絕對不宜觀賞。

再者,這部電影長達2小時48分鐘。如果想要分段觀看,前面馬車行進的部份主要是鋪陳,真正精彩的部份是從進入旅店後開始。但也不建議跳過前面部份,可能會比較不容易分辨角色,妨礙劇情理解。

最後,這部電影當年入圍許多獎項,其中「原創配樂」和「最佳配樂」幾乎是有入圍就會得獎。因此在觀賞時可以特別注意音樂的演出。


參考資料

張硯拓:每週影評|《八惡人》:導演玩得比觀眾還開心

泰瑞莎的文字寓:八惡人The Hateful Eight-欣賞本片,遲到早退都是損失

城堡裡的哲學寫手,相信文字和影像可以帶我們到更遠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