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有感」請問輪迴,無極瑤池金母的28堂生死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終於看完「請問輪迴,無極瑤池金母的28堂生死課」這本書
然後今天流日又是走到11/2的日子(要提醒我幾遍==)󠀠

你的每個念頭,都會引導你去看見適合你當下狀況的東西
於是這本便出現在推薦書單內

我一直以為這應該是在講一些輪迴之前或之後,或是在另一個世界會發生的事情
結果與我想的完全不同,談論的是人生的選擇,意念以及死亡󠀠

28個章節,每個章節最好再讀個兩遍,細讀、慢讀

文字的敘述很簡單,但是如果沒有打開感知,就無法進一步了解意思
只能停留在字面上咀嚼的話很可惜
因為這本書甚至你再看第二遍、第三遍,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以下幾個句子我特別抄下來分享,也是方便我隨時可以拿起來看,或許有些人看到,會有不同的啟發󠀠
------------------
1.人的意識在這個世間要學會的是打開,不要用一個方式過你要的生活,要活在一個感知的意識,你死的時候就不會苦了󠀠

2.每個人都可以在每一天讓生活有一點不同變化,世界很大,讓自己走得寬廣一點󠀠

3.人一定會死亡,但死亡的方式不是注定好的。生命最終會老去,你要去享受老去的這個過程,而不要太過傷害你這個身體跟生命󠀠

4.所謂的自由並不是你哪裡都可以去,我說的自由是你可以在一個狀態裡面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5.要看一個人的靈魂是不是真的自在,就看他在入睡時是不是自在的󠀠

6.想要助人、渡人,必須先從助己、渡己做起;世界上沒有一個深陷泥沼的人有辦法伸手去幫助另一位同樣深陷泥沼的人󠀠

7.世界根本沒有大,真正大的不是世界,是你的心,是你的心要走大󠀠

8.輪迴轉世不是單一條靈魂的轉世,也不是記憶投入新的子宮再產生新的靈魂,它是由一團又一團難以拆解的個人業與共業所組成的意識層轉世󠀠

9.習性與心性是累世的結果󠀠

10.每一派宗教都是創始人的意識投射,你的思維想要複寫哪位宗教創始人的意識,端看你的自由意識所產生的行為,重要的並不在於他們說什麼,而是應該先自我釐清我想要過的生活是什麼󠀠

11.人世間所發明(發現)的靈性工具都只是在解決人類一時的問題,而不能當成靈界的全部󠀠

12.真正的痛苦並不是生命當中的逆境,是你內心已經升起想要改變的念頭,也知道該從哪裡真正的痛苦並不是生命當中的逆境,是你內心已經升起想要改變的念頭,也知道該從哪裡下手,內心卻絲毫沒有力量去改變它󠀠

13.人生,決定在自己心中。有疑問,從生命中找到解答
------------------
這本書對我來說的核心,在於保持靜默
書的結尾有一段故事這樣說「我們無法改變世間的一切,唯有靜觀它、等待它、聆聽它。人要學習一顆柔軟的心對待世間的一切,逆境、順境須以靜觀面對它。的它們離去時,唯有平靜仍深深印記在我們心中」󠀠

凡夫俗子常升起不必要的煩惱心,我也常在這狀態內進行迴圈
我脫圈的方式,不是屏除所有負能量,只迎接正能量的人事物
比較常讓自己靜下來,即使一天只有一兩個小時也無妨󠀠󠀠

你所想要的不一定馬上就能得到,也或許根本就得不到
但如果它真的屬於你的,必定以另一種更適合的方式再給你󠀠󠀠

一切唯心造,這本書分享給你們

raw-image



󠀠#好書分享

avatar-img
3會員
34內容數
我是Agnes,身體住著古老的靈魂 所以喜歡天文地理以及被埋沒的歷史 同時也是生命靈數師,熱愛用數字解答 也喜歡讓大自然的禮物-精油,來芳香我的世界 這裡是我書寫生活的地方 而如果你對生命靈數有興趣,也歡迎與我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沐心癒境 的其他內容
爸爸過世一個月 前幾天跟弟弟聊到對爸爸印象最深刻
爸爸過世一個月 前幾天跟弟弟聊到對爸爸印象最深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死後的世界,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的觀察,靈魂在轉世過程中學習與成長。書中提出思想的能量與痛苦的教學,挑戰了傳統的宗教觀念,尤其對虔誠的教徒來說,可能會顛覆他們的信仰框架。作者強調人生的旅程是為了學習,不必過度關注死後的世界,並且提供了對靈界及其法則的深入分析,推薦給對靈性領域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生命如同天體一般,有著無盡的輪迴。人們應該如何接受生命的反覆因果?幸與不幸是否都是一種幸運?本文探討了輪迴的意義及涵義,並指出超脫輪迴或許並不是人們所期望的,相反,接受輪迴,深刻理解其中的涵義或許才是一種真正的超脫。
Thumbnail
從輪迴中解脫 不少人們追求的是解讀是 「可以不再投胎成人」、「為了可以不再當人」......   當人很苦,但是「靈魂投入人類這件事,本質上一直是自願的」 (這也是,我從去年開始能感應後的理解) 其實是自願來當人的 、但因感受到苦又為了不想當...... 這樣,不是與初衷違背了嗎.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大限一到的時候,一分鐘都不讓你多留,說走就走了。」當我們的陽壽已盡的時候,我們另一個來世緊接著展開。我們現在研究將來投生的地方「西方極樂世界」,立刻就要顯現出來。這是無比重要的事情,這是非常務實、非常實際的做法,一點也不虛幻、一點也不抽象,因為很有可能任何一個人,不久他就要面臨這個問題。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死後的世界,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的觀察,靈魂在轉世過程中學習與成長。書中提出思想的能量與痛苦的教學,挑戰了傳統的宗教觀念,尤其對虔誠的教徒來說,可能會顛覆他們的信仰框架。作者強調人生的旅程是為了學習,不必過度關注死後的世界,並且提供了對靈界及其法則的深入分析,推薦給對靈性領域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生命如同天體一般,有著無盡的輪迴。人們應該如何接受生命的反覆因果?幸與不幸是否都是一種幸運?本文探討了輪迴的意義及涵義,並指出超脫輪迴或許並不是人們所期望的,相反,接受輪迴,深刻理解其中的涵義或許才是一種真正的超脫。
Thumbnail
從輪迴中解脫 不少人們追求的是解讀是 「可以不再投胎成人」、「為了可以不再當人」......   當人很苦,但是「靈魂投入人類這件事,本質上一直是自願的」 (這也是,我從去年開始能感應後的理解) 其實是自願來當人的 、但因感受到苦又為了不想當...... 這樣,不是與初衷違背了嗎.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大限一到的時候,一分鐘都不讓你多留,說走就走了。」當我們的陽壽已盡的時候,我們另一個來世緊接著展開。我們現在研究將來投生的地方「西方極樂世界」,立刻就要顯現出來。這是無比重要的事情,這是非常務實、非常實際的做法,一點也不虛幻、一點也不抽象,因為很有可能任何一個人,不久他就要面臨這個問題。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