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在12月22日啟動碳權交易,並且首批掛牌國外碳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最近,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在12月22日啟動碳權交易,並且首批掛牌國外碳權[4]。


然而,環境部提醒,現在交易的國外碳權僅能用於企業供應鏈的碳中和需求,對於國內將徵收的碳費並沒有抵減的作用[1][2][3][5]。


因此,碳權交易所的碳費無法抵減國內碳費[1][2][3][5]。


環境部表示,國外碳權僅能用於企業供應鏈的碳中和需求,並不能抵銷國內將徵收的碳費[1][2][3][5]。


此外,環境部也提醒,碳權交易所的國外碳權僅能用於企業碳中和需求,並非用於個人或家庭[1][2][3][5]。


這個問題的原因在於,碳權交易所的國外碳權對國內實質減碳並非直接相關,僅能用於企業供應鏈的碳中和需求[3]。


企業若要減少碳費,主要還是要實質減碳[3]。


另外,碳權交易相關的子法仍在研擬中,預估年底前預告[3]。


這個問題的影響,可能對中小企業的碳費需求產生影響。


淨零浪潮席捲,中小企業對碳權需求若渴,根據環境部的提醒,國外碳權僅能用於企業供應鏈的碳中和需求,對於國內將徵收的碳費並沒有抵減的作用[2][4]。


因此,中小企業需要注意碳權交易所的國外碳權對國內實質減碳並非直接相關,並尋求其他減碳策略。


這個問題的解決,可能需要維持與環境部的溝通,並隨著碳權交易相關的子法研擬的進展,對碳權交易所的碳費是否可以抵減國內碳費的問題得到明確的解答。


此外,企業也需要積極讓大量的碳中和資源,以便在未來的碳權交易中更好地應對。


Citations:

[1]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31211700734-430104

[2] https://news.cts.com.tw/cna/money/202312/202312112262281.html

[3]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312110032.aspx

[4]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632699

[5]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7632699?from=edn_hotestlist_storybott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外商在台出售碳權的稅務規定已經出爐。 根據財政部的解釋,外商在台灣碳權交易所出售國外碳權屬於我國來源所得,應依法課營所稅。 如果外商在台有固定營業場所,則應由該營業場所申報稅款; 若無固定營業場所,則由台灣碳權交易所代為扣繳並申報稅款。 課稅稅率為20%。 這項新規定對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最新報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慧(AI)工具有助於提高生產力,未來可望每年為華爾街銀行帶來3400億美元的利潤[2]。 這些利潤將推動經濟發展,特別是對企業銀行和零售銀行的影響最為顯著[3][4]。 AI工具未來可能應用
根據英國教育部未來技能部門(Unit for Future Skills)的研究報告,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已經改變了英國的勞動力市場。 報告顯示, 從事金融保險工作的工作者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其中管理顧問將是最先受到AI衝擊的職業, 接下來分別是財務經理、會計師、心理學家、經
孟格是知名的價值投資者,他與「股神」巴菲特是長年的事業伙伴和靈魂至交。孟格在投資界的地位和影響力不亞於巴菲特,他留給投資人的忠告和金句也被廣泛引用和傳頌。 孟格的投資哲學強調價值投資,他認為投資人應該尋找低估的股票,並長期持有。他的投資策略和巴菲特有很多相似之處,兩人共同創立了波克夏哈撒韋公司
1. **AI技術的崛起**: - 在各領域取得成就,包括自動駕駛、語音助手、醫學診斷等。 - 提高問題解決效率,擴大認知能力。 2. **對就業結構的影響**: - 自動化和機器學習導致傳統工作消失,同時創造新就業機會。 - 引發教育和培訓體系的重新思考,
外商在台出售碳權的稅務規定已經出爐。 根據財政部的解釋,外商在台灣碳權交易所出售國外碳權屬於我國來源所得,應依法課營所稅。 如果外商在台有固定營業場所,則應由該營業場所申報稅款; 若無固定營業場所,則由台灣碳權交易所代為扣繳並申報稅款。 課稅稅率為20%。 這項新規定對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最新報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慧(AI)工具有助於提高生產力,未來可望每年為華爾街銀行帶來3400億美元的利潤[2]。 這些利潤將推動經濟發展,特別是對企業銀行和零售銀行的影響最為顯著[3][4]。 AI工具未來可能應用
根據英國教育部未來技能部門(Unit for Future Skills)的研究報告,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已經改變了英國的勞動力市場。 報告顯示, 從事金融保險工作的工作者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其中管理顧問將是最先受到AI衝擊的職業, 接下來分別是財務經理、會計師、心理學家、經
孟格是知名的價值投資者,他與「股神」巴菲特是長年的事業伙伴和靈魂至交。孟格在投資界的地位和影響力不亞於巴菲特,他留給投資人的忠告和金句也被廣泛引用和傳頌。 孟格的投資哲學強調價值投資,他認為投資人應該尋找低估的股票,並長期持有。他的投資策略和巴菲特有很多相似之處,兩人共同創立了波克夏哈撒韋公司
1. **AI技術的崛起**: - 在各領域取得成就,包括自動駕駛、語音助手、醫學診斷等。 - 提高問題解決效率,擴大認知能力。 2. **對就業結構的影響**: - 自動化和機器學習導致傳統工作消失,同時創造新就業機會。 - 引發教育和培訓體系的重新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隨著全球對於減少碳排放的需求不斷升高,碳交易市場逐漸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一環。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碳權交易所的設立,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不僅是環保的一步,也是一個充滿潛力的投資機遇。這篇文章將探討台灣碳權交易所的背景、運作模式及其對股票投資者的影響。 台灣碳權交易所的背景 台灣碳權交易
Thumbnail
碳權作為應對氣候變遷的經濟工具,成為了被廣泛討論的焦點。從環境、道德及經濟等角度深入分析碳權制度的挑戰與潛力,探討其是否真正能促進減排,或僅僅成為企業的「贖罪券」。未來的改進空間、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將影響碳權市場的有效性。本文不僅概述碳權的運作機制,也關注其對發展中國家的倫理影響及經濟層面的挑戰。
因為對ESG和碳排放有興趣,我看到一篇文章,叫做「歐盟碳關稅將上路,對台灣將造成哪些影響?【獨立特派員】」。文章中提到隨著全球碳定價制度的推動,歐盟已率先實施碳關稅,未來「碳排者付費」的趨勢愈加明確,企業競爭減碳以降低營運成本的現象將逐步蔓延。根據這篇文章,台灣因缺乏綠能和電力,企業將
Thumbnail
碳權和碳抵換是碳交易市場中兩個重要概念,前者關聯於強制性碳交易市場,後者則是自願性碳市場的產物。碳權用於抵消超過政府設定排放上限的碳排放,而碳抵換則幫助企業或個人自願抵消其無法避免的碳排放。隨著全球對溫室氣體減量的關注,這兩個市場將持續增長,並為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做出貢獻。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史上最熱的7月高溫,飆破地球10萬年以來的紀錄,南北極冰融加速,而我催生數年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阻止氣候變遷惡化迫在眉睫,實在無法再等了。  然而,有人質疑成立碳權交易所是提供國外碳權代理商來做碳權買賣,甚至是讓企業用購買碳權的方式作為碳排放的贖罪卷。如果您也這樣認為,就真的誤解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隨著全球對於減少碳排放的需求不斷升高,碳交易市場逐漸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一環。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碳權交易所的設立,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不僅是環保的一步,也是一個充滿潛力的投資機遇。這篇文章將探討台灣碳權交易所的背景、運作模式及其對股票投資者的影響。 台灣碳權交易所的背景 台灣碳權交易
Thumbnail
碳權作為應對氣候變遷的經濟工具,成為了被廣泛討論的焦點。從環境、道德及經濟等角度深入分析碳權制度的挑戰與潛力,探討其是否真正能促進減排,或僅僅成為企業的「贖罪券」。未來的改進空間、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將影響碳權市場的有效性。本文不僅概述碳權的運作機制,也關注其對發展中國家的倫理影響及經濟層面的挑戰。
因為對ESG和碳排放有興趣,我看到一篇文章,叫做「歐盟碳關稅將上路,對台灣將造成哪些影響?【獨立特派員】」。文章中提到隨著全球碳定價制度的推動,歐盟已率先實施碳關稅,未來「碳排者付費」的趨勢愈加明確,企業競爭減碳以降低營運成本的現象將逐步蔓延。根據這篇文章,台灣因缺乏綠能和電力,企業將
Thumbnail
碳權和碳抵換是碳交易市場中兩個重要概念,前者關聯於強制性碳交易市場,後者則是自願性碳市場的產物。碳權用於抵消超過政府設定排放上限的碳排放,而碳抵換則幫助企業或個人自願抵消其無法避免的碳排放。隨著全球對溫室氣體減量的關注,這兩個市場將持續增長,並為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做出貢獻。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史上最熱的7月高溫,飆破地球10萬年以來的紀錄,南北極冰融加速,而我催生數年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阻止氣候變遷惡化迫在眉睫,實在無法再等了。  然而,有人質疑成立碳權交易所是提供國外碳權代理商來做碳權買賣,甚至是讓企業用購買碳權的方式作為碳排放的贖罪卷。如果您也這樣認為,就真的誤解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