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是第一次》:人生從來沒有固定的形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今生是第一次》
이번 생은 처음이라 Because This Is My First Life

  • 上映:2017
  • 導演:樸峻華(朝鮮語:박준화 (연출가))
  • 編劇:尹蘭中
  • 演員:李民基、庭沼珉、朴秉恩、李絮、金玟錫、金佳恩




如果要我頒發深度台詞大賞給一部韓劇,必定會頒給《今生是第一次》(也是一生最愛韓劇)。光看開頭宛如是一場現代浪漫喜劇,讓人邊笑邊吐槽。然而,隨著劇情演進,那些看似自由自在的主角群們,又各自經歷多少辛酸過往,讓人不知不覺眼眶泛紅。

「當我下定決心為了夢想奮鬥時,我以為我的人生就是要獨自走過這條黑暗的隧道,但我沒想到會是這麼黑暗,也沒想到會這麼孤單。」
「我並不是為了擁有美好的明天而活,而是為了避開糟糕的明天而活著。」

一集約1.5小時,雖然比一般的韓劇稍長,但這樣的長度恰好給予情感渲染更多鋪陳空間。子主題皆以「OO是第一次」命名,貫串著整部劇,一開始代表「年輕一輩懵懵懂懂的理解和模仿」,逐漸化為「期待每個由他們自己創造的第一次」,心境的轉變令人豁然開朗。

似乎總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他們

年少輕狂的尹志浩不理會家人的安排,隻身離家到東京念文學系,畢業後擔任編劇助手,卻因意外失去工作;另一位主角南世熙專心於還房貸和照顧貓咪,對戀愛、結婚完全沒興趣,因而總是受到父母的奪命連環摳。

光看名字可能下意識認為志浩是男生、世熙是女生吧?事實上剛好相反,志浩是勵志寫電視劇的文科女、世熙是開發社交軟體的首席工程師男。

失去居所與工作的志浩不甘願回鄉下老家,努力尋找便宜的租屋;而世熙背了數十年的房貸,急著尋找可以收租的房客,二人一拍即合,為了合理住在一起,乾脆假結婚。「反正婚姻只是契約和互利關係,沒有愛也可以吧?」這是志浩和世熙從父母輩身上看見的婚姻樣貌,彷彿為了愛而結婚的夫妻,都只存在於童話幻想中。


然而,婚後他們才驚覺:結婚只是前奏。並不是簽下契約書就結束了,後續緊接迎來一連串的支線任務。

在社會期待上,戀愛或婚姻是有模板的,隨時都會有人跳出來指導這對新晉夫妻「如何成為好太太/好丈夫/好兒媳婦/好女婿」。即使男女主角的個性都相當叛逆,但結婚後卻一夕乖順,被傳統制度牽著鼻子走而不知所措。

為了不讓契約結婚露餡,他們得盡可能裝恩愛,模仿真正有愛的夫妻相處模式,以解除朋友的質疑、搞定雙方家長不定時突擊,並為了對方的人際圈做足表面功夫。然而,他們只是陌生人,又如何一下子成為模範夫妻呢?二人就像剛學會走路的嬰兒,只能緊抓著父母的手、學習長輩們的步伐,好讓自己「成為他們的一員」。

在各種疲憊的攻防戰中,新世代與父母世代的衝突,也使兩人剛萌芽的情感搖擺不定。


這些傷痛還有誰能夠治癒呢?

劇中出現了一首詩:

「有人到來的時候
其實是一件很驚人的事
他會帶著他的過去、現在、還有未來一同到來
是一個人一生的到來
很容易粉碎
所以也可能曾經粉碎過的
他的心,走向了我」

遇見一個人,就像是走進一個陌生的國度,有陽光普照的表面、也有藏在深處不想被外人看見的黑暗。我們很常在影視作品看見這樣的橋段:


A和B意外相遇,在一連串互動後對彼此產生好感,此時,B卻發現A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傷痛,B用自己的善良治療了A、給予A往前走的動力,最後二人在一起,可喜可賀。


希望他人照亮自己的黑暗,或許是許多人心中都有過的念頭,但《今生是第一次》的編劇提出了別出心裁的看法:志浩得知了世熙未癒合的傷口,但她並不認同自己應要作為世熙與公婆之間的潤滑劑,也不希望自己是世熙用來治癒前一段感情的替代方案。這些悲傷的過往固然讓志浩感到疼惜,但誰傷害了世熙、世熙曾傷害過誰,都必須由世熙本人去面對或彌補。

「在這個世代,光是顧好自己就已經很難了,誰又能讓對方幸福呢?」


人生最重要的事物

我們能否決定自己要成為什麼?
我們能否決定一段關係中最重要的事物?
我們能否決定自己所在乎的優先順序,而不被他人左右?

寫這篇心得時是第二次觀看,但時隔一段時間,我已忘記劇中對於「婚姻」最後總結的看法。每一集都彷彿透露一點,卻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世熙的母親認為婚姻就是無條件照顧丈夫和兒子、父親認為婚姻是社會責任和家族榮耀;志浩父母的相處模式也非常傳統父權主義,絲毫看不出來當年竟是私奔結婚的。曾經如此熾烈相愛,如今卻又為何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待在醫院走廊,等待弟媳生產時,志浩問母親:「婚姻到底是什麼?」

母親如此回答:

「是即使討厭對方,也忍不住回頭的關係。」

看到這裡,我才想起《今生是第一次》在婚姻命題上的結論--「婚姻本來就沒有固定的樣貌」。

或許在父母輩看來,婚姻是人生的必選項目;但對志浩和世熙而言,婚姻是愛情的結果,所以無關金錢、面子或光宗耀祖,如果沒辦法相愛,那結婚有什麼用呢?

「我認為神聖的不是婚姻,是愛情。」

《今生是第一次》編劇罕見地並未走家庭和解戲碼,而是忍痛斷尾。

志浩和世熙二人決定不再效仿長輩,不再到對方家裡度過尷尬的節日。為什麼一定要複製上一代的傳統呢?不論別人過得如何,真正經營這段關係的當事人,只有彼此;在他們二人世界中最重要的事物,只有「愛」本身。即使是家族的陳年傳統,也無法凌駕於其上。


「他們的傳統是他們的,我們的傳統更重要。」

面對兩個叛逆的後輩,父母雖然生氣,但──也只能生氣而已,卻拿二人無可奈何。

或許很多我們以為自己做不到、得罪長輩會天打雷劈的事情,只是因為我們慣於依循前人的規矩換來心安理得,卻沒有看清楚在自己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吧。


沒有固定的形狀

當劇情末尾,志浩提出離婚的要求時,觀眾如我也和世熙同樣錯愕。男女主角好不容易轟轟烈烈、跨越重重阻礙,不應該迎來幸福快樂的結局嗎?

面對他人質疑,志浩回問:

「為什麼離婚就是 Bad End 呢?」
「如果婚姻和傳統會阻礙我們的愛情,那不如先離婚。」

一刷時,這兩句台詞在我腦中的解讀成「因為想要專心愛對方,才要脫離綁手綁腳的婚姻制度。」這次重刷後才看出更深遠的意涵──「為了不想讓固有制度決定我們應如何互動,離婚後讓我們重新認識彼此。」


其實,不論愛情、親情、友情都是如此,男朋友應該要怎樣怎樣、母親一定要無條件更愛小孩、身為朋友怎麼可以做這些事情……在為這段關係下定義的瞬間,就限縮了許多磨合的可能性。

不管和誰展開哪種關係,所有的答案都不會來自教科書或局外人,而是來自二人之間。

因為,你和他今生都是第一次。


歲歲念:


《今生是第一次》可以著力的議題太多了,不只是婚姻、戀愛觀的世代差異,被他人看低的夢想、職場性騷擾、性別/弱勢偏見、校園霸凌、高房價問題等等,都讓人感同深受。

從小生活在壓抑的環境,聆聽長輩自暴自棄長大,因此我很不喜歡「這個社會/圈子就是這樣,我只是說出事實」的說法。因為這句話背後,是叫人放棄、是叫人任命運摧殘。

躺平著嘲笑他人的努力,難道就是聰明人嗎?


看完《今生是第一次》後,心中會感覺被注入一股能量。


現況是這樣,但不代表我們只能雙手一攤直接投降。

現況是這樣,但我不滿意,所以想要去改變,不管成功機率高不高。

因為會掙扎,未來才有改變的可能,看清現況固然重要,但希望未來生出這個念頭時,至少在心底多問一句:「所以我們還可以怎麼做?」


佛系發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那時我第一次知道,心意也能被描繪出來。」
《鈴芽之旅》讓人覺得劇情突兀的,不外乎幾個方向:大臣在想什麼?鈴芽在暈什麼?環阿姨怎麼還沒氣到中風?千果、瑠美、芹澤人也太好了吧!這不現實!這篇心得主要是紀錄自己看見的視角,書寫方式為略歡樂向的零碎筆記。
災難沒必要被重現,因為災難一直在心中。曾經受災、與親人分離的遺族,他們需要再親眼見證一次,才能理解鈴芽的糾結和痛苦嗎?不需要。完全不必要再播送海嘯、救災、哭著分別的畫面,因此電影裡一次都沒有重演,只有鈴芽盡力想要阻止災厄的決心與情感的抒發,這也是我認為新海誠最溫柔的地方。
朋友曾問我說「新海誠的作品到底好看在哪?」那時我無法好好回覆,多次重看《天氣之子》,我的心中逐漸凝聚出答案。好不好看固然關鍵,但一部作品除了帶來歡樂、刺激、溫馨、戰慄等直接感受,更重要的是,當幕後人員字幕慢慢浮上時,你的內心是否被喚起了什麼想法呢?
你是能將夢境內容記起來的人嗎?大部分時候,夢境的內容就如同水過無痕,再印象深刻的細節都很難留下。《盜夢偵探》的角色們在一個個夢境穿梭,重現了夢境體驗:跑不動的雙腳、無緣無故變換場景、陷入地下、飛越建築物、演一場英雄戲碼、忽然出現和消失的人物……那些「夢裡」的描繪既精準又充滿驚喜,相當有趣。
《樂來越愛你》是給追夢人的雞湯,讓人不禁想起那段純粹追夢、純粹愛著一個人的時光。內容講述著努力參與面試、夢想當演員的女主角--蜜亞和想開一間爵士樂酒吧而四處彈奏鋼琴的男主角--賽巴斯汀,二人在洛杉磯遇見彼此並陷入戀情的故事。
「那時我第一次知道,心意也能被描繪出來。」
《鈴芽之旅》讓人覺得劇情突兀的,不外乎幾個方向:大臣在想什麼?鈴芽在暈什麼?環阿姨怎麼還沒氣到中風?千果、瑠美、芹澤人也太好了吧!這不現實!這篇心得主要是紀錄自己看見的視角,書寫方式為略歡樂向的零碎筆記。
災難沒必要被重現,因為災難一直在心中。曾經受災、與親人分離的遺族,他們需要再親眼見證一次,才能理解鈴芽的糾結和痛苦嗎?不需要。完全不必要再播送海嘯、救災、哭著分別的畫面,因此電影裡一次都沒有重演,只有鈴芽盡力想要阻止災厄的決心與情感的抒發,這也是我認為新海誠最溫柔的地方。
朋友曾問我說「新海誠的作品到底好看在哪?」那時我無法好好回覆,多次重看《天氣之子》,我的心中逐漸凝聚出答案。好不好看固然關鍵,但一部作品除了帶來歡樂、刺激、溫馨、戰慄等直接感受,更重要的是,當幕後人員字幕慢慢浮上時,你的內心是否被喚起了什麼想法呢?
你是能將夢境內容記起來的人嗎?大部分時候,夢境的內容就如同水過無痕,再印象深刻的細節都很難留下。《盜夢偵探》的角色們在一個個夢境穿梭,重現了夢境體驗:跑不動的雙腳、無緣無故變換場景、陷入地下、飛越建築物、演一場英雄戲碼、忽然出現和消失的人物……那些「夢裡」的描繪既精準又充滿驚喜,相當有趣。
《樂來越愛你》是給追夢人的雞湯,讓人不禁想起那段純粹追夢、純粹愛著一個人的時光。內容講述著努力參與面試、夢想當演員的女主角--蜜亞和想開一間爵士樂酒吧而四處彈奏鋼琴的男主角--賽巴斯汀,二人在洛杉磯遇見彼此並陷入戀情的故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很多人說看完有點失落,但我覺得還蠻好看的說,比起第一季太血腥不敢再看第二次,這一季就覺得心臟比較受得了。 「人性終究經不起考驗」,這是我看完第二季後在心中一直出現的一句話。 記得看完第一季時,當時的想法是:「在社會底層的多數人想要爬上那少數的金字塔頂端,絕對不能心慈手軟!」 這一季卻更加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雖然很多人說看完有點失落,但我覺得還蠻好看的說,比起第一季太血腥不敢再看第二次,這一季就覺得心臟比較受得了。 「人性終究經不起考驗」,這是我看完第二季後在心中一直出現的一句話。 記得看完第一季時,當時的想法是:「在社會底層的多數人想要爬上那少數的金字塔頂端,絕對不能心慈手軟!」 這一季卻更加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不得不說,當初選擇韓國作為第一站,心中多少懷抱著韓劇中那些浪漫情節實現的可能性,來到韓國後完全認清了現實跟肥皂劇的差距,但也發現如米章和東日這對韓國夫妻的相處模式比浪漫故事更讓人期待。
梁曉聲在《人世間》裡說道:「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端什麼碗,吃什麼飯,經歷什麼事,什麼時候和誰結婚,都是定數。別太難為自己,順其自然就好。人生的劇本,你早在天堂就看過了,你之所以選擇這個劇本是因為,這一生中有你認為值得的地方。」
Thumbnail
這是一篇小說,描述了主角在夢中遇見的人的故事,藉由尋找和失落的情節,充滿了浪漫與感動。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看了太多線上推薦的韓劇,一時在想著要再看甚麼的時候,就想著那就來一部符合現在心情的劇吧!!
最近在讀《被壓榨的一代》,跳章節速讀。第一章講高學歷無用,第四章講上層階級的底層生活,作者用個案討論各式各樣的壓榨,關於「做你所愛」的破滅、薪資停滯、房價、入不敷出……的一些故事。 在兩個章節裏頭,受困的皆是人文社會學科出身的學子。而在第四章最後一個小標是「你不屬於這裡」,那瞬間我想起了《今生是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分享一部討論度蠻高的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第一集的步調有點慢,但是進入後半集之後帶出主要劇情,角色的互動更明確,就越來越好看了。好的劇要貼近人心,這部劇充分做到這點,談夢想與現實的差距,劇中的角色在濟州其實算是療傷吧,因為童年或青春期的回憶,不論是美好或痛苦,都會成為成長的養分。
Thumbnail
穿越劇一直是偶像劇中很受歡迎的題材,韓劇《認識的妻子》與日劇《重啟人生》探討人生重新選擇的議題,觸發內心層面的思考。 劇中主角經歷不同選擇後的反思,和對於遺憾的再思量。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選擇,你會做出什麼不同的選擇呢?
Thumbnail
韓劇《今生是第一次》,已經不是新片,是《還魂》的女主角演的,因此才發現這部好劇。劇情大綱算是契約婚姻,由李民基與庭沼珉主演,探討男女主角與其朋友的愛情,我很喜歡男女主角的人設及探討議題。女主為1988年生,經歷韓國最輝煌及最不景氣的時期,讓身為七年級生的我們很有感。
Thumbnail
《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描述了一段處處似曾相識的人生。 「如果兩個陌生人在街上走過,他們的衣服不小心擦到了一起,這就是因緣,因爲這意味著他們的前世一定有什麼關係。如果兩個人結婚了,解釋是說在他們八千次生命中,有八千層因緣。」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不得不說,當初選擇韓國作為第一站,心中多少懷抱著韓劇中那些浪漫情節實現的可能性,來到韓國後完全認清了現實跟肥皂劇的差距,但也發現如米章和東日這對韓國夫妻的相處模式比浪漫故事更讓人期待。
梁曉聲在《人世間》裡說道:「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端什麼碗,吃什麼飯,經歷什麼事,什麼時候和誰結婚,都是定數。別太難為自己,順其自然就好。人生的劇本,你早在天堂就看過了,你之所以選擇這個劇本是因為,這一生中有你認為值得的地方。」
Thumbnail
這是一篇小說,描述了主角在夢中遇見的人的故事,藉由尋找和失落的情節,充滿了浪漫與感動。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看了太多線上推薦的韓劇,一時在想著要再看甚麼的時候,就想著那就來一部符合現在心情的劇吧!!
最近在讀《被壓榨的一代》,跳章節速讀。第一章講高學歷無用,第四章講上層階級的底層生活,作者用個案討論各式各樣的壓榨,關於「做你所愛」的破滅、薪資停滯、房價、入不敷出……的一些故事。 在兩個章節裏頭,受困的皆是人文社會學科出身的學子。而在第四章最後一個小標是「你不屬於這裡」,那瞬間我想起了《今生是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分享一部討論度蠻高的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第一集的步調有點慢,但是進入後半集之後帶出主要劇情,角色的互動更明確,就越來越好看了。好的劇要貼近人心,這部劇充分做到這點,談夢想與現實的差距,劇中的角色在濟州其實算是療傷吧,因為童年或青春期的回憶,不論是美好或痛苦,都會成為成長的養分。
Thumbnail
穿越劇一直是偶像劇中很受歡迎的題材,韓劇《認識的妻子》與日劇《重啟人生》探討人生重新選擇的議題,觸發內心層面的思考。 劇中主角經歷不同選擇後的反思,和對於遺憾的再思量。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選擇,你會做出什麼不同的選擇呢?
Thumbnail
韓劇《今生是第一次》,已經不是新片,是《還魂》的女主角演的,因此才發現這部好劇。劇情大綱算是契約婚姻,由李民基與庭沼珉主演,探討男女主角與其朋友的愛情,我很喜歡男女主角的人設及探討議題。女主為1988年生,經歷韓國最輝煌及最不景氣的時期,讓身為七年級生的我們很有感。
Thumbnail
《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描述了一段處處似曾相識的人生。 「如果兩個陌生人在街上走過,他們的衣服不小心擦到了一起,這就是因緣,因爲這意味著他們的前世一定有什麼關係。如果兩個人結婚了,解釋是說在他們八千次生命中,有八千層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