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樹下廟公阿伯的詮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周末的時候參與了學會的活動,收穫其實滿滿的。

所謂的收穫是,早上看了一部看不懂的電影。跟同學中午一起吃飯時說,如果是在家自己看,我要不是睡著,就是會一直起來走來走去,一邊摺衣服、弄洗衣機、燒開水......

到了下午,與談人們談論著他們對這部電影的熱愛,有人看了三次,有人看了五次,看了五次的人還懊惱竟然輸給三次的~~~我在心裡瞪大眼睛,這部電影原來值得如此熱愛?!

他們描述著電影導演如何用美學liminal space講出故事的空洞和詭譎感,以及如何理解充填在電影中出現的每首歌曲,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所代表的象徵意義,還有許許多多我需要努力聽才能記得下來,或我也沒有記下來的文學、美學、心理學......的名詞。

這是收穫。

但,這是,收穫嗎?

到了討論時間,有個超可愛的資深會員小心翼翼的發言,她說,我不喜歡這部片,我不知道這在拍什麼。我覺得很可怕,明明是個家人出遊的回憶故事,拍的好像下一刻爸爸要死了嗎?他們是要亂倫了嗎?的恐怖感。但其實什麼也沒有發生。

我覺得,她說的話也許才是我的收穫。

她沒有心理學名詞,但講出我心中想講的話。

了解一個人,能讓一個人好好地說出自己的故事,不用擔心自己的語言夠不夠精確?夠不夠清楚?不需要有好好準備才表達......,或許是一個心理工作者的重要修練。

我總是覺得,學習或展現,似乎總必須是看起來美麗且高貴的。因為那似乎是一種不斷再往上追求的過程,學會更多專業語言、專有名詞,能引用和展現更多專家學者或典範們說過的話,寫過的句子,那會讓自己看起來很厲害,含金量高。

然而,壓力與恐懼卻也在這樣的氛圍中默默地孳生。

學習和展現變成一種超級的壓力。

那個壓力會變化成各種無形的線,慢慢的成為種種的束縛,讓自己難以相信自己。

然後,直到連自己的思考和語言都被困住。

************

我那天做了一個夢,夢見你變成一個坐在榕樹下的廟公,穿著吊嘎阿、拖鞋,就蹲在水溝旁邊,看著我,跟我說,那我們一起下去囉!然後,你就帶著我簌一下得往地底下墜落~~~~~~

我對著穿著人模人樣,白襯衫西裝褲的治療師這樣說。

他哈哈大笑。

可能是從那天之後,我的聲音才從廟公的帶領下,慢慢地找回來。

************

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當身陷在追求卓越,或只是追求成長的路途中

自我,也會不知不覺的迷失或困住

而若,在那個當時,總還以為是自己學藝不精,書念得不夠,還不夠好,還不夠努力......

迷宮和困局只會越來越巨大

我們原來需要的不是一個精通知識的專家學者,也不是去讀更多的書,學更多的專業

而是榕樹下穿著吊嘎阿的阿公

跟著他一起下水溝吧!!






avatar-img
5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ynn Ku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朋友在群組裡傳來訊息,說著,聖誕節快要到了~要不要買一些聖誕紅放辦公室? 沒有人立刻回應,恰好,我拿起手機看見訊息。我有點不安的回應可以呀!因為,我想著,怎麼都沒有人回他,我小小回應一下好了。接著他又問,那要買紅色的還是白色的?我回,紅色的很好!我發現我的不安又增加了一點。沒想到,他又接著問,那買
前幾日,和一個朋友在聊天時,講著小女孩現在還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撒嬌的將腳伸進我的被窩裡,親暱也調皮的要我的體溫溫暖她的雙腳。她冰冰的雙腳在我腳邊蹭來蹭去,享受著我的體溫和跟我之間的親密感。 朋友說,她幾歲了呀?不是已經18歲了嗎?怎麼還跟妳睡?!我點點頭說,對呀~~她其實應該要自己睡了,也不是沒
朋友在群組裡傳來訊息,說著,聖誕節快要到了~要不要買一些聖誕紅放辦公室? 沒有人立刻回應,恰好,我拿起手機看見訊息。我有點不安的回應可以呀!因為,我想著,怎麼都沒有人回他,我小小回應一下好了。接著他又問,那要買紅色的還是白色的?我回,紅色的很好!我發現我的不安又增加了一點。沒想到,他又接著問,那買
前幾日,和一個朋友在聊天時,講著小女孩現在還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撒嬌的將腳伸進我的被窩裡,親暱也調皮的要我的體溫溫暖她的雙腳。她冰冰的雙腳在我腳邊蹭來蹭去,享受著我的體溫和跟我之間的親密感。 朋友說,她幾歲了呀?不是已經18歲了嗎?怎麼還跟妳睡?!我點點頭說,對呀~~她其實應該要自己睡了,也不是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情提要: 怕鬼警察阿景同學在宿舍莫名打盹,夢中卻驚見老翁頻頻懇求與片段現實畫面。驚醒後不斷告誡自己「那只是夢」。隔天,正當阿景以為真的只是夢時,一位婦人一聲「我要報案」,直接讓阿景的現實與夢境重疊了。 驚覺的阿景當天就來找老玄受驚安魂,並將託夢一事相詢,得到答案後阿景不但沒有放心反而更提心吊膽
一句「錢不願多賺」,不負責管錢的公公怎知道,在這背後家人們承受多少壓力。
辣辣一眾人吃飽飯在樹下乘涼,辣辣先說話了:爸爸的內在聲音其實就是愛,但世界往往是以鬥爭的形式成就自己。愛拼才會贏,爸爸不想拼,因為爸爸知道將來見阿彌陀佛什麼都有,但內在聲音要爸爸做猴子和魔慈眾生玩。只是爸爸根本沒有這種心思,所以沒什麼好玩的,我也聽得懂聲音。 甜甜喝了一口礦淺水,他才說:對於人的劣
在夜晚,我在樓上陪大哥念書,卻聽到樓下我先生對婆婆大喊,讓人感到不安。這是一段有趣的家庭故事,充滿了生活的瑣事。
Thumbnail
許多的民間小故事裡,都講「錢」跟罪惡有關,這個小故事讓我在那個時候想了許久,即使到現在,還印象深刻呢!
Thumbnail
放學學校旁邊的小廟神明正在看戲 小孩也去湊熱鬧 在廟裡泡茶的阿公們看孩子埕裡嘻鬧 非但沒有意見還請他們進去後台瞧瞧 正在操偶的阿姨見到孩子們跑進工作場域 也非但沒有感到干擾還在劇情空檔拿偶給孩子試試 中間阿公還給孩子水果吃 阿姨好厲害熟練到指導小鬼之餘 仍穩住原本的演出 乾冰起 偶
我所不懂的厭世療癒,到最後我似乎終於有一點懂了。
上星期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看完了才知道故事原型是《柳林中的風聲》。 作者很巧妙的,把原型故事中的蛤蟆先生抓出來,讓他去看心理師,透過這樣的諮商過程,讓大家以淺顯易懂的故事情節,了解什麼是諮商,諮商過程會怎麼進行,以及心理學中的: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及成人自我狀態。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大學時期因為忙碌的生活選擇,經常在一座廟裡尋找寧靜。廟公了解作者的情況,曾提出工作機會,並在畢業前的一次神明託夢中警告作者家人病情,但卻未被當作重要,直到幾年後家人發病,作者才明白神明的預警意義。文章描述了作者與廟公之間的因緣及對神明的信仰和感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情提要: 怕鬼警察阿景同學在宿舍莫名打盹,夢中卻驚見老翁頻頻懇求與片段現實畫面。驚醒後不斷告誡自己「那只是夢」。隔天,正當阿景以為真的只是夢時,一位婦人一聲「我要報案」,直接讓阿景的現實與夢境重疊了。 驚覺的阿景當天就來找老玄受驚安魂,並將託夢一事相詢,得到答案後阿景不但沒有放心反而更提心吊膽
一句「錢不願多賺」,不負責管錢的公公怎知道,在這背後家人們承受多少壓力。
辣辣一眾人吃飽飯在樹下乘涼,辣辣先說話了:爸爸的內在聲音其實就是愛,但世界往往是以鬥爭的形式成就自己。愛拼才會贏,爸爸不想拼,因為爸爸知道將來見阿彌陀佛什麼都有,但內在聲音要爸爸做猴子和魔慈眾生玩。只是爸爸根本沒有這種心思,所以沒什麼好玩的,我也聽得懂聲音。 甜甜喝了一口礦淺水,他才說:對於人的劣
在夜晚,我在樓上陪大哥念書,卻聽到樓下我先生對婆婆大喊,讓人感到不安。這是一段有趣的家庭故事,充滿了生活的瑣事。
Thumbnail
許多的民間小故事裡,都講「錢」跟罪惡有關,這個小故事讓我在那個時候想了許久,即使到現在,還印象深刻呢!
Thumbnail
放學學校旁邊的小廟神明正在看戲 小孩也去湊熱鬧 在廟裡泡茶的阿公們看孩子埕裡嘻鬧 非但沒有意見還請他們進去後台瞧瞧 正在操偶的阿姨見到孩子們跑進工作場域 也非但沒有感到干擾還在劇情空檔拿偶給孩子試試 中間阿公還給孩子水果吃 阿姨好厲害熟練到指導小鬼之餘 仍穩住原本的演出 乾冰起 偶
我所不懂的厭世療癒,到最後我似乎終於有一點懂了。
上星期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看完了才知道故事原型是《柳林中的風聲》。 作者很巧妙的,把原型故事中的蛤蟆先生抓出來,讓他去看心理師,透過這樣的諮商過程,讓大家以淺顯易懂的故事情節,了解什麼是諮商,諮商過程會怎麼進行,以及心理學中的: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及成人自我狀態。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大學時期因為忙碌的生活選擇,經常在一座廟裡尋找寧靜。廟公了解作者的情況,曾提出工作機會,並在畢業前的一次神明託夢中警告作者家人病情,但卻未被當作重要,直到幾年後家人發病,作者才明白神明的預警意義。文章描述了作者與廟公之間的因緣及對神明的信仰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