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專屬的意識形態:簡繁之爭與中國用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4總統大選將近,若此次執政黨得以史無前例的繼續執政(國會未必過半),對內或將延續『2030雙語國家』,對外則是推展『2025華語教育』。兩政策的邏輯一致,且都囿於英語的自我殖民(參考資料:看看菲律賓 反思台灣雙語政策)。同時,也不願放棄華語的自我殖民

KML 荷航直飛台灣班機

KML 荷航直飛台灣班機

繼 《面對中國,台灣華語從來不具備優勢》一文,筆者總結了幾個台灣華語國際行銷的劣勢,也提到在德國漢學系與其學生對談後的所見所聞,還有在德國異地生活的感受。此文算是一個統整和延伸。

前文提到,台灣華語的人口數就是先天劣勢,無法和中國華語的人口數相提並論。故而在許多國際的場合或網路平台,只要出了台灣,像 Netflix、Lufthansa、Facebook、德國外事處發放的居留證使用說明,根本看不到台灣華語,僅有滿滿的簡體字和中國用語。

而且,對於華語非母語者,學習繁體字其實是比簡體字還要辛苦許多的,台灣華語在這種環境下還能行銷什麼?對世界而言,島民和中國人都講Chinese (Mandarin)。既然可以彼此互相理解,所有平台都做成中國華語,對企業或政府而言方為明智之舉(節省成本)。

德國大學漢學系的書庫

德國大學漢學系的書庫

島民自以為傲的『台灣華語』和『繁體字』,僅限於島內,屬於意識形態,出了國外全部不管用在德國,你還能義正嚴辭地指責他們不要用簡體字、不要捲舌、不要講支語嗎?以台灣華語或繁體字,作為正統/特色的行銷思維,從來就不是國際化,反倒是一種『次佳化的島國思維』,推展有其極限。『台灣華語』就和『中華民國』一樣,其存在意義是不被國際承認的

別說行銷國外了,這個意識型態在島內看來也是要 Hold 不住的,且看一些編輯、名嘴、文化工作者在那裡『教育水平』、『炸鍋』地講……這些工作會低薪或被瞧不起不是沒有原因的。島內都要支語化了,台灣華語是還要推廣什麼?反正照這樣下去,二十年後和中國支語,差別也不大了!

中國或台灣華語本質同源,不只增加中國散播假訊息的便捷性,在海外也會只加深兩岸同文同種的印象。即使表明來自台灣,但『華語』卻讓筆者這個 Taiwanese,被德國人下意識歸類在Chinese下的一個子群。

除了吃吃喝喝之外,台灣到底還有啥?

除了吃吃喝喝之外,台灣到底還有啥?

台灣人該推廣的是一個能對應台灣人身分的語言---『台語』(Taiwanese)。島民或一些綏靖、文化思想空洞的政治人物,普遍認為這樣的說法有『國族主義』之嫌(許多人看也是搞不懂『國族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差別),甚至以多數現代國家已經揚棄國族主義為由,認為台灣只要保以自由民主即可,語言文化皆可拋、和中國愈來愈像也沒關係。

但是,那些提倡要淡化國族主義的國家,早在上個世紀、甚至數百年以前,就已經完成現代國族的建構,台灣則完全沒有過這樣的進程(否則早就建國了)。許多知道台灣,但不清楚內部細況的外國人,也會下意識地認為『台灣人』就是講『台語』。一個國家對應與其國名相應的語言,是由來已久、根深蒂固的概念,台灣華語推廣的理念是與這樣的潛規則相左的。除非台灣有像美國那樣超大的量體,否則根本無法和中國去競爭華語的主導權。

因應國際局勢,台灣華語想一展鴻鵠,卻仍有種『一中框架』下的替代品心態:去不了中國,就來台灣。雖然這個世紀大家早已放下『反攻大陸』的心結,但在語言文化上卻依然沒有放棄爭取『正統中華』。這樣自我矛盾與意識形態的混亂,是台灣內部在面對中國無法凝聚向心力的主因。 

台灣用華語行銷只有死路一條,就和繼續抱著中華民國神主牌,永遠進不去聯合國一樣。外國人想學的是有實用價值的華語,而不是來學習台灣島內限定、那種封閉又落後的意識形態。從來就無關資源整合、行銷策略,台灣成為文化輸出國最大的阻礙,就是始終無力、無心去論述和中國在『語言文化』上分離的課題。做不出產品根本性的差異,自然只能望日韓文化實力項背,永遠被當成中國的替代品,永遠跟著中國的興衰風雨飄搖、起起落落。

avatar-img
35會員
45內容數
關於台灣文化,我們一直認為:『台灣保留博大精深的傳統中華文化精隨』、『只有原住民文化能代表台灣』、『台灣沒有文化』等等,真的是這樣嗎?面對中國不間斷地文化統戰,許多台派並不是特別關心文化這一塊;或是就算關心了,也鮮少有人能提出『跳脫中華』的論述系統。這裡希望能拋磚引玉,提供台派一個思考自身文化窗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故鄉留學生 的其他內容
最近,好像又有人在講『台灣華語』的議題。雖然不否認台灣華語具備一定程度的特色,但若很客觀地從中台兩國人口數的觀點來切入,在市場、實用性、文化傳播上,台灣華語在世界上其實已經沒有具備太多的優勢。台語,反而才是更能展現台灣特色,未來文化優勢的潛力股。
新中國的文化統戰,和舊中國半個世紀以上的黨國教育,灌輸給台灣人最毒的三概念分別是:中華文化、華人和閩南語。近來台派最喜歡的『神主牌』,是基於理性與法制的認知,是無法處理台灣人內建許久的中華文化情感。而這樣非理性的情感,也曾造成二二八台灣菁英和社會對中國的誤判。希望這代可以好好處理台灣文化認同的議題。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中華文化』是附身在台灣文化上的最強咒語,是一道『台灣國族』成形所需要跨過的一道最高障礙,也是筆者們寫得最吃力、且還未完全理解消化的一篇論述。十個台灣人有九個同意:台灣保留了五千年的傳統『中華文化』?!
只要打開新聞、YouTube等等媒體,許多會來台灣的外國人,不管是長期居留工作、留學(學中文),或是短及旅遊,幾乎都會將『台灣保留最完整中華文化』、『使用古老又優美的繁體中文』納入他們來台的最大動機,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幾乎是可以並列的優點。尤其,當一些Youtuber或國際媒體近一步簡述台灣歷
最近,好像又有人在講『台灣華語』的議題。雖然不否認台灣華語具備一定程度的特色,但若很客觀地從中台兩國人口數的觀點來切入,在市場、實用性、文化傳播上,台灣華語在世界上其實已經沒有具備太多的優勢。台語,反而才是更能展現台灣特色,未來文化優勢的潛力股。
新中國的文化統戰,和舊中國半個世紀以上的黨國教育,灌輸給台灣人最毒的三概念分別是:中華文化、華人和閩南語。近來台派最喜歡的『神主牌』,是基於理性與法制的認知,是無法處理台灣人內建許久的中華文化情感。而這樣非理性的情感,也曾造成二二八台灣菁英和社會對中國的誤判。希望這代可以好好處理台灣文化認同的議題。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中華文化』是附身在台灣文化上的最強咒語,是一道『台灣國族』成形所需要跨過的一道最高障礙,也是筆者們寫得最吃力、且還未完全理解消化的一篇論述。十個台灣人有九個同意:台灣保留了五千年的傳統『中華文化』?!
只要打開新聞、YouTube等等媒體,許多會來台灣的外國人,不管是長期居留工作、留學(學中文),或是短及旅遊,幾乎都會將『台灣保留最完整中華文化』、『使用古老又優美的繁體中文』納入他們來台的最大動機,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幾乎是可以並列的優點。尤其,當一些Youtuber或國際媒體近一步簡述台灣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
Thumbnail
示範台灣「本土」腔調時,是不是會聯想到「台灣苟蟻」?究竟台灣人說話時有什麼樣的特點?台灣不僅以人文底蘊、美食文化和美麗風光聞名於世,其語言的獨特性也同樣讓人著迷。語調和聲音,是我們生活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傳承的特性。隨著新移民及外來常住人口的持續增加,大陸SNS影響社會,「台灣腔」其實也正在轉變。
Thumbnail
恢復台語文,甚至以台語文為官方語言,其願景動人處,就是區隔來自中國的入侵政權。
最近跟老弟聊到,很多台灣人都覺得台語不是閩南語,而對岸則是覺得根本沒有台語,全是閩南語,我實在很傻眼怎麼會有人邏輯這麼單薄,我們來看看誰是對的1.台語是不是閩南語?那我先問你,中壢區是不是桃園市?知道我意思了吧?台語和閩南語是不同層級的劃分,完全不衝突。那有人說台語那麼多日語詞,和閩南語不一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揆諸晚近自「國家語言發展方案」以來的「台灣台語」一詞,本土化的末流可說是沉迷於意識形態的迷幻快感。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要走入雙語社會,最有力的保證是先好好 “重視” 自己的母語,也好好 “珍惜” 自己生活的社會所普遍在應用的語言。 在本地說話型態所應用的語言, 至少也有十種上下,每一種都值得持續被好好傳承下去。不過,我認為最不能隨意被矇混的語言,是台灣社會通用的 「國語」。 事實上,學好國語並不需要需要
Thumbnail
示範台灣「本土」腔調時,是不是會聯想到「台灣苟蟻」?究竟台灣人說話時有什麼樣的特點?台灣不僅以人文底蘊、美食文化和美麗風光聞名於世,其語言的獨特性也同樣讓人著迷。語調和聲音,是我們生活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傳承的特性。隨著新移民及外來常住人口的持續增加,大陸SNS影響社會,「台灣腔」其實也正在轉變。
Thumbnail
恢復台語文,甚至以台語文為官方語言,其願景動人處,就是區隔來自中國的入侵政權。
最近跟老弟聊到,很多台灣人都覺得台語不是閩南語,而對岸則是覺得根本沒有台語,全是閩南語,我實在很傻眼怎麼會有人邏輯這麼單薄,我們來看看誰是對的1.台語是不是閩南語?那我先問你,中壢區是不是桃園市?知道我意思了吧?台語和閩南語是不同層級的劃分,完全不衝突。那有人說台語那麼多日語詞,和閩南語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