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訊息真假之我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看過假新聞,只不過現代因科技發達而資訊傳播更加快速,紙本和文字資料往往比口述更容易下意識讓人信服,「口說無憑,立據為證」書籍、報章雜誌等印刷品、文字契約和 基於對文字的習慣性信任,如果在文中標上「某某知名大學研究」或是「參考資料圈圈圈」,讓文章乍看起來像是有憑有據,我想不管內容文章多麼違反常理,還是無可避免地會有人相信。

「某某大學研究,連續吃速食半月竟能減肥!」放出假新聞的人把握住人們的這些心理特點,就能不斷重複此形式來製造大量假資訊陷阱。 在我的認知中,目前已被證實為假新聞的新聞案例大部份只能透過時間來證明,比如新聞報導某處民宅發生火災,為了逃生,一個孩子被人從高樓扔下,樓下有人將孩子接住,又奇蹟般的救了孩子一命。但過了許久,沒有人出面向大眾證實他看到了孩子被接住,更沒有人出面證實自己是接到孩子的那個人。很遺憾的,時間逐漸證明了這個令人慶幸和振奮的消息是個假新聞… 現代科技導致資訊流通既低成本又快速,這時我們才明白,其實媒體、資訊科技從來都不可能是中立的,因為使用這些傳播工具的人們本身就是有立場、有善惡、有偏見、有目的的。另外有那麼一群閱聽人,選擇將假新聞當作生活中的娛樂看待,在我看來假新聞更不應該用這樣的心態來看待,娛樂心態將可能更加助長假新聞的傳播現象及點閱率。

面對文字和影像,身為科技世代的公民,請隨時保有一個具懷疑能力的清醒腦袋,當我們遇到疑似假新聞的訊息時,雖然憑一己之力無法根本遏止假相聞這樣的現象,但我們可以選擇懷疑。保有包容心態、提醒自己不要懷有偏見,學習擴大自己的見聞圈和閱讀量使自己保有判斷,面對可疑消息時學會多方小心求證,這些都能幫助自己有意識的避免落入假新聞圈套。 希望在未來,我們都能更理性地看待、明白並正視到假新聞可能帶給人們的負面潛在影響,而阻止這一切負面的情形擴大發生,每個人都能盡一份心力,也都肩負著這樣的責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net的沙龍
3會員
17內容數
jane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03
你現在還好嗎?不知道你現在的脾氣如何?有沒有改掉你的大小姐,也不知道你記不記得以前陪你一起度過童年的朋友、師長,雖然不知道你現在有沒有繼續在跳跳繩身高如何,有沒有像以前一樣是個矮冬瓜,在一到六年級中你遇到了許多不順心的事,但也在一件件事情中學到了很多教訓,父母也在幫你處理一件件事中慢
2024/05/03
你現在還好嗎?不知道你現在的脾氣如何?有沒有改掉你的大小姐,也不知道你記不記得以前陪你一起度過童年的朋友、師長,雖然不知道你現在有沒有繼續在跳跳繩身高如何,有沒有像以前一樣是個矮冬瓜,在一到六年級中你遇到了許多不順心的事,但也在一件件事情中學到了很多教訓,父母也在幫你處理一件件事中慢
2024/05/03
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
2024/05/03
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丁程鑫
2024/04/29
我覺得做一件好事其實也不是很難,有些人認為把錢給路邊的遊名才算是一件好事,也有些人認為認真複習也算一件好事,其實我認為做一件好事就是做一件事情做到你滿意和跟這件事情有關的人也滿意,想做一好件事情你也要先規劃好,不要因為想做好一件好事搞的傾家蕩產。 其實我
2024/04/29
我覺得做一件好事其實也不是很難,有些人認為把錢給路邊的遊名才算是一件好事,也有些人認為認真複習也算一件好事,其實我認為做一件好事就是做一件事情做到你滿意和跟這件事情有關的人也滿意,想做一好件事情你也要先規劃好,不要因為想做好一件好事搞的傾家蕩產。 其實我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時候,我覺得學校有很多好像很嚴重的指控,但是卻永遠合解不了,很多的關鍵就是有一方的說法是正確的,而另外一方的說法是錯誤的,這樣就非常難去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有如老師一直在說的《假新聞》,這些假新聞為什麼和我們遇到的狀況都一樣呢? 經過老師的教導,我終於知道如何查證新聞是真是假,第一步,就是先
Thumbnail
有時候,我覺得學校有很多好像很嚴重的指控,但是卻永遠合解不了,很多的關鍵就是有一方的說法是正確的,而另外一方的說法是錯誤的,這樣就非常難去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有如老師一直在說的《假新聞》,這些假新聞為什麼和我們遇到的狀況都一樣呢? 經過老師的教導,我終於知道如何查證新聞是真是假,第一步,就是先
Thumbnail
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
Thumbnail
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
Thumbnail
《數據的假象:數據識讀是深度偽造時代最重要的思辨素養,聰明決策不被操弄》一書,作者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兩位教授Carl T. Bergstrom和Jevin D. West,內容分析當代常見的圖表、統計資料和數據,在日常生活展現出哪些面貌?又如何操控人心?
Thumbnail
《數據的假象:數據識讀是深度偽造時代最重要的思辨素養,聰明決策不被操弄》一書,作者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兩位教授Carl T. Bergstrom和Jevin D. West,內容分析當代常見的圖表、統計資料和數據,在日常生活展現出哪些面貌?又如何操控人心?
Thumbnail
真真假假誰說清,有圖有真相已經過時,羊群效應下,無處是為真⋯ 媒體是傳播資訊的好方法,有多少人是依靠新聞媒體獲得資訊? 幾乎全地球的人。 著名社會學家Cohen說過,社交媒體充滿影響力,他們可以自主的宣傳他們想要的東西。 無論是真是假? 沒錯,把一件社會事件誇張化,甚至造成恐慌。在人們一傳十、十傳百
Thumbnail
真真假假誰說清,有圖有真相已經過時,羊群效應下,無處是為真⋯ 媒體是傳播資訊的好方法,有多少人是依靠新聞媒體獲得資訊? 幾乎全地球的人。 著名社會學家Cohen說過,社交媒體充滿影響力,他們可以自主的宣傳他們想要的東西。 無論是真是假? 沒錯,把一件社會事件誇張化,甚至造成恐慌。在人們一傳十、十傳百
Thumbnail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Thumbnail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Thumbnail
因為現在網際網路發達,資訊流通很方便,然而也因此有很多假訊息會混雜其中,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分辨真偽,就很容易被騙,甚至還會助長假資料傳播,造成的後果小的可能只是看看笑笑,大的就可能傷害到身體。也因為如此,辨識假資訊的方法對我們來說變得越發重要。
Thumbnail
因為現在網際網路發達,資訊流通很方便,然而也因此有很多假訊息會混雜其中,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分辨真偽,就很容易被騙,甚至還會助長假資料傳播,造成的後果小的可能只是看看笑笑,大的就可能傷害到身體。也因為如此,辨識假資訊的方法對我們來說變得越發重要。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如何分辨新聞的可信度?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大家每天接收到大量的資訊。有些資訊搞錯了或許傷害不大,而有些卻可能造成恐慌或其他健康危害。 假新聞的防制有三個層次,範圍從小到大為:法規規範、事實查核、媒體素養教育...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如何分辨新聞的可信度?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大家每天接收到大量的資訊。有些資訊搞錯了或許傷害不大,而有些卻可能造成恐慌或其他健康危害。 假新聞的防制有三個層次,範圍從小到大為:法規規範、事實查核、媒體素養教育...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社群病毒式傳播的快速,別有居心的假新聞,恐怕是整個社會短時間內很難處理的問題。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社群病毒式傳播的快速,別有居心的假新聞,恐怕是整個社會短時間內很難處理的問題。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發達,來到了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從黑色鏡面中觀看著無數的新聞消息裡,人們早就習慣速食資訊,但這些真的都是這社會的真相?還是我們看到的「真相」卻是我們自我催眠的「假象」?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發達,來到了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從黑色鏡面中觀看著無數的新聞消息裡,人們早就習慣速食資訊,但這些真的都是這社會的真相?還是我們看到的「真相」卻是我們自我催眠的「假象」?
Thumbnail
拜科技發達所賜,眾多假新聞比起過去更加猖獗,不僅年輕世代逐漸失去對新聞的信任,就連新聞工作者也面臨巨大挑戰,整個新聞生態圈衝擊震盪。要如何透過過去調查新聞的技巧,轉化成為假新聞驗證的方式?抑或是傳統調查技巧要如何轉型應用在科技變化的新傳播生態?
Thumbnail
拜科技發達所賜,眾多假新聞比起過去更加猖獗,不僅年輕世代逐漸失去對新聞的信任,就連新聞工作者也面臨巨大挑戰,整個新聞生態圈衝擊震盪。要如何透過過去調查新聞的技巧,轉化成為假新聞驗證的方式?抑或是傳統調查技巧要如何轉型應用在科技變化的新傳播生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