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亂亂想~理財沒有道(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有鑑於眼睛若長時間暴露於藍光,恐會提早白內障,於是用聽的,聽油土伯說說財經,稍微增加或複習一點財經常識。

  1. 72法則,以72除以年報酬率的結果,大約就是投入資本翻倍所需的時間。
    比如年報酬率4%的情形,投資要翻倍所需的時間就是72/4=18,約莫18年。
    分子之所以是72而非100,說的就是複利的效果。而複利的前提就是將已實現利潤再次投入與固定的年報酬率。在股票市場上,有些標的波動性比較小,而配息或配股相對固定,這樣的情況下計算年報酬率比較有意義,72法則會比較準確一些。雖說如此,算是資深存股族(應該10年有吧),也從沒計算過,是不是已經有翻倍。
    存股以外,就是債券。不同於股息殖利率的波動性,債券若沒有違約風險的情況下,持有到期的殖利率在買入時就可以確定,故72法則的應用在債券投資會更簡易貼切。
  2. 80/20法則:說的是原因與結果、收穫與付出的關係。
    這個說法不僅用在財經上,也應用生活其他領域。世上80%的財富掌握在前20%的人身上,大部分人工作僅能溫飽,多數的投資也僅是讓自己生活多喝一杯珍奶的小確幸。80%的工作成果乃是20%的付出生成,其他算是混時間吧!有時候在課堂上,我確實有這種感受,人的專注力就那20%,一堂課40分鐘,學子能專注的時間約莫10-15分鐘,掌握那精華時段,學習效果不錯。
  3. 債券到期殖利率與債券價格成反比
    學生時代所研習的財務金融管理,在日後慢慢有了印證。當年每天忙打工的情況下,這些知識僅是文字,難以內化,而今拜美國聯準會不升息(預期降息)的情況下,持有的美債部位誠如教科書所云,成了反比現象。
    更因為市場的預期,底下債券竟然發生債券價格比票面價格(coupon price,通常是100美元)還高,溢價現象,因此債券殖利率會略低於票面利率(coupon rate)。學生時代覺得不可思議,想說誰會用103塊的錢去買100元的債券,現在看來市場能接受那殖利率即可。
  4. 債券三大風險:違約風險(default risk)、利率風險(interest risk)和流動性風險(liquidity risk)。這三大風險顧名思義,不難理解。在選擇買美債的時候,看到碧桂園地產的債券,其違約風險太大與流動性太低的情況下,價票面價格100元的情況下,實際價格卻只有10不到。
    拜市場瘋美債的情形,終於了解何謂利率倒掛現象。理論上越長天期的債券,因為時間長,市場不確定的情況越明顯,債券價格越低,也就是殖利率應該是愈高,但如果出現長天期債券殖利率低於短天期債券殖利率的現象,就是倒掛。
  5. 負債非絕對壞事
    為了避免手足大手大腳花錢,我向他借入一大筆資金,以年利率3%計息。這意味的是,自己得想辦法創造出超過利息的利潤,也算是槓桿操作吧!至少讓手足身邊可動用的現金變少,他才會有財管意識。

有一句話說著: 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個人比較想代換成:行動在哪裡,知識就建構在哪裡。

想出書的我,就努力產出吧!

avatar-img
14會員
142內容數
兔走東西南北,所見所聞有感思,紀錄為了將來好回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野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母親打開手機,展示幾張照片,問:你就是去見她? 母親的聲音不大,沒有特別顯露怒氣,但他彷彿有種回到過往學生時代,做錯事情被她責罰的感受,一面體罰著他,一面訴說著自己的不幸:老公不倫、兒子不孝! 母親繼續說:我記得她。你以前的女朋友,大學同學。沒想到過了那麼多年,還可以藕斷絲連。
離開書店的他,並沒有馬上搭機返北,而是投宿在自己的連鎖飯店裡。他藉口東部業務拓展,他太太還叮嚀他要吃飯、不要應酬得太晚,而他母親則是看著接電話的媳婦,再次心嘆:這個媳婦,心眼還真是大!
幾次的造訪,他都沒有見到她,他沒意料到她的時間竟是如此緊湊,於是他跟店長聊天的時間都比跟她聊天的時間多,從而簽訂幾項無關痛癢的小契約,像是咖啡、小米酒咖啡、有機稻米。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還真如她所說的受歡迎的霸總,卻是受她店長哥哥歡迎的霸總。
他的大姨媽移居他國許久,逢年過節才有聯絡或碰面。這一天,大姨媽打電話給她的妹妹,也就是他的母親。 大姨媽:我跟你講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家鄰居請了一個家教,教孩子數學,你知道嗎?他......。 大姨媽的話還沒講完,就被她的妹妹截斷了。 母親:我跟你住很近嗎?我怎麼會知道。
坐上飛機時,他才想起這頓飯還是沒吃成。 沒吃成的飯,就是下一次再見的理由。從那一次之後,他認為彼此之間的疙瘩已消除,於是他每個月多給自己半天假,大方地往他們書店跑。當然他沒有讓她找計程車,自己事先聯絡分公司的人,當他下飛機時,就有分公司的人候著接送。
黑夜適合偽裝心情,看不見的緊張隨著潮浪襲來退去,又襲來。 她:感謝主!恩典夠我用。 他沒意料到此般神愛世人的回答,他繼續問:我是問當年,你就這樣離開,後來呢?你很早結婚嗎?不然你的孩子怎麼這麼大了? 雖然是太陽隱沒,卻也非完全的黑,可以看見那雙包容天地的雙眼直視著自己。他知道,他失態了。
母親打開手機,展示幾張照片,問:你就是去見她? 母親的聲音不大,沒有特別顯露怒氣,但他彷彿有種回到過往學生時代,做錯事情被她責罰的感受,一面體罰著他,一面訴說著自己的不幸:老公不倫、兒子不孝! 母親繼續說:我記得她。你以前的女朋友,大學同學。沒想到過了那麼多年,還可以藕斷絲連。
離開書店的他,並沒有馬上搭機返北,而是投宿在自己的連鎖飯店裡。他藉口東部業務拓展,他太太還叮嚀他要吃飯、不要應酬得太晚,而他母親則是看著接電話的媳婦,再次心嘆:這個媳婦,心眼還真是大!
幾次的造訪,他都沒有見到她,他沒意料到她的時間竟是如此緊湊,於是他跟店長聊天的時間都比跟她聊天的時間多,從而簽訂幾項無關痛癢的小契約,像是咖啡、小米酒咖啡、有機稻米。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還真如她所說的受歡迎的霸總,卻是受她店長哥哥歡迎的霸總。
他的大姨媽移居他國許久,逢年過節才有聯絡或碰面。這一天,大姨媽打電話給她的妹妹,也就是他的母親。 大姨媽:我跟你講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家鄰居請了一個家教,教孩子數學,你知道嗎?他......。 大姨媽的話還沒講完,就被她的妹妹截斷了。 母親:我跟你住很近嗎?我怎麼會知道。
坐上飛機時,他才想起這頓飯還是沒吃成。 沒吃成的飯,就是下一次再見的理由。從那一次之後,他認為彼此之間的疙瘩已消除,於是他每個月多給自己半天假,大方地往他們書店跑。當然他沒有讓她找計程車,自己事先聯絡分公司的人,當他下飛機時,就有分公司的人候著接送。
黑夜適合偽裝心情,看不見的緊張隨著潮浪襲來退去,又襲來。 她:感謝主!恩典夠我用。 他沒意料到此般神愛世人的回答,他繼續問:我是問當年,你就這樣離開,後來呢?你很早結婚嗎?不然你的孩子怎麼這麼大了? 雖然是太陽隱沒,卻也非完全的黑,可以看見那雙包容天地的雙眼直視著自己。他知道,他失態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投資交易的經歷,一開始因為機緣巧合獲利,但在面對空頭市場時卻遭遇挫敗。之後透過學習和總結經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和框架。文中提醒讀者交易極其單純,賺錢就加大投入,賠錢就儘快停損。
Thumbnail
元大臺灣50的投資結果顯示長期投資加上複利效應,能夠大幅增值資產。不同投資額的成長計算以及七二法則均呼籲聽眾早日開始投資,利用時間與複利增值資產。
Thumbnail
你聽過80/20法則嗎? 根據 維基百科 的解釋,80/20法則(又稱帕累托法則、關鍵少數法則)指的是僅有20%的變因操縱著80%的局面。最常見的例子是:80%的營業額來自於20%的客戶;一個國家的80%的財富是掌控在20%的人民手裏。 知道了這個法則,我們便可以有效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這樣做
Thumbnail
本篇談談投資學有名的「72法則」,如何算出讓資產翻倍所需的報酬率?
Thumbnail
PS 這篇文章的原意,是要找出自身的投資績效標準,以檢討投資成效,過程中為了方便計算,簡化相當多的細節,結論可參考但不建議完全套用。
在退休的方程式裡,我們要注意的2 個數學,一個是72法則,另一個是4%提領率。 (一) 72法則 所謂72法則是指,如果你投資了一個商品,假設是 100萬,每年有6%的報酬率 (稱為年化報酬率),而且每年這6%的獲利你繼續投入,那麼在 72 / 6 = 12 (年) 後,你的投資會從100萬變成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瞭如何透過買入美債以及槓桿存股的方式,實現高殖利率。文章提供了具體的投資組合表現數據,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投資策略和心得。最後,作者以正面的態度呼籲讀者找到自己喜歡的投資方式,並避免批評他人的選擇。
Thumbnail
有追蹤者朋友讀了《投資金律》,在狂徒社群問我問題。 我決定說幾個簡單故事,只會用到高中數學,讓各位都能輕鬆了解,什麼是複利和72法則。
Thumbnail
這篇文章帶你深入了解 82 法則以及它在投資上代表的意義,並教你如何實際運用這個法則,來幫助你省時又省力,並它來提高效率、降低風險,以及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
新年第一篇,討論複利。 目前,在簡中投資理財領域關於複利最多的觀點,就是複利與持倉時間高度相關。 彷彿只要我們肯死抱住持倉,時間就會給我們巨大的回報。 無論是做時間的朋友,還是十年十倍,都是要我們一直相信長期價值,對自己的持倉要有信心,「靜待花開」。 投資要看長期,對價值投資來說似乎沒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投資交易的經歷,一開始因為機緣巧合獲利,但在面對空頭市場時卻遭遇挫敗。之後透過學習和總結經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和框架。文中提醒讀者交易極其單純,賺錢就加大投入,賠錢就儘快停損。
Thumbnail
元大臺灣50的投資結果顯示長期投資加上複利效應,能夠大幅增值資產。不同投資額的成長計算以及七二法則均呼籲聽眾早日開始投資,利用時間與複利增值資產。
Thumbnail
你聽過80/20法則嗎? 根據 維基百科 的解釋,80/20法則(又稱帕累托法則、關鍵少數法則)指的是僅有20%的變因操縱著80%的局面。最常見的例子是:80%的營業額來自於20%的客戶;一個國家的80%的財富是掌控在20%的人民手裏。 知道了這個法則,我們便可以有效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這樣做
Thumbnail
本篇談談投資學有名的「72法則」,如何算出讓資產翻倍所需的報酬率?
Thumbnail
PS 這篇文章的原意,是要找出自身的投資績效標準,以檢討投資成效,過程中為了方便計算,簡化相當多的細節,結論可參考但不建議完全套用。
在退休的方程式裡,我們要注意的2 個數學,一個是72法則,另一個是4%提領率。 (一) 72法則 所謂72法則是指,如果你投資了一個商品,假設是 100萬,每年有6%的報酬率 (稱為年化報酬率),而且每年這6%的獲利你繼續投入,那麼在 72 / 6 = 12 (年) 後,你的投資會從100萬變成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瞭如何透過買入美債以及槓桿存股的方式,實現高殖利率。文章提供了具體的投資組合表現數據,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投資策略和心得。最後,作者以正面的態度呼籲讀者找到自己喜歡的投資方式,並避免批評他人的選擇。
Thumbnail
有追蹤者朋友讀了《投資金律》,在狂徒社群問我問題。 我決定說幾個簡單故事,只會用到高中數學,讓各位都能輕鬆了解,什麼是複利和72法則。
Thumbnail
這篇文章帶你深入了解 82 法則以及它在投資上代表的意義,並教你如何實際運用這個法則,來幫助你省時又省力,並它來提高效率、降低風險,以及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
新年第一篇,討論複利。 目前,在簡中投資理財領域關於複利最多的觀點,就是複利與持倉時間高度相關。 彷彿只要我們肯死抱住持倉,時間就會給我們巨大的回報。 無論是做時間的朋友,還是十年十倍,都是要我們一直相信長期價值,對自己的持倉要有信心,「靜待花開」。 投資要看長期,對價值投資來說似乎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