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奕論之賴清德違建拆不拆

楚焱堯
發佈於電商筆記 個房間
2023/12/2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萬里老家的違建問題,最近在網路和新聞中引起廣泛關注跟討論,相關的關鍵字如「賴皮寮」、「賴著不拆」等等也成為熱門討論,其中「賴皮寮」更連續好幾天高居 Google 關鍵字榜的前兩名。

而且由於Google街景剛好拍到兩個疑似憲兵或國安特勤在打掃或整理器具,目前也確定有固定的24小時崗哨看守,是否有濫用特權也是爭議之一。

與此同時,衍生的梗圖和影音內容,就連與政治無關的網路平台中也開始瘋傳。Google 地標即使一直被檢舉下架,依然持續被惡搞。其實從爆出違建爭議已經超過百天,有越演越烈的趨勢,終於賴清德本人做出了選擇,在20日(三)昨天的政見發表會,提出願意把房子交付公益信託,優先作為礦工生活紀念館。

raw-image


很明顯地,這個議題已經被政治化,而在被政治化的情境下,討論的焦點已經不是法律層面,而是轉向觀感、道德,甚至涉及到人格層面的質疑。


之前有提到,賽局理論(博奕論)就是探討人在面對選擇時應如何決策和行動,以及這些個體行動之間的互動效應。現在我們將這個理論套用到賴清德目前的處境中。


博奕論對於政治人物在違建爭議中的選擇,可以分為兩種情境:

1、合作(Cooperation):違建問題通常是一種短期的政治困境。在這種情境下,選擇合作即表示同意拆除違建,或是將建物捐出。這樣的舉措可能被視為積極改善社會形象、遵守法規的行為,有助於重建選民信任。許多政治人物在類似的情況下都選擇這條路線,例如蘇嘉全最終捐出違建農舍,以及其他像韓國瑜、柯文哲、黃國昌、顏寬恒等人選擇拆除。

2、對抗(Defection):然而,合作並非唯一的選擇,政治人物也可以選擇對抗。堅持保留違建雖然可能面臨公眾不滿,甚至危及政治生涯的風險,但有時透過操作情感、製造仇恨等方式,可能獲得更多政治紅利。最常見的手法之一就是形塑自己成「受害者」,激起同情,或者聲稱受到政治不公對待。然而,回溯到賴清德老家違建的時間,中央和地方政府(台北縣)當時都是由民進黨執政,因此形塑政治受害者形象的正當性可能受到質疑。在這樣的情況下,訴諸情感因素可能是唯一的手段。


而所面臨到的拆或不拆(捐或不捐)的選擇,背後還涉及到多重因素的考量。可能涉及到一些戰略手段,包括:


1、時間因素(Timing Considerations):政治博奕也受到行動的時間點影響。政治人物可能會在特定時機進行拆除,以避免引起選民反感,或在政治氛圍較輕鬆的時候進行,以減少政治風險,或是在敏感的時間點拆除賺取政治紅利,例如選前幾天,一邊訴諸悲情一邊拆除,也是一種方式。除了第一時間拆除之外,拆除的時機選擇將直接影響政治人物所獲得的效應。


2、戰略博奕(Strategic Gameplay):政治人物可能透過提出合理的處理計劃(拆除或捐助),同時宣傳這個舉措對社區的正面影響,以減緩負面效應。這種戰略性的博奕有助於最大程度地影響社會觀感。

例如,賴清德之前提到老家的時候,同時也會提到早期礦工的艱辛,這一方面希望讓人們感同身受,另一方面由於附近幾乎都是當時礦區留下的房舍,賴清德選擇拆除或是捐出時,如何最大化政治利益?

就是在房屋捐出或是拆除的同時,倡導如果我當選後,將會解決全國各地礦權廢止後,原本礦工及家屬的居住權無法獲得保障的問題。由於自己不是既得利益者,就相對更容易受到贊許。最後賴清德選擇的處理方式就類似這種,提出當礦工的居住權得到保障,願意把房子交赴公益信託,優先作為礦工生活紀念館。


3、利益平衡(Balancing Interests):政治人物有時候必須在追求政治利益與維護私人利益之間找到平衡點。這一點很現實,究竟政治利益大,還是私人利益高,必須做個權衡。這在很多政治人物的決策中都可以看到,有時候看起來政治上有傷害,但是當事人卻要這麼處理,很可能不是笨,而是私下的利益更大。

反之,提供一些私下的利益,而讓其他人願意出來擔政治責任,蒙受政治傷害。說白話,就是找人背黑鍋。不過在這次違建爭議中,此一考量可能相對次要,也可能不存在,僅供大家參考。

利益平衡也可以說是一種取捨。例如違建問題如果無限上綱,很可能波及鄰居。就像黃國昌汐止住家,有部分建築物的區域屬於違建,而周遭鄰居也或多或少有同樣的問題,最後是選擇整棟拆除,避免鄰居不斷被拿出來討論。


4、多方博奕(Multi-Party Gameplay):如果有多個政治人物參與,形成了多方博奕的情境。這涉及到協商、聯盟和競爭的複雜動態,政治人物需謀求在多方面取得利益。

不過,這通常跟選舉制度有關,例如曾經被討論過的韓國總統選舉中的安哲秀效應,在選舉最後階段呼應支持者支持尹錫悅,幫助了尹錫悅險勝當選。

然而,這也取決於選舉制度,例如在台灣,由於選罷法禁止私相授受(搓圓仔湯),政治人物之間更多的是競爭關係,而非合作。因此,候選人類似爭議的處理方式,互相比較的政治效應就會傷害更大。

這次總統大選有3組候選人,同樣被爆出有違建爭議的柯文哲,新竹老家違建後來也拆了。前幾天爆出的農地違規使用為停車場,一天就處理了,這種處理方式,如果賴清德萬里老家違建選擇不拆(或是捐出),就會形成強烈對比。在多方博奕中,呈現對抗和競爭的動態可能更容易突顯出個別政治人物的處理方式的正確與否。




總而言之,現任副總統賴清德在挑戰總統大位時,面對個人違建爭議,必須仔細考慮不同的因素,這些除了涉及到合作或對抗的選擇、還有戰略博奕、時間因素、利益平衡以及多方博奕等層面。特別是對照其他同樣發生違建爭議的政治人物,往往是選擇合作(Cooperation)的方式,也就是拆除或是捐出時,而非對抗(Defection),因此賴清德做出將萬里老家捐出的考量,可能也是不得不的方式。


==================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fireloam

臉書粉絲團分享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fireloam


96會員
118內容數
楚焱堯(Neil),現為台灣夯創業電商育成顧問,擔任勞動部電商講師。熟悉領域為電商經營、產業分析及時事評論。 為國內少數具有實際操作的實戰派電商講師。曾帶領台灣女裝品牌從每年數百萬營收,激增成破億的公司。轉戰大陸電商市場,創下全大陸淘寶天貓店單日單店第27名佳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