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光】金錢的才能 : 用20萬積蓄滾出8000萬身價!窮忙族變身億萬富豪的「加速創富」投資術(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聆聽版(Podcast):https://reurl.cc/54lp96


作者: 午堂登紀雄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1/11


書摘&心得:蔣竣植CFP

 

在交朋友時,會嘗試了解朋友的個性,讓未來的相處能夠更為融洽!

在職場上,會嘗試了解工作、公司等相關內容,讓未來工作時能快速上手!

你了解「錢」嗎?  跟「錢」很熟嗎?


我懂,在「花錢」的這件事情上,你應該再熟悉不過了!

但理財絕不是僅有「花錢」這件事,而是必須了解錢的個性,才能有機會將錢視為人生道路上的夥伴之一,讓未來變得不同!


作者在書中一開始就提到:

 

 「養成能擺脫『僵化』常識的習慣,能自由地使用金錢這種道具,讓自己過上充實人生的能力。」

 

「想靠自己的力量去找出答案的人,才能真正手握人生的掌控權。」

 

理財的基本觀念大家應該都聽到膩了,而這些基本觀念似乎也不會因時間而有所改變。其實重點應該還是如何有效執行、運用,否則所有的觀念與掛在牆上的標語無異,改變的不是用錢的我們,而是標語字畫上的灰塵增多罷了!

 

錢的個性是什麼? 或許可藉由了解錢有甚麼能力開始,從能力中了解錢的特質!


本書提到【金錢的才能】有以下六點:


(1) 付錢的能力

(2) 藉由解讀資訊來掌握財富的能力

(3) 增加資產的能力

(4) 用錢的能力

(5) 賺錢的能力

(6) 守住財富的能力


看到這,有點開始懷疑這到底是金錢的本質能力,還是用錢的我們該培養的能力?

將錢視為能改善生活的工具,藉由此工具的了解及個人的個性相互搭配,才能達成夢想。接下來我們就陸續來分析各項才能吧!

 

付錢的能力

花錢,大家都會,但如何花對錢,這是另一門學問。作者建議要花錢時,先別急著掏錢(刷卡),先給自己片刻時間思考:


「是否還有其他選項」?

「大家是否都這樣做」?


在行銷手法多元的年代,「衝動消費」幾乎快成了反射性的消費習慣,但這有那麼急著要購買? (又不是在搶購氧氣瓶!) 曾有其他的財務顧問針對消費習慣,提出過類似的建議:

 

「當商品放入購物車後,需冷靜個三天再行結帳,以確認當初想買的東西是否真的那麼需要? 」

 

作者同時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消費評估公式:

 

滿足度(極大化)= 能獲得的利益 - 費用

 

若能帶入上述公式,相信很多消費都是不必要的,因為公式中的滿足,並非買東西當下的心情滿足,而是能替生活帶來甚麼樣的改變,可能是生活的便利性,也可能是每回的心情愉悅,更可能是長期的心靈富足等,就如同公式等號後方提到的利益是否有大於費用(價格)。或許不是每項商品都容易透過數字量化,但相信你在購買的當下應該心中有的底才是!

 

支出的盲點 – 固定支出

很多人會議為固定支出,是不得不的必要性支出,似乎沒有甚麼調整的空間,但事實上,若認真檢視的話,會發現很多看似無法節省的固定支出,反而是最該調整的支出項目。例如不常使用的健身房月租費、金額過高的水電費用、與現況不符合的保險保障費用、根本沒時間上的訂閱制線上課程等。調整後所能省下的金額,可能會超乎你的想像。

另外,作者提及可嘗試提升生活的「租借係數」,租用物品除了能降低成本,最大的好處還在於能獲得「心靈的自由」,並減少堆放、折舊、後悔等困擾。例如租屋、租車、借書等。

 

收入的盲點 – 獎金

相信很多人會期待工作所帶來的績效、年終獎金,畢竟較高的金額在使用及規劃上會方便許多,問題是這類的「一次性獎金」有著高度的不確定性,若將這類獎金做規律性的支出,容易受到市場景氣、公司營運等影響,未來可能有無法順利支付的風險。

另方面若是接近退休的民眾,未來退休後也不會有這類獎金的出現,退休的生活品質也可能因此而打折。所以作者建議在做財務規劃時,盡可能以「固定薪資」來規劃,強迫在一定的收入情況下做妥善的支出配置。

 

關於「住」的論述

作者賦予「住處」的新意義:

 

為了「最佳化」自己的經濟活動和生活風格,而必須積極去做選擇的東西。

 

既然要「最佳化」,就無法擺脫資金的規劃。租房或購屋其實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與工作、生活、預算等需有著通盤的考量。

何謂有「經濟價值」的不動產?前提就是要有「收益性」、「變現性」。當初購買來自住的房子若有增值,該開心嗎? 除非將房子賣了變現,否則增值也僅是紙上富貴。但更現實的是,賣了能否買到下一間理想的房子?畢竟房價上漲並不會只有你住的這一間……

房地產可說是最大的理財商品,絕對會佔大多數個人名下資產極大的比重,對未來財務規畫有著不小的影響。

 

關於「教育」的論述

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在小孩的教育支出上毫不手軟,但作者對此提醒一點:

 

父母的教育 > 小孩的教育

 

意思是小孩的教育固為重要,但由於科技的進步,若父母本身的持續學習沒有跟上,未來會影響工作及收入,當然也會影響未來對小孩的裁培,尤其是教育金這一塊。

而教育的態度也很重要,以「閱讀」這件事來說,會希望孩子能多培養閱讀的習慣,但自己是否有也同樣保有閱讀的習慣?總不能叫孩子多閱讀,而做父母的都在滑手機吧?

這似乎回到我們過去常提到的「以身作則」,否則對孩子再多的命令,不僅很難確實服從,更不容易培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花錢不難,難的是一切是否值得,甚至於超值?

 

財經講座、合作洽談,請Email:georgechiang@mail2000.com.tw

預約財務諮詢:https://www.foreverpeace.com.tw/006_01.html

FB粉絲專頁請搜尋:【阿植聊理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蔣竣植的沙龍
128會員
357內容數
一位熱愛閱讀、喜愛講課、樂於投資、醉心於研究國際政經新聞的書呆子。 希望透過寫作,能讓更多人得到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國際觀。 持續進化中
蔣竣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7
單身都會女子透過每天晚餐的儀式感,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並在目標設定、執行效率、用心感受三個主軸中,找到平衡和追求夢想的動力。
Thumbnail
2025/01/17
單身都會女子透過每天晚餐的儀式感,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並在目標設定、執行效率、用心感受三個主軸中,找到平衡和追求夢想的動力。
Thumbnail
2024/12/22
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降低物質慾望來實現快樂生活的方式。 作者指出,追求經濟成長和財富增加若無法帶來快樂,便失去了意義。 透過簡單生活、斷捨離,以及改善財務狀況,我們能夠減輕壓力、提升幸福感、改善人際關係,並尋找人生的真正意義。 這是一個讓自己變得更快樂的過程,鼓勵讀者重視生活的質量而非物質的累積。
Thumbnail
2024/12/22
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降低物質慾望來實現快樂生活的方式。 作者指出,追求經濟成長和財富增加若無法帶來快樂,便失去了意義。 透過簡單生活、斷捨離,以及改善財務狀況,我們能夠減輕壓力、提升幸福感、改善人際關係,並尋找人生的真正意義。 這是一個讓自己變得更快樂的過程,鼓勵讀者重視生活的質量而非物質的累積。
Thumbnail
2024/11/23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過度消費對生活滿足感的影響以及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讀者將瞭解到物質慾望如何導致負面情緒,並提供簡單生活的建議,降低消費壓力。透過對比美國消費文化,文章揭示了租倉儲空間的現象,反映了現代人對物質的依賴。 最終,呼籲大家以更理性的態度面對消費,實現內心的幸福與滿足。
Thumbnail
2024/11/23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過度消費對生活滿足感的影響以及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讀者將瞭解到物質慾望如何導致負面情緒,並提供簡單生活的建議,降低消費壓力。透過對比美國消費文化,文章揭示了租倉儲空間的現象,反映了現代人對物質的依賴。 最終,呼籲大家以更理性的態度面對消費,實現內心的幸福與滿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闡述如何正確掌握思考與行動模式,擺脫金錢奴隸的命運,成為自由的知識/財富巨擘。 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憑努力工作難以獲得超越平均水準的成果,還探討了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以及人們常見的謬誤論斷。 最後強調財富積累不僅止於金融知識,更需對人性/心理有深刻認知。
Thumbnail
闡述如何正確掌握思考與行動模式,擺脫金錢奴隸的命運,成為自由的知識/財富巨擘。 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憑努力工作難以獲得超越平均水準的成果,還探討了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以及人們常見的謬誤論斷。 最後強調財富積累不僅止於金融知識,更需對人性/心理有深刻認知。
Thumbnail
追求財富時,不要忽略財商的重要性。書中提到,致富心態不僅指賺錢能力,也是能夠明智地運用財務資源,做出有利於自己生活和事業的決策的能力。學習財商,建立對的致富心態與觀念,能讓我們擁有富足的一生。
Thumbnail
追求財富時,不要忽略財商的重要性。書中提到,致富心態不僅指賺錢能力,也是能夠明智地運用財務資源,做出有利於自己生活和事業的決策的能力。學習財商,建立對的致富心態與觀念,能讓我們擁有富足的一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賺錢的能力、用錢的能力和守住財產的能力等多個重點和觀念,並提供了許多實用的財務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賺錢的能力、用錢的能力和守住財產的能力等多個重點和觀念,並提供了許多實用的財務建議。
Thumbnail
擁有良好的財商是實現財務自由和成功的關鍵。 財商涉及理解、運用和管理金錢的能力,以及在財務決策方面的判斷力。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索如何提升財商,從設定合理的理財目標、賺錢的方法,到有效存錢和累積銀行信用,最終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
Thumbnail
擁有良好的財商是實現財務自由和成功的關鍵。 財商涉及理解、運用和管理金錢的能力,以及在財務決策方面的判斷力。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索如何提升財商,從設定合理的理財目標、賺錢的方法,到有效存錢和累積銀行信用,最終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
Thumbnail
文章探討天賦與財富的關係,以及四種天賦類型的成功之道。
Thumbnail
文章探討天賦與財富的關係,以及四種天賦類型的成功之道。
Thumbnail
許多人終身汲汲營營的想要賺更多錢,想方設法要晉升有錢人,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認為只要找到更賺錢的方法,或是能夠找到獲利更棒的投資方式,賺到更多錢,很快就能晉升為有錢人。 但這本書要告訴你的可不只是這樣,成為有錢人是心態問題,不是錢多寡的問題,心態要先對了,錢只是附屬產物。這本書是由方言文化
Thumbnail
許多人終身汲汲營營的想要賺更多錢,想方設法要晉升有錢人,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認為只要找到更賺錢的方法,或是能夠找到獲利更棒的投資方式,賺到更多錢,很快就能晉升為有錢人。 但這本書要告訴你的可不只是這樣,成為有錢人是心態問題,不是錢多寡的問題,心態要先對了,錢只是附屬產物。這本書是由方言文化
Thumbnail
看到一篇文章鼓勵大家不要不敢花錢,也不要委屈自己節儉度日,若搞到最後凡事都以錢來當作可否行事的衡量工具,最終只會縮小了自己的眼界與人生經驗。當然這裡作者說的是要勇於花錢買夢想,因為夢想能夠帶你去更遠的地方。 聽起來真的很動人,錢真的會越花越多嗎?以整體經濟來說,當消費者都勇於花錢,市場熱絡對經濟自
Thumbnail
看到一篇文章鼓勵大家不要不敢花錢,也不要委屈自己節儉度日,若搞到最後凡事都以錢來當作可否行事的衡量工具,最終只會縮小了自己的眼界與人生經驗。當然這裡作者說的是要勇於花錢買夢想,因為夢想能夠帶你去更遠的地方。 聽起來真的很動人,錢真的會越花越多嗎?以整體經濟來說,當消費者都勇於花錢,市場熱絡對經濟自
Thumbnail
年關將近,回鄉的人也會陸續歸國,請大家還是要謹慎保護好自己,準備好口罩,該戴口罩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戴上口罩哦!保護好自己,也是保護好身邊的朋友與家人! ​新的一年,不管你是否已設定好新的目標,或是有想要完成的夢想,請記得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哦!🥳
Thumbnail
年關將近,回鄉的人也會陸續歸國,請大家還是要謹慎保護好自己,準備好口罩,該戴口罩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戴上口罩哦!保護好自己,也是保護好身邊的朋友與家人! ​新的一年,不管你是否已設定好新的目標,或是有想要完成的夢想,請記得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哦!🥳
Thumbnail
再過幾個小時就要邁入2024年囉~~🤩 今天是跨年夜,不管你們預備和誰一起過、怎麼過,都要讓自己開心地過哦!🤩 ​也祝福大家,開開心心地邁向充滿平安喜樂的新年哦!🥰
Thumbnail
再過幾個小時就要邁入2024年囉~~🤩 今天是跨年夜,不管你們預備和誰一起過、怎麼過,都要讓自己開心地過哦!🤩 ​也祝福大家,開開心心地邁向充滿平安喜樂的新年哦!🥰
Thumbnail
1.消費與儲蓄 儲蓄率 先支付自己,優先進行儲蓄。 沒想過變有錢人,只是想要獨立自主,而獨立都取決於儲蓄率。 從很年輕就開始,每個月都把10%薪水存起來。 收支平衡 平衡:花在當下體驗的價值,把錢留下來的未來資產價值, 盡可能過得舒適且不退步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增加慾望。 所以不會
Thumbnail
1.消費與儲蓄 儲蓄率 先支付自己,優先進行儲蓄。 沒想過變有錢人,只是想要獨立自主,而獨立都取決於儲蓄率。 從很年輕就開始,每個月都把10%薪水存起來。 收支平衡 平衡:花在當下體驗的價值,把錢留下來的未來資產價值, 盡可能過得舒適且不退步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增加慾望。 所以不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