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戀愛婚姻到宗教信仰

2023/12/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前在教會聽講道時,有些講員因為講道的需要都會調査會眾的婚姻狀況,把會眾分為結婚和未結婚的!其實還有一種,就是小明的心聲:「我想結婚!可是找不到人想嫁給我!」

婚姻生活的真諦在於信任對方和尊重對方的選擇,其實非關邏輯理性,因為當你踏入感情的同時,你就自動讓感性掌舵了!婚姻生活沒有對錯、也沒有誰多誰少的問題,一切都是「心甘情願」,不然你大概不會踏入婚姻,只是「婚姻」這兩個字造得也絕!「女」人是「昏」了頭!男人則是「因」為「女」人,願意把自己的「大」世界限定在婚姻這個「框框」中。只是這樣的框架也把人的自由給限定住,「自由戀愛」就變成「角色婚姻」了

有一次我和兩個單身貴族朋友晚上漫步在台北街頭,我問了她們兩個單身貴族的生活如何?她們說只要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還有互相幫助的朋友,沒有婚姻也能過得很愜意,她們還說我怕孤單,絕對耐不住這樣的生活,我說我其實不是怕孤單,我是怕鬼啦!

我倒覺得戀愛和婚姻很像搭車,有時我等的車都不來,剛好有車來我就搭了上去!有人搭對車、有人搭錯車!帶了許多的運氣成份!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深刻地思考信仰和宗教的差別,後來看到了戀愛到婚姻的困境才突然發現兩者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種從個人變成角色的社會化的歷程。

一個朋友兩三年前曾到印度、泰國當國際志工,順便追尋他心目中的信仰,他談到「無常」的概念,我的想法是當你盡其所能、追根究底去了解自己、認識世界,真的沒辦法了!才去接受這個觀念,他知道我說的是什麼?我說的是信仰!不是宗教!

我常笑著說:「走出宗教、看見信仰!走出信仰、看見人生!走出人生、看見鏡子!走出鏡子、你就瘋了!」

宗教常常會虛擬出一些真假難辨的宗教神話,就為了標榜一個不存在的形象或偶像!而當你開始宗教化,其實也是一種角色的框架化,一旦進入那個框架中你就只能跟著角色走了!

婚姻和宗教一樣,都很害怕自由意志!所以它們用約定的方式將這樣的選擇給限制住,因為她們很怕你不乖乖地扮演它們需要你扮演的角色,利用自由意志跑到宗教或婚姻的圍牆之外,看到了一些不該看到的東西。

我很喜歡用「牆𥚃牆外」來比喻一些社會、宗教現況!當牆𥚃的人都不思考!稍微懂得思考的人就成了somebody!等到他走出牆外,發現大家都會思考,見了世面以後,這個somebody 就會變成nobody!然後他默默會走回牆內,繼續當somebody!一句話也不說!當然也禁止人跑到牆外去,這在某些程度上就是社會或宗教的現象。

信仰本來就是一種生活,是可以自在談心的,如果還需要戴個面具,不是太累人了嗎?所以信仰戴上了面具就成了宗教,只要將面具拿了下來,就又回到了信仰。

這個道理其實和戀愛和婚姻很像,本來在戀愛中自由快樂,雙方都是各自獨立的一個人,很自然地吸引在一起,進到婚姻以後,慢慢地角色化,當角色取代了人格,是不是也意謂著這樣的婚姻狀態開始出現了瓶頸了!因為當初愛的是這個人,現在人成了角色,會不會產生錯亂?或許就是一個大家很少覺察到的問題吧!

問題的解套還是要回到從前,也就是獨立人格還沒有被宗教化或婚姻化的那個時候,角色化的確在我們社會化的過程中扮演過舉足輕重的角色,不過在某些程度上也會扭曲我們的人格,讓我們沒有辦法如實快樂的做我們自己這個人。

所以禪宗的說人生很有道理,第一個境界是「見山是山」,這時心中還沒有社會框架,接下來有了角色分別心後,「見山」開始「不是山」了!可是人生這麼一路跌跌撞撞地走了過來,最後才發現原先那道風景才是最美的,這時又回到「見山還是山」的行列之中了!

很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還不曉得山是什麼東東?只會在那邊比自己看見的山比較大或比較小,說來也是好笑!

22會員
204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