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書本填滿空罐頭 | 陳慧《拾香紀.焚香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讀畢陳慧的《拾香紀 . 焚香紀》,內心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悸動。

《拾香紀》是作者陳慧於1998年發表的作品,2023年12月出版的《拾香紀.焚香紀》,是結集2015年開始連載的專欄「異鄉人」成書。簡單地去理解,先有《拾香紀》才有後來的《焚香紀》。而這本書,也分為兩部份:拾香紀、焚香紀。

raw-image

《拾香紀》

1998年,還沒有電子書的年代。《拾香紀》是曾經看過,現在很想加入電子書櫃裡收藏起來的其中一本書。

在回憶之中,《拾香紀》比起任何一本書都來得特別。

閱讀《拾香紀》的那一年,成為了校報編委成員,負責撰寫的封面故事,將會用於參與校際校報比賽。在毫無頭緒之時,讀了這本書而得到靈感,在比賽中得到了亞季。《拾香紀》帶來的,是高中時期閃閃發亮的一段回憶,和曾經有過的記者夢。

拾香紀透過連家,父母連城宋雲與十位兄弟姐妹的一生經歷,刻畫半部香港史。小說中主角拾香細思回想連家一家每個人各種不同的遭遇,扣連著香港史的重大事件:六七暴動、溫黛颱風襲港、香港小姐選美等…… 個人與社會集體記憶兩者緊密聯繫,連家的興衰起落也是香港的起伏縮影。拾回記憶,拾回愛。

故事始於四五十年代,連拾香父母連城宋雲在廣州到香港成家立業,終於1996年拾香因病早逝。由連拾香的第一人角度,說父母以及兄姐們的故事,連結了半世紀在香港發生過的大小事情,連家各人所經歷的,也是那一代人所經歷過的。

《拾香紀》和《焚香紀》以連拾香的退場作為分界線。

《焚香紀》

多年後,焚香紀接續拾香紀,講述的仍是同一個故事。以連家父親連城,十香戀愛的對象林佳為主角,以及其他《拾香紀》的第三代,接續描繪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後,兩地之間逐次累積的矛盾,個人經歷如同時代縮影,銳利描繪出今日香港人在自己鍾愛的城中,卻行走於焚毀後的荒土,異鄉人的感受。

這本書,除了把陳慧在專欄所寫的「異鄉人」結集成為《焚香紀》,更收錄了《拾香紀》,讓沒有看過前一部的人,可以更完整地閱讀。這麼一來,一次過滿足了兩個願望,看到新書之時,也圓了自己的心願,可以把《拾香紀》收到電子書櫃裡。

如同叫好叫座的劇集,在即將上映第二季/續集之時,追隨者必然會內心爭扎。因為喜歡,所以想看到故事的延續。但亦因為喜歡,更害怕期待會帶來失望。

讀完全書,感謝作者陳慧把故事延續下去,讓我們知道了拾香離開以後,連家各人的狀況。傷心,是必然的。但,日子還是要過。故事結尾,曲終人散,留下了一堆唏噓。

十香說,爸爸說過,好人步步生蓮。
林佳說,只是人要走過去,回頭過來,才知道身後是花還是焦土。
十香說,你還是要回去?
林佳說,縱是焦土,都是我走過的路。

林佳說,縱是焦土,都是我走過的路。

從拾香到焚香

《拾香紀》和《焚香紀》最大的分別,是前者很清晰地,以連拾香一人的角度,把連家上下各人的故事娓娓道來。而後者則游走在連城、林佳、歐陽小灰之間,恍惚花瓶之中有三款不同的主花,既要配合周邊的襯花,主花之間亦要互相平衡,整體感覺才不會雜亂失焦。

過去的日子,確實是一片混亂。

連城、林佳、歐陽小灰剛好代表了三代人。連城這一輩,戰後來到百廢代興的小漁村,看見的是商機處處,是一個勤勞就能得到回報的年代。林佳生於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由昔日的小城巿變成國際金融中心,曾經這裡是紙醉金迷之地。最年輕一代,應該看騰芳的故事,但騰芳跟連家其實沒有直接的關係,著墨不及連家三代的歐陽小灰。「我經歷了這麼一段不復記憶的日子,他們告訴我,我做了許多我不應該做出來的事情。從此以,我沒有應該,也沒有不應該,縱使死蔭幽谷,我都會好好走下去,你保重。」故事裡這是騰芳最後一場說的話,大概也是年輕一代的心底話。

不怕暴露年齡的秘密,自己正是林佳的這一代,不像騰芳面前還有很多的選擇,也不像連城已歷盡風浪。人生,最怕就不上不下,卡在中間進退不得。當這條路越走越不對勁,回頭望縱是焦土,但也是自己走過的路。未來還有路要走,是焦土還是花已經不再重要,最差也只不過回頭一望仍然是焦土而已。看著林佳,不知道為什麼會想起 Beyond 的《灰色軌跡》。

衝不破牆壁
前路沒法看得清
再有哪些掙扎與被迫
踏著灰色的軌跡
盡是深淵的水影

讀完全書,感覺是唏噓。看到結尾,兩個故事拼湊出連城的一生,也就只有連城由《拾香紀》之初,能夠走到《焚香紀》的結尾。估摸著故事完結的年份,連城已經超過九十歲高齡。想到這裡,心裡有一種苦澀,連城的人生,看過興盛,目睹衰退,曾經可以力挽狂瀾,現在卻力不從心。苦,是看著一切的發生,自己什麼都做不到。還有,一家人由聚變散,一個一個離自己而去,無奈但又無可避免。

日子如常,齷齪繼續在暗處頑強滋長,每天仍在發生動搖價值觀的事情,不過連城不再獨自焦躁。連城說,我們一定要好好活著。

我們,一定要好好活著。只有活著,才可以走到未來,才能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是焦土還是花。不管在城內城外,只有活著,才能擁有回憶,才能感受什麼是愛。

《拾香紀 · 焚香紀》博客來傳送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ydee-avatar-img
2025/01/18
寫完《拾香紀.焚香紀》的閱讀心得,馬上想找同好,一搜尋就看到夏雪的作品,太開心了!把那股唏噓感寫得好好!闡發林佳那段話更是畫龍點睛,讓我也想添加進心得裡,方便日後回味~~ 也對妳說「如同叫好叫座的劇集,在即將上映第二季/續集之時,追隨者必然會內心爭扎。因為喜歡,所以想看到故事的延續。但亦因為喜歡,更害怕期待會帶來失望」的感受很有共鳴。老實說,如果不是木馬把兩個作品兜在一起,或許我會想著「見好就收」,先讀《拾香紀》就好,而非連續閱讀呢⋯⋯
夏雪-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0
Claydee 謝謝 Claydee, 若果還沒有看過的話, 覺得先讀《拾香紀》就好了。之後若果對書中各人物的後來感到好奇, 才考慮把《焚香紀》讀下去, 個人還是覺得前者寫得太好了, 繼續推~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4/01/11
好喜歡最後一段結語。
沙龍房間J Premium已開啟,收費功能已打開,首月1元,每月149持續訂閱。誠摯邀請您加入!加入流程如下:1 回覆此留言,讓我幫您加入專題成為共同創作者,專題網址如下:https://vocus.cc/J_Premium/home2 發佈文章時選擇專題J Premium,即可設定付費牆(舊文也可重新編輯、重新設定專題並設定付費牆)3 別忘了身為作者的義務,除了更新作品之外,自己也要訂閱J Premium哦!4 相關規定暫定如下,有任何問題請直接在我的沙龍討論區留言,謝謝!https://vocus.cc/article/6554dc26fd89780001016e225 一起創作吧!
我們,一定要好好活著。只有活著,才可以走到未來,才能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是焦土還是花。不管在城內城外,只有活著,才能擁有回憶,才能感受什麼是愛。<----我好喜歡這一段話啊!!!
avatar-img
寄你一片夏雪
161會員
228內容數
要想一想⋯
寄你一片夏雪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作者在序言中所說「不是要你從事隨筆作家這職業,而是了解這樣的生活方式。」,看過之後,個人認為這本《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簡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是作為喜歡寫作的人,特別是隨筆類型,必讀的一本作品。於我而言,沒有誇張的說,這本甚至是人生這個階段的解答之書。 像隨
Thumbnail
2025/04/03
作者在序言中所說「不是要你從事隨筆作家這職業,而是了解這樣的生活方式。」,看過之後,個人認為這本《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簡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是作為喜歡寫作的人,特別是隨筆類型,必讀的一本作品。於我而言,沒有誇張的說,這本甚至是人生這個階段的解答之書。 像隨
Thumbnail
2025/03/05
讀過張曼娟的《多謝款待:那些愛與被愛的煙火氣》後,在年底前的電子書採購中買入《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剛好成為二月福岡之旅的讀物。就如作者在序言之中所說,這不只是一本關於照顧者的書,也不只是關到人到中年對人生的感慨,而是很適合任何一個人去看,關於「自己」的書。
Thumbnail
2025/03/05
讀過張曼娟的《多謝款待:那些愛與被愛的煙火氣》後,在年底前的電子書採購中買入《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剛好成為二月福岡之旅的讀物。就如作者在序言之中所說,這不只是一本關於照顧者的書,也不只是關到人到中年對人生的感慨,而是很適合任何一個人去看,關於「自己」的書。
Thumbnail
2025/02/04
自從看過了《出門買蛋去》之後,就愛上了小川糸的日記隨筆。前者乃2015年的日記集結修改而成,而《超簡單熱壓三明治》則是2021年所寫下,是疫情爆發之後的第二年,日文版本在2024年發表,繁中譯本則是上月中剛剛推出。 小川糸の日記隨筆 日記是很個人、很私人的東西,從日記隨筆之中,可以了解
Thumbnail
2025/02/04
自從看過了《出門買蛋去》之後,就愛上了小川糸的日記隨筆。前者乃2015年的日記集結修改而成,而《超簡單熱壓三明治》則是2021年所寫下,是疫情爆發之後的第二年,日文版本在2024年發表,繁中譯本則是上月中剛剛推出。 小川糸の日記隨筆 日記是很個人、很私人的東西,從日記隨筆之中,可以了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後說了陳思宏和郝妮爾。 世界級的《鬼地方》,爆發般的小說一本一本寫下去,是此時此刻台灣中生代的主力,閱讀者要跟上的現象。 以及今年最喜歡的十本書(未滿),絕對有《去你媽的世界》,雖然不是小說。 回到家再仔細想了,這種匆匆交流起來的時刻,要說些什麼才能不負所託呢? 盯著自己貼在牆上的今年閱讀
Thumbnail
最後說了陳思宏和郝妮爾。 世界級的《鬼地方》,爆發般的小說一本一本寫下去,是此時此刻台灣中生代的主力,閱讀者要跟上的現象。 以及今年最喜歡的十本書(未滿),絕對有《去你媽的世界》,雖然不是小說。 回到家再仔細想了,這種匆匆交流起來的時刻,要說些什麼才能不負所託呢? 盯著自己貼在牆上的今年閱讀
Thumbnail
因為在試閱模式裡看到這一幅圖片,便買下《晚安,我的生命》,很快便深深迷上陳文茜的文字,繼而把剛推出的《消失的愛》一口氣讀下去。四月的上旬,反複看著這兩本書,讓自己沉浸在陳文茜的文字裡。那一見鍾情的直覺沒有錯,這本書真的為無力躺平的自己,帶來一點逃離黑暗的動力。 我決定不把力氣花在疼痛、疾病、死
Thumbnail
因為在試閱模式裡看到這一幅圖片,便買下《晚安,我的生命》,很快便深深迷上陳文茜的文字,繼而把剛推出的《消失的愛》一口氣讀下去。四月的上旬,反複看著這兩本書,讓自己沉浸在陳文茜的文字裡。那一見鍾情的直覺沒有錯,這本書真的為無力躺平的自己,帶來一點逃離黑暗的動力。 我決定不把力氣花在疼痛、疾病、死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我們作為讀者,在書中追尋的是什麼?是充滿異想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觀、還是為社會問題提出的假設性解答?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開始思考,究竟我們作為讀者,在書中追尋的是什麼?是充滿異想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觀、還是為社會問題提出的假設性解答?
Thumbnail
有見電視劇掀開話題,我也來湊個熱鬧,從書櫃搬出來閲讀。(這書實在厚重,當真要用個「搬」字。) 其實我當初購買這書與劇集無關,倒是因爲之前閲讀胡晴舫的散文集,引用到其中一句讓我對這書產生興趣。 結果一翻開就嚇一大跳,因為這書的文句與用字都讓我非常陌生。
Thumbnail
有見電視劇掀開話題,我也來湊個熱鬧,從書櫃搬出來閲讀。(這書實在厚重,當真要用個「搬」字。) 其實我當初購買這書與劇集無關,倒是因爲之前閲讀胡晴舫的散文集,引用到其中一句讓我對這書產生興趣。 結果一翻開就嚇一大跳,因為這書的文句與用字都讓我非常陌生。
Thumbnail
昨天連開兩本書來看,一本是陳慧的《弟弟》,這是計劃之內的閱讀,另一本是神秘作品。如何神秘?就是作品新鮮寫完,而我是第一個讀者。 今天兩本書同時閱讀,由於神秘作品還未發表,所以先不講太多,就集中講陳慧的《弟弟》吧。 《弟弟》口碑極好,又是得奬作品,難免有一些期待。我暫時只看到40%,還未看到煙硝彈
Thumbnail
昨天連開兩本書來看,一本是陳慧的《弟弟》,這是計劃之內的閱讀,另一本是神秘作品。如何神秘?就是作品新鮮寫完,而我是第一個讀者。 今天兩本書同時閱讀,由於神秘作品還未發表,所以先不講太多,就集中講陳慧的《弟弟》吧。 《弟弟》口碑極好,又是得奬作品,難免有一些期待。我暫時只看到40%,還未看到煙硝彈
Thumbnail
第一本是在九月左右看完的,後來過陣子第二集也出了,當時就想說兩本看完一起寫同一篇,所以這邊就是整合兩本書
Thumbnail
第一本是在九月左右看完的,後來過陣子第二集也出了,當時就想說兩本看完一起寫同一篇,所以這邊就是整合兩本書
Thumbnail
讀畢陳慧的《拾香紀 . 焚香紀》,內心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悸動。《拾香紀》是作者陳慧於1998年發表的作品,2023年12月出版的《拾香紀.焚香紀》,是結集2015年開始連載的專欄「異鄉人」成書。簡單地去理解,先有《拾香紀》才有後來的《焚香紀》。
Thumbnail
讀畢陳慧的《拾香紀 . 焚香紀》,內心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悸動。《拾香紀》是作者陳慧於1998年發表的作品,2023年12月出版的《拾香紀.焚香紀》,是結集2015年開始連載的專欄「異鄉人」成書。簡單地去理解,先有《拾香紀》才有後來的《焚香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