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見電視劇掀開話題,我也來湊個熱鬧,從書櫃搬出來閲讀。(這書實在厚重,當真要用個「搬」字。)
其實我當初購買這書與劇集無關,倒是因爲之前閲讀胡晴舫的散文集,引用到其中一句讓我對這書產生興趣。
結果一翻開就嚇一大跳,因為這書的文句與用字都讓我非常陌生。
首先,作者金宇澄刻意濃縮句子到最短,形容詞減到最少,標點符號也用到最簡,對話都不分行或引號。基本上這書都是四至十二個字的短句,就像説書人的説話節奏。
第二,我對滬語毫無認識,所以不時要到google求助,可幸絕大部分都找到解釋。
我應該是讀到第四章才稍稍習慣,不過我始終不太喜歡只有短句的敘事模式,感覺太零碎散亂,不夠流暢,所以一直無法投入其中。
幸好我還是持之以恆,以每天閲讀至少一個章節的節奏下,成功讀完了!
受到劇集預告的影響,我還真以為這書是講述主角阿寶如何變「寶總」,記載著上海紙醉金迷的商戰故事。
結果原著的劇情比我想像平淡瑣碎得多,就是記敘了三位男角在上海無所事事,以及當中的男男女女到處拈花惹草的桃色糾紛。
特別慶幸書末附上所有人物的小傳和人物關係圖。畢竟登場的人物實在很多,關係又複雜,例如我老是搞亂梅瑞和汪小姐的生活圈😅
撇開當中感情瓜葛,小説的重點在於上海60年代和90年代的兩條時間線並行發展,由阿寶、滬生和小毛三位不同文化背景的男主角去貫穿全書,展示上海各階層的人文風情。
而金宇澄也非常努力記錄舊上海的風貌(尤其60年代),除了文字詳細描述當時的衣著、談吐和飲食等日常細節,他更特意手描以前上海的地圖,街名、店舖都寫得清清楚楚。
寫到中國60年代的歷史,文革活動固然不得不提。雖然書中就文革的正面描寫不算多,但透過阿寶和滬生之後的生活可見,這次造成的心理創傷有多麼深遠。
其實故事有不少女角的故事都令人印象深刻,李李、姝華、春香和黎老師的故事都好苦澀沉痛呀😢
不過我一直無法喜歡這書,第二個主因是當中有大量三觀不正的言行和情節,大家都視婚姻如無物,視女人如玩物。
即使我已盡力說服自己,要放下現代觀念,但我的眉頭還是鎖死了🤦🏻♀️我尤其討厭陶陶那條故事線,想不到結局來個大反轉,內心可以暢快些少😌
雖然我從書中摘錄到不少喜歡的金句,但我實在覺得有部份金句出現得挺突兀,讓我萌生「為何這人在這時會有説這句話?」的疑惑。
提到以上海作故事背景的長篇小說,我想起早前才讀完的《長恨歌》。
對比這兩本書展現的上海可謂兩個世界,《長恨歌》就是優雅精緻的閨閣小姐;《繁花》則是喧嘩樸實的市井之徒。
但兩本書裡的上海人都情感含蓄疏離,尤其《繁花》的角色凡事都以「不響」回應,所以我一直都摸不透阿寶的心思。
直到最後看到阿寶意圖挽留李李,我就真的忍不住冷笑一聲,原來這傢伙對李李真有感情呀?!
哼!這傢伙老是愛理不理,他根本不願努力爭取小珍、雪芝和李李的感情,活該單身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