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金宇澄:《繁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有見電視劇掀開話題,我也來湊個熱鬧,從書櫃搬出來閲讀。(這書實在厚重,當真要用個「搬」字。)

其實我當初購買這書與劇集無關,倒是因爲之前閲讀胡晴舫的散文集,引用到其中一句讓我對這書產生興趣。

raw-image

結果一翻開就嚇一大跳,因為這書的文句與用字都讓我非常陌生。

首先,作者金宇澄刻意濃縮句子到最短,形容詞減到最少,標點符號也用到最簡,對話都不分行或引號。基本上這書都是四至十二個字的短句,就像説書人的説話節奏。

第二,我對滬語毫無認識,所以不時要到google求助,可幸絕大部分都找到解釋。

我應該是讀到第四章才稍稍習慣,不過我始終不太喜歡只有短句的敘事模式,感覺太零碎散亂,不夠流暢,所以一直無法投入其中。

幸好我還是持之以恆,以每天閲讀至少一個章節的節奏下,成功讀完了!

受到劇集預告的影響,我還真以為這書是講述主角阿寶如何變「寶總」,記載著上海紙醉金迷的商戰故事。

結果原著的劇情比我想像平淡瑣碎得多,就是記敘了三位男角在上海無所事事,以及當中的男男女女到處拈花惹草的桃色糾紛。

「緣」這概念可以很浪漫,也很無情。

「緣」這概念可以很浪漫,也很無情。

特別慶幸書末附上所有人物的小傳和人物關係圖。畢竟登場的人物實在很多,關係又複雜,例如我老是搞亂梅瑞和汪小姐的生活圈😅

撇開當中感情瓜葛,小説的重點在於上海60年代和90年代的兩條時間線並行發展,由阿寶、滬生和小毛三位不同文化背景的男主角去貫穿全書,展示上海各階層的人文風情。

而金宇澄也非常努力記錄舊上海的風貌(尤其60年代),除了文字詳細描述當時的衣著、談吐和飲食等日常細節,他更特意手描以前上海的地圖,街名、店舖都寫得清清楚楚。

寫到中國60年代的歷史,文革活動固然不得不提。雖然書中就文革的正面描寫不算多,但透過阿寶和滬生之後的生活可見,這次造成的心理創傷有多麼深遠。

其實故事有不少女角的故事都令人印象深刻,李李、姝華、春香和黎老師的故事都好苦澀沉痛呀😢

不過我一直無法喜歡這書,第二個主因是當中有大量三觀不正的言行和情節,大家都視婚姻如無物,視女人如玩物。

即使我已盡力說服自己,要放下現代觀念,但我的眉頭還是鎖死了🤦🏻‍♀️我尤其討厭陶陶那條故事線,想不到結局來個大反轉,內心可以暢快些少😌

雖然我從書中摘錄到不少喜歡的金句,但我實在覺得有部份金句出現得挺突兀,讓我萌生「為何這人在這時會有説這句話?」的疑惑。

提到以上海作故事背景的長篇小說,我想起早前才讀完的《長恨歌》。

對比這兩本書展現的上海可謂兩個世界,《長恨歌》就是優雅精緻的閨閣小姐;《繁花》則是喧嘩樸實的市井之徒。

但兩本書裡的上海人都情感含蓄疏離,尤其《繁花》的角色凡事都以「不響」回應,所以我一直都摸不透阿寶的心思。

直到最後看到阿寶意圖挽留李李,我就真的忍不住冷笑一聲,原來這傢伙對李李真有感情呀?!

哼!這傢伙老是愛理不理,他根本不願努力爭取小珍、雪芝和李李的感情,活該單身到最後☺️

raw-image


avatar-img
2會員
88內容數
From HK to UK // Instagram: yuduyujia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讀愚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繼Harry Potter之後,The Princess Diaries就是我另一主要青春回憶,想不到2023年還有幸看到新書推出🤧 記得我初中時期想擴闊閲讀範圍,同時學好英文,碰巧友人買了這一套小說,我就順道借讀了。(話説當年還真流行系列叢書)
首先,我很佩服王安憶的文筆,我已很久都沒讀到如此優美的作品。由具體的故事場景,以至抽象的人物內心,她都描寫得非常精準、細膩且充滿詩意,筆下的萬物皆有情。
之前提到我自初中開始,亂讀一大堆毫無營養的小説,猶如神農嘗百草,我才深切體會到小説的水準可以如此參差。 當我意識到手上的小説無法令我投入,我就會開始一邊閲讀,一邊思考這本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我會如此抽離?(所以我不時會看爛片去練習批判思考💩)
話說我自小就很喜歡中文這套語言,因為我很喜歡中文蘊含的文化特點與意境表達。 可是我中學的中文科成績一直都在中下游徘徊,中三那年甚至落入到中文輔導班。我當時實在心灰意冷,感嘆滿腔的熱誠都只是我一廂情願。
緊接上回,中文系大專課程完結之後,我也開始在社會浮游,生活飄泊不定,閱讀習慣倒是出奇穩定,進度緩慢但持續,選書口味也差不多,仍然以小說為主。不過有別過往追求脫離現實,我反過來開始追求寫實。 主因是我發覺我理解不了現實世界怎樣運作,生活有太多議題太多疑問需要探討。
常言道「開卷有益」,許多家長都鼓勵小孩養成閱讀習慣,對此我總是笑而不語。畢竟我當年就是藉此理由偷看許多不合宜的作品。 無可否認,閱讀是良好的活動,也是學習的重要渠道,不過開卷是否有益就真的有待商榷。即使是經典童話故事也埋藏著許多血腥殘忍的橋段啦。
繼Harry Potter之後,The Princess Diaries就是我另一主要青春回憶,想不到2023年還有幸看到新書推出🤧 記得我初中時期想擴闊閲讀範圍,同時學好英文,碰巧友人買了這一套小說,我就順道借讀了。(話説當年還真流行系列叢書)
首先,我很佩服王安憶的文筆,我已很久都沒讀到如此優美的作品。由具體的故事場景,以至抽象的人物內心,她都描寫得非常精準、細膩且充滿詩意,筆下的萬物皆有情。
之前提到我自初中開始,亂讀一大堆毫無營養的小説,猶如神農嘗百草,我才深切體會到小説的水準可以如此參差。 當我意識到手上的小説無法令我投入,我就會開始一邊閲讀,一邊思考這本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我會如此抽離?(所以我不時會看爛片去練習批判思考💩)
話說我自小就很喜歡中文這套語言,因為我很喜歡中文蘊含的文化特點與意境表達。 可是我中學的中文科成績一直都在中下游徘徊,中三那年甚至落入到中文輔導班。我當時實在心灰意冷,感嘆滿腔的熱誠都只是我一廂情願。
緊接上回,中文系大專課程完結之後,我也開始在社會浮游,生活飄泊不定,閱讀習慣倒是出奇穩定,進度緩慢但持續,選書口味也差不多,仍然以小說為主。不過有別過往追求脫離現實,我反過來開始追求寫實。 主因是我發覺我理解不了現實世界怎樣運作,生活有太多議題太多疑問需要探討。
常言道「開卷有益」,許多家長都鼓勵小孩養成閱讀習慣,對此我總是笑而不語。畢竟我當年就是藉此理由偷看許多不合宜的作品。 無可否認,閱讀是良好的活動,也是學習的重要渠道,不過開卷是否有益就真的有待商榷。即使是經典童話故事也埋藏著許多血腥殘忍的橋段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當初看到這個書名,我還以為是文藝小説,讀過簡介才發現這書原來是講述澳洲一宗倫常慘案的報導文學。 由於內容稍為複雜,我就先簡介案件的背景資料: 案件被告Robert Farquharson原本與家人於澳洲生活,靠著當清潔工的微薄收入,努力養活一家五口。 豈料,某天妻子Cindy Gambino突
Thumbnail
 會去讀《向光植物》這本書的理由滿好笑的,是在滑手機的日常中隨機看到一篇八卦新聞,是我覺得很有氣質的台灣演員連俞涵被拍到和女作家李屏瑤在路邊約會接送情。點進去看內文,"已出櫃女作家"頓時讓我覺得很好奇他到底寫了什麼書記者需要這樣下標,查完之後動心起念決定去圖書館借來讀讀XDD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吁,這本書擱了至少6年,如今終於讀完了,可喜可賀🎊 當初買這書是因爲主題很有趣。人類的情感複雜多變,猶如雲絮,而這書的作者就介了世界各地156個表達情感的詞語。 我讀到這書才真正明白到個人情感並非全然由心而發,也可能是深受地區氣候、文化、政治環境和社會意識形態等影響。 例如:「撒嬌」就是亞洲
Thumbnail
一本我覺得很有趣的書。用語言學家的角度,來欣賞作品
Thumbnail
好久沒有閱讀華文的推理懸疑故事,所以一打開這本書之後很快就陷入劇情,瞬間成為故事背景N鎮的小市民。
Thumbnail
上周六、日花了二天的時間專心把這本書看完。 首先,這本書我之所以會買來看也是人的媚俗,是因為繁花的劇紅了我才知道它的劇本是一本同名小說。所以我就去誠品R79買,第一次去店員說賣完了,連誠品西門也沒有。上個星期再去逛發現它有有了,符合卡方機率的分配,一件會發生的事,等久了來的機率就與日俱增。就像金宇
Thumbnail
○你的時間用在哪裡?你的時間是否可達成目標? 時間分配滿意嗎? 作者將時間分為綠色生活、藍色學習、紅色事業、黃色愛,白色平衡,來將時間色彩化,使人能更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是否平衡。同時也運用許多時間管理法及工具,來達到時間充分運用和達成目標。並強調日日事後反省、反覆修改,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法。
Thumbnail
現在網路上看小說很方便,但用手機看久了,兩眼就開始用酸澀來抗議了。因此老安也常常會到圖書館借書,讓眼壓不要那麼高。 前兩天到圖書館,在他們的新書推薦的書架上,發現了這部書,稍微翻閱了一下,覺得應該不錯,就借回來看。 果然,能被出版社簽下來出實體書的小說,文筆及故事性還是有一定的水準,老安欲罷不能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當初看到這個書名,我還以為是文藝小説,讀過簡介才發現這書原來是講述澳洲一宗倫常慘案的報導文學。 由於內容稍為複雜,我就先簡介案件的背景資料: 案件被告Robert Farquharson原本與家人於澳洲生活,靠著當清潔工的微薄收入,努力養活一家五口。 豈料,某天妻子Cindy Gambino突
Thumbnail
 會去讀《向光植物》這本書的理由滿好笑的,是在滑手機的日常中隨機看到一篇八卦新聞,是我覺得很有氣質的台灣演員連俞涵被拍到和女作家李屏瑤在路邊約會接送情。點進去看內文,"已出櫃女作家"頓時讓我覺得很好奇他到底寫了什麼書記者需要這樣下標,查完之後動心起念決定去圖書館借來讀讀XDD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吁,這本書擱了至少6年,如今終於讀完了,可喜可賀🎊 當初買這書是因爲主題很有趣。人類的情感複雜多變,猶如雲絮,而這書的作者就介了世界各地156個表達情感的詞語。 我讀到這書才真正明白到個人情感並非全然由心而發,也可能是深受地區氣候、文化、政治環境和社會意識形態等影響。 例如:「撒嬌」就是亞洲
Thumbnail
一本我覺得很有趣的書。用語言學家的角度,來欣賞作品
Thumbnail
好久沒有閱讀華文的推理懸疑故事,所以一打開這本書之後很快就陷入劇情,瞬間成為故事背景N鎮的小市民。
Thumbnail
上周六、日花了二天的時間專心把這本書看完。 首先,這本書我之所以會買來看也是人的媚俗,是因為繁花的劇紅了我才知道它的劇本是一本同名小說。所以我就去誠品R79買,第一次去店員說賣完了,連誠品西門也沒有。上個星期再去逛發現它有有了,符合卡方機率的分配,一件會發生的事,等久了來的機率就與日俱增。就像金宇
Thumbnail
○你的時間用在哪裡?你的時間是否可達成目標? 時間分配滿意嗎? 作者將時間分為綠色生活、藍色學習、紅色事業、黃色愛,白色平衡,來將時間色彩化,使人能更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是否平衡。同時也運用許多時間管理法及工具,來達到時間充分運用和達成目標。並強調日日事後反省、反覆修改,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法。
Thumbnail
現在網路上看小說很方便,但用手機看久了,兩眼就開始用酸澀來抗議了。因此老安也常常會到圖書館借書,讓眼壓不要那麼高。 前兩天到圖書館,在他們的新書推薦的書架上,發現了這部書,稍微翻閱了一下,覺得應該不錯,就借回來看。 果然,能被出版社簽下來出實體書的小說,文筆及故事性還是有一定的水準,老安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