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很清新的.小川糸新作:《超簡單熱壓三明治》

讀一本很清新的.小川糸新作:《超簡單熱壓三明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從看過了《出門買蛋去》之後,就愛上了小川糸的日記隨筆。前者乃2015年的日記集結修改而成,而《超簡單熱壓三明治》則是2021年所寫下,是疫情爆發之後的第二年,日文版本在2024年發表,繁中譯本則是上月中剛剛推出。


raw-image


小川糸の日記隨筆



日記是很個人、很私人的東西,從日記隨筆之中,可以了解到日記主人的性格、觀點,以及憧憬的、嚮往的、喜好的、嫌惡的,各方面的細節展示。


電視劇名言「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六年也不是一個短時間,特別是經歷了疫情的衝擊,很多人生都有著很大的改變,小川糸是這樣,我自己也是這樣。六年過去,相比起兩部日記隨筆作品,不變的是小川糸對事情的細膩情感,以及溫柔的觸覺(嘗試沒有用上「溫柔的文字」,是因為原著乃日文,中間經過了翻譯,實在搞不懂看到的文字是譯者的還是作者的風格)但文字之間能感受到六年後的小川糸,對某些事情有著更明確、強烈的態度,有一種變得更強大且有點硬朗的感覺。


雖然,並不是每一篇的文章都能夠認同或明白小川糸的觀點。然而,看完了52篇隨筆,自己還是很喜歡小川糸的作品,也再一次陷入小川糸的魅力之中。而且,再讀到日記隨筆這類型的著作,對這種寫作形式的興趣變得更強烈,就是確認了心意,自己真的很喜歡看、也很喜歡寫,關於生活分享的文章。


超簡單熱壓三明治



《超簡單熱壓三明治》之中,有很多篇都邊看邊標注了喜好,特別喜歡的有 {新年參拜}、{友情}、{管他去死}、{蘋果和橘子},還有{甜甜圈中間那個洞存在的理由},由於篇幅不長,喜好的內容不只是一兩句,不好引述出來。


是習慣也是喜好,在閱讀時記錄文章之中喜歡的句子,從以前的告示貼,到現在利用電子書內的附加功能,每次把書看完的時候,都會記下一大串劃線金句。而最近還開始迷上了博客來電子書的「筆記」功能,在看到某些內容覺得很有感覺的時候,便在劃線記錄的同時寫下筆記,記下當刻的共鳴(這功能對完讀後寫分享文很有幫助)。


在這本書的芸芸劃線金句之中,挑了其中的五句,配上從 Unsplash 找來的一些圖片,換一個形式來分享。


Unsplash by Daniel Hansen

Unsplash by Daniel Hansen


Unsplash by Srikanta H. U

Unsplash by Srikanta H. U


Unsplash by Urban Vintage

Unsplash by Urban Vintage


Unsplash by Serena Saponaro

Unsplash by Serena Saponaro


Unsplash by Melissa Askew

Unsplash by Melissa Askew


後記



2024年末的時候,一次過開了幾本書來看,至現在「待讀」的書本尚有幾本。然而,因為電子書的便利,一月中才買到的這本書,竟然超前完讀。


經過了一連串的節日、聚餐和各大小活動,在忙亂之後總算是回復平靜生活。在這段尋回平靜日子的期間,就是很適合看書,也是這個二月我最想做的事。


《超簡單熱壓三明治》博客來連結

小川糸 官網連結


內容總結
超簡單熱壓三明治
5
/5
avatar-img
寄你一片夏雪
161會員
222內容數
要想一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寄你一片夏雪 的其他內容
作者在序言中所說「不是要你從事隨筆作家這職業,而是了解這樣的生活方式。」,看過之後,個人認為這本《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簡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是作為喜歡寫作的人,特別是隨筆類型,必讀的一本作品。於我而言,沒有誇張的說,這本甚至是人生這個階段的解答之書。 像隨
5/5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讀過張曼娟的《多謝款待:那些愛與被愛的煙火氣》後,在年底前的電子書採購中買入《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剛好成為二月福岡之旅的讀物。就如作者在序言之中所說,這不只是一本關於照顧者的書,也不只是關到人到中年對人生的感慨,而是很適合任何一個人去看,關於「自己」的書。
5/5以我之名: 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
人們總愛在年末回望剛走過的三百幾天,讓12月充滿著回憶碎片。打開盛載著各樣讀物的記憶盒子,找來十塊碎片,寫著這一年間,從書本裡看到最深刻、最觸動的十句,掛在沒人看見的聖誕樹上。
作者在序言中所說「不是要你從事隨筆作家這職業,而是了解這樣的生活方式。」,看過之後,個人認為這本《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簡稱: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是作為喜歡寫作的人,特別是隨筆類型,必讀的一本作品。於我而言,沒有誇張的說,這本甚至是人生這個階段的解答之書。 像隨
5/5像隨筆作家一樣生活:松浦彌太郎的寫作與思考方式
讀過張曼娟的《多謝款待:那些愛與被愛的煙火氣》後,在年底前的電子書採購中買入《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剛好成為二月福岡之旅的讀物。就如作者在序言之中所說,這不只是一本關於照顧者的書,也不只是關到人到中年對人生的感慨,而是很適合任何一個人去看,關於「自己」的書。
5/5以我之名: 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
人們總愛在年末回望剛走過的三百幾天,讓12月充滿著回憶碎片。打開盛載著各樣讀物的記憶盒子,找來十塊碎片,寫著這一年間,從書本裡看到最深刻、最觸動的十句,掛在沒人看見的聖誕樹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