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親 入閩尋根謁祖 文化傳承和家族根源 共敘兩岸同根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臺胞宗親會 入閩尋根謁祖 文化傳承和家族根源 共敘兩岸同根之情。(圖/彭可提供)

▲臺胞宗親會 入閩尋根謁祖 文化傳承和家族根源 共敘兩岸同根之情。(圖/彭可提供)


記者 彭可/編輯報導

「臺胞入閩尋根謁祖,共敘兩岸同根之情」活動於2023年12月21日組團前往閩北進行。活動以塗氏宗親會理事長塗文奎為首,並由臺灣省四地客家社團的現任理事長、福建省臺胞聯誼會交流部主任、福建省客家聯誼會監事和兩岸時報總社記者共同組成。


山河有界,“根親”無疆。國家正在蓬勃發展。欣逢盛世,作爲客家後代,每一個人與國家都是一種血肉相連的關係。所以,我們應該懷抱赤誠愛國之心,團結一心,奮發向上。


11月24日,團隊抵達和平古鎮,並在邵武市臺辦負責人、邵武市客家聯誼會兩位副會長和一位理事的陪同下參觀了和平古鎮。


他們對這裡保存完好的建築和街道印象深刻,並讚賞當地政府保護古鎮的做法。桃園市客莊研討聚落協會的劉財德理事長對此表示讚賞,稱讚和平古鎮在商業化方面做得很好。

▲臺胞宗親會 入閩尋根謁祖 文化傳承和家族根源 共敘兩岸同根之情。(圖/彭可提供)

▲臺胞宗親會 入閩尋根謁祖 文化傳承和家族根源 共敘兩岸同根之情。(圖/彭可提供)

隨後,團隊參觀了由黃峭創辦的和平書院。他們對黃峭創辦書院聘用鴻儒名師、吸引後進人才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尤其是對黃峭80歲時創業的勇氣表示讚賞,認為這體現了客家人的開拓進取精神。


此外,在黃峭家風家訓館,來自臺灣新竹同鄉會的理事長黃乾坤感到十分激動,他是黃峭第九子化公的後裔,這是他第一次回到祖地邵武。黃乾坤老先生表示明年一定會帶着臺灣化公後裔的宗親回到邵武,尋根謁祖、探訪宗親。

▲臺胞宗親會 入閩尋根謁祖 文化傳承和家族根源 共敘兩岸同根之情。(圖/彭可提供)

▲臺胞宗親會 入閩尋根謁祖 文化傳承和家族根源 共敘兩岸同根之情。(圖/彭可提供)

參觀結束後,團隊在山口村塗氏家族的代表塗應華的陪同下,與當地塗氏家族的宗親共同分享了同根同源的情感。

▲臺胞宗親會 入閩尋根謁祖 文化傳承和家族根源 共敘兩岸同根之情。(圖/彭可提供)

▲臺胞宗親會 入閩尋根謁祖 文化傳承和家族根源 共敘兩岸同根之情。(圖/彭可提供)

他們共同懷念祖先,並表達了對文化傳承和家族根源的珍視。這次的尋根謁祖之旅讓團隊成員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臺灣和福建的同根同源之情,並為兩岸關係的發展和人民之間的情感交流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整個團隊與塗氏家族的宗親共同分享了同根同源的情感,這次尋根謁祖的活動不僅促進了臺胞與大陸的交流與互動,也加深了兩岸同根同源的情感,為兩地的人民帶來了溫暖與感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彭可 Coco的沙龍
1會員
52內容數
傳遞人間的真、美、美訊息為宗旨,訴求打造傳播正能量為使命。秉持中立、正向、多元、實用的立場,跳脫刻板新聞媒體的框架,強調以善念關心生活、關懷社會、關切未來,讓生活在資訊多元時代的民眾,不僅能解讀新聞,更能開拓讀者的視野,同時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祥和溫馨。
彭可 Coc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3
【記者 彭可/福建報導】 2025年2月20日,2025海峽客家“客青∙搞作”臺灣客家子弟祖地行短影片創作比賽在福建省長汀市正式啟動。本次比賽由臺灣客家總商會、聯合影音號及龍臺交流協會主辦,吸引了眾多臺灣客家青年及兩岸嘉賓的參加。啟動儀式上,省臺辦宣傳處處長遊麗斌、市臺辦副主任蘭曾輝、縣政協主
Thumbnail
2025/02/23
【記者 彭可/福建報導】 2025年2月20日,2025海峽客家“客青∙搞作”臺灣客家子弟祖地行短影片創作比賽在福建省長汀市正式啟動。本次比賽由臺灣客家總商會、聯合影音號及龍臺交流協會主辦,吸引了眾多臺灣客家青年及兩岸嘉賓的參加。啟動儀式上,省臺辦宣傳處處長遊麗斌、市臺辦副主任蘭曾輝、縣政協主
Thumbnail
2025/02/23
【記者 彭可/福建報導】 2025年2月19日,第二屆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大會暨漳平市第十四屆櫻花文化旅遊節在被譽為「中國最美櫻花勝地」的福建漳平永福盛大開幕。本次活動以「‘農’情蜜意 ‘櫻’緣際會」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海峽兩岸的500多位嘉賓參加,並展現了兩岸農業交流的蓬勃氣息。 此次大會的
Thumbnail
2025/02/23
【記者 彭可/福建報導】 2025年2月19日,第二屆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大會暨漳平市第十四屆櫻花文化旅遊節在被譽為「中國最美櫻花勝地」的福建漳平永福盛大開幕。本次活動以「‘農’情蜜意 ‘櫻’緣際會」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海峽兩岸的500多位嘉賓參加,並展現了兩岸農業交流的蓬勃氣息。 此次大會的
Thumbnail
2025/02/14
【記者 彭可/臺北報導】 素有「警界孔子」之稱的前警大教授、現任華夏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高哲翰表示, 北投分局長李紹榆上任後,積極出動優勢警力,針對轄內各處旅館(舍)、養生館、卡拉OK、撞球場、棋藝社等易發生治安情事之行業處所進行臨檢勤務,執行掃黑、肅槍、緝毒、打詐工作,查緝非法聚集賭博、持有
Thumbnail
2025/02/14
【記者 彭可/臺北報導】 素有「警界孔子」之稱的前警大教授、現任華夏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高哲翰表示, 北投分局長李紹榆上任後,積極出動優勢警力,針對轄內各處旅館(舍)、養生館、卡拉OK、撞球場、棋藝社等易發生治安情事之行業處所進行臨檢勤務,執行掃黑、肅槍、緝毒、打詐工作,查緝非法聚集賭博、持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身為台灣第二大族群所擁有的客家文化,多在火旁龍節、桐花季等節日才比較有機會讓他人一窺究竟,否則就是必須前往客家鄉鎮去體驗客家文化。其實,客委會分別在苗栗銅鑼和屏東內埔一北一南的地方,分別設立了臺灣客家文化館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等國家級客家文化建設,園區不但免費,內容也相當有料。
Thumbnail
身為台灣第二大族群所擁有的客家文化,多在火旁龍節、桐花季等節日才比較有機會讓他人一窺究竟,否則就是必須前往客家鄉鎮去體驗客家文化。其實,客委會分別在苗栗銅鑼和屏東內埔一北一南的地方,分別設立了臺灣客家文化館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等國家級客家文化建設,園區不但免費,內容也相當有料。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第一座民營博物館,集合了閩式、日式和洋式風格,典藏了豐富的臺灣民俗文物,展現了臺灣社會風貌。館內氣派的西式洋樓和閩式建築展示區都值得細細欣賞,適合深入瞭解臺灣的歷史和文化。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臺灣第一座民營博物館,集合了閩式、日式和洋式風格,典藏了豐富的臺灣民俗文物,展現了臺灣社會風貌。館內氣派的西式洋樓和閩式建築展示區都值得細細欣賞,適合深入瞭解臺灣的歷史和文化。
Thumbnail
【記者彭可/編輯報導】 涂氏宗親會理事長涂文奎率領臺灣省四地客家社團現任理事長以及兩岸時報總社記者一行5人前往福建省順昌縣進行人文姓氏宗親探訪交流活動。參與團隊實地參觀了大幹寶山、合掌岩石窟和順昌縣客家書屋,並與當地客家宗親進行了座談交流,共同回憶起同根同源的情感。 福建省臺胞聯誼會交流部主
Thumbnail
【記者彭可/編輯報導】 涂氏宗親會理事長涂文奎率領臺灣省四地客家社團現任理事長以及兩岸時報總社記者一行5人前往福建省順昌縣進行人文姓氏宗親探訪交流活動。參與團隊實地參觀了大幹寶山、合掌岩石窟和順昌縣客家書屋,並與當地客家宗親進行了座談交流,共同回憶起同根同源的情感。 福建省臺胞聯誼會交流部主
Thumbnail
記者 彭可//編輯報導 「臺胞入閩尋根謁祖,共敘兩岸同根之情」活動於2023年12月21日組團前往閩北進行。活動以塗氏宗親會理事長塗文奎為首,並由臺灣省四地客家社團的現任理事長、福建省臺胞聯誼會交流部主任、福建省客家聯誼會監事和兩岸時報總社記者共同組成。 11月24日,團隊抵達和平古鎮,
Thumbnail
記者 彭可//編輯報導 「臺胞入閩尋根謁祖,共敘兩岸同根之情」活動於2023年12月21日組團前往閩北進行。活動以塗氏宗親會理事長塗文奎為首,並由臺灣省四地客家社團的現任理事長、福建省臺胞聯誼會交流部主任、福建省客家聯誼會監事和兩岸時報總社記者共同組成。 11月24日,團隊抵達和平古鎮,
Thumbnail
2023年「世界客家博覽會」在桃園擧辦,這是全台第一個以「族群」為主題的展覽,結合了新科技與創新技術,讓展覽變得更有趣!
Thumbnail
2023年「世界客家博覽會」在桃園擧辦,這是全台第一個以「族群」為主題的展覽,結合了新科技與創新技術,讓展覽變得更有趣!
Thumbnail
二、凝視桃園文化設施 (一)客家文化館 節慶活動讓在地居民更了解客家的傳統文化,透過客家音樂節,讓更多人的人了解客家文化,在音樂中或許語言不是最重要,在音樂中去呈現客家的靈魂,更是打開客家和其他族群連結的重要媒介。 (二)武德殿和鍾肇政文化生活園區 (三)菱潭街興創基地
Thumbnail
二、凝視桃園文化設施 (一)客家文化館 節慶活動讓在地居民更了解客家的傳統文化,透過客家音樂節,讓更多人的人了解客家文化,在音樂中或許語言不是最重要,在音樂中去呈現客家的靈魂,更是打開客家和其他族群連結的重要媒介。 (二)武德殿和鍾肇政文化生活園區 (三)菱潭街興創基地
Thumbnail
義民靈地埋 一二十年以後還是イ厓 恩介家園土地生養イ厓 斬頭就像風大吹帽跌 紅花唔驚變成泥                           ─〈義民塚〉  馬修連恩、謝宇威、陳永淘
Thumbnail
義民靈地埋 一二十年以後還是イ厓 恩介家園土地生養イ厓 斬頭就像風大吹帽跌 紅花唔驚變成泥                           ─〈義民塚〉  馬修連恩、謝宇威、陳永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