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客家文化與浪漫臺三線藝術節

2022/04/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臺灣建築遺址改造的歷史可追溯至上個世紀60年代,直到2005年,城市更新工作慢慢地由民間來主導。常常與好友們討論著桃園市文化規劃的內容,桃園市作為城市更新的實踐者,無論是具有年代的歷史遺跡,或者是老式民宅、空屋廠房,對其重新設計改造都有著豐富的經驗,桃園市八德區中正堂電影院蛻變成桃園市立圖書館分館,獲「臺灣建築獎首獎」的「大溪齋明寺增建計劃」、轉化為自然農法意識結合觀光工廠的概念綜合體、桃園市中壢的馬祖新村轉化成影視協助拍攝與發展中心的輔導平台,辦理藝術家駐村與設置多功能展示空間及眷村戲院,呈現眷村的新體驗,因緣際會下,聆聽桃園文化局黃蘭燕科長分享過「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另外由董俊仁科長規畫的桃園參訪,對於桃園老屋規劃更為了解,這次前往的龍潭國小及周邊建築被整體修復而改造的「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桃園市客家文化館」、「菱潭街興創基地」。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

二、凝視桃園文化設施

(一)客家文化館
在客家文化館中,由彭專員分享「文教科」和「綜合科」,這裡於2011年成立,目前有十二個館舍,桃園客家政策有五個要點:「傳承客家語言、深耕人文節慶、推廣客家產業、加強國際交流、多元營運館舍」,之前在花蓮吉安鄉推動客家活動,那裡主要以「客家學堂」的方式,提供在地居民了解客家的文化,聽到彭專員說這裡於2017年到2018年有6,978人報考客家認證,可見這裡客家人對於語言學習的動力很強,透過薪傳師讓客家文化向下扎根。
節慶活動讓在地居民更了解客家的傳統文化,透過客家音樂節,讓更多人的人了解客家文化,在音樂中或許語言不是最重要,在音樂中去呈現客家的靈魂,更是打開客家和其他族群連結的重要媒介。
桃園市自從升格後,客家局分別往福建、廣東、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美國、日本,拜訪各地的客屬團體,這個政策是值得肯定的,只是你是客家人,不管在哪一國,都可以互相了解與交流,每當很多政策提到國際化,其實我會納悶怎麼讓政策具體的國際化,姊妹市的締交還是觀光客的到來,漸漸地我發現或許是深根地互相了解。
(二)武德殿和鍾肇政文化生活園區
本來我並不知道桃園有著「武德殿」,在日本平安時代時,武德殿是用來訓練武能,桃園龍潭這裡過去是刑務所演武場,之前在看台劇「愛上兩個我」這裡是用來做國術館,現在變成鍾肇政文化生活園區,老房子翻修後續經營真的是更難的一個課題吧!接著我們到鍾肇政文化生活園區為日式宿舍三號空間,這裡為鐘肇政地圖展示、園區特色展示。
(三)菱潭街興創基地
由謝佩娟老師、蔡濟民老師和張智宇三人介紹,一開始先說明為何選龍潭,怎麼讓這裡與鍾母做連結,蔡老師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說明那個時代的背景,自己不是文學出身的,老師先用黃春明老師的《龜山島》和鍾肇政《八角塔下》、《濁流》,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推展歷程(2012到2019年),從調查期、規劃期、修復暨接續期、營造暨營運期五個階段,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很厲害學長是李登輝,可能也是給我們一個鼓勵,學習還是在人生的道路中很重要吧!聽了許多在地的案例,這裡讓我有個疑問就是,感覺目前為止比較像是推動者期待讓自己未來的狀態,和在地的連結目前比較像是讓創業者進入,將本來的美食街在重新以藝文概念重新復興起來,張智宇提出街區營造啟動三個概念:「採集地方靈感」、「創意加值實驗」、「深化青年參與」,階段從「地方蠕動」、「地方能動」、「地方蔓生」、「地方創生」,跟著他實際走菱潭街,確實裡面的店家很熱情,但我覺得困境可能是如何讓新興基地的創業者和在地連結如何串連,目前覺得是蔡老師們推動的很努力,但是和周遭的關係沒有具體的延續性,但或許老師們還在嘗試方式。
菱潭街興創基地
(四)龍潭圖書館和鄧雨賢紀念音樂館
由圖書館主任親自帶我們走整個圖書館和鄧雨賢紀念音樂館,這裡圖書館的設備真的很高級,尤其是戲劇表演廳,但是讓我深思問題是:「到底會有哪些人來到這裡表演?」還有這裡推動真的比較辛苦,館員僅有六人,但是整個圖書館園區都是由這六人去規劃,外面的園藝竟然也是由主任們去規劃,音樂館裡面的互動性,深深吸引著我,對於親子來說,互動性確實可以讓學習這些過去的音樂,更為印象深刻,但是雖然是周五,但是來到整館的人並不多,或許這也是未來圖書館館員必須去思考怎麼改善的部分吧,畢竟文化機構,是希望提升在地的文化底蘊。
龍潭圖書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