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Twitch宣佈,將於明年2月27日終止韓國地區營運,網路上一片震驚!那來聊聊「絆腳石」到底是什麼吧~
本月6日直播平台Twitch 宣布明年將退出韓國市場,原因是由於需繳交「網路使用費」,導致使用人數越高、負擔成本越重,造成在韓營運的網路成本是其他國家的十倍,嚴重虧損下只能決定終止韓國地區服務,消息引起熱烈討論。
使用者付費是公認的道理,一般用戶要向電信公司支付網路費才能上網,然而韓國的「網路使用費」多一層意涵,是指電信商向內容平台另外收取的費用。以電信商的立場而言,當平台流量過高造成網路塞車,就需要花更多經費維護基礎設置,營運成本便會上升,為此針對高流量平台收取「網路使用費」以分攤成本。
舉例來說,今天某展覽主辦方對民眾收取門票,也向前來擺攤的廠商收攤位租賃費,但高人氣攤位的人潮導致走道大塞車,主辦方便決定拓寬走道,因此要求高人氣攤位額外付費分攤成本,這時候收費合不合理就變成一道難題⋯
以平台方的角度來看肯定是不能接受的。許多平台認為,因流量而額外收費違反所謂的「網路中立性」,且平台本身已向電信商支付過網路費,那麼維護網路的基本運作,本就是電信商應盡的責任,此舉無疑是雙重收費。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網路使用費的爭議就因智慧電視浮上檯面。在Twitch事件前,YouTube也曾於去年發過聲明,請求民眾聲援反對「網路使用費義務化」法案制定,當時知名創作者們積極發布相關內容喚起民眾注意,該時期平台內隨處可見宣傳banner。Netflix 更直接和電信商SK broadband槓上,因網路使用費問題提起訴訟。可惜後期雙方以有共同合作案為由雙雙撤訴,話題就此落幕。(只能說水很深R)
內容平台的營運方式也需考量成本做出調整,如Twitch曾透過改採P2P模式,及降低畫質至720p來縮減網路用量,韓國本土平台afreeca TV也採用Grid技術來壓低成本。而早在YouTube進入韓國前流行過的本土影音平台mncast,倒閉原因之一也是因網路使用費過高。專家表示,連Naver及Kakao等大型企業也支出著可觀費用,但有大量用戶的企業可能透過跟電信商談判換取較為優勢的條件,一般中小企業只能被電信商牽著走,使新興公司發展受限。
很多人認為對平台收費跟一般民眾無關,事實並非如此。當電信商向平台額外收費,平台希望獲利不變下,勢必會把費用轉嫁給消費者,進而造成訂閱費的提升,或是服務品質的下降。更糟糕的可能(希望沒這麼壞啦)內容平台走的走、倒的倒,只剩下能負擔費用的大型公司,電信商甚至有權力決定民眾可看到的媒體呢⋯
去年開始韓國以保護國內商家名義,推動向外國企業催收網路使用費的「網路使用費義務化法案」,另外歐盟、美國、澳洲、印度、巴西、台灣也有相關計畫或討論。但哪些平台要被收費?怎樣算合理收費?與企業達成共識並不簡單。目前歐盟對向科技巨頭繳交網路使用費的相關推進尚在進行中,結果出來前韓國持觀望態度,法案暫時延期審查。
起初網路輿論認為跟平台收點錢也沒什麼,但後期風向逐漸轉變。原因是韓國三大電信商在疫情期間營業額逐年攀升,2021年的淨利也分別來到2100億韓元(SK boardband)、9900億韓元(KT)、6700億韓元(LG U+),雖然去年(2022)疫情趨緩後收益有下降趨勢,但在疫情衝擊百業蕭條的對比下此領域仍非毫無賺頭。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曾提出「反對網路使用費法案請願」,當時有超過23萬名民眾參與,可見民眾亦意識到議題的重要性。
本月8日,韓國嘉泉大學法學系崔景津教授於韓國通信業者聯合會(KTOA)的演講中提到,目前生成式AI與混合實境(MR)蓬勃發展,未來網路塞車的問題只會持續擴大,結果還是會回到到底誰該出建置/管理、營運費用的本質性問題,因此呼籲應該繼續討論去年提出的法案,且由於這2、3年間爭論不休,必須盡快取得社會共識。
以目前的趨勢看來,每年網路流量都提升20-30%,先前歐洲電信網路營運協會(ENTO)曾指出,Google、Meta、Netflix 、Apple、Apple、Microsoft 等大型業者佔了全球流量的一半,是確保網路基礎設置順利運行的最大受益者們,因此應該有所貢獻。另外有公平的收費,才能將更多收益投入在6G等新技術的發展,這些投資最終也將回饋到市場上。
韓國移動通信業者表示,Twitch的公開聲明將撤離理由全歸咎於網路使用費過於牽強,崔教授也在前述演講中提到,其實Twitch的離開與韓國的市場複雜性有關,還有內部經營問題、在韓契約問題等多樣原因。
到底電信商有沒有資格向平台收取「網路使用費」呢?狗狗也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Twitch #直播 #網路使用費 #遊戲 #實況 #韓國 #netflix #youtube #한국 #뉴스 #korea #lifein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