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長洲記事- 比伊麗莎白二世更早的喬治六世國王郵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台灣讀者們對郵筒的印象多數來自中華郵政的綠紅方形外觀,那生活中再日常不過的公共設備,往往藏身於郵局或街道上,很少會特別去關注。記得獲得最多關注的一次,是某一年因颱風十幾級風力,而把郵筒柱桿吹彎。並意外地掀起一股彎腰郵筒風潮。

然而,這看似平常不過的郵筒在他國可藏有歷史與文化的小細節。

這篇所要介紹的是香港碩果僅存的英治時期在英王喬治六世在世時所建立的專屬郵筒,由於關於英式郵筒可翻閱的一手資料甚少,只能從英國皇室相關資料查起。

會得知此郵筒機緣,就要從我的童年回憶說起。

童年時期的盛夏都是在兩個月長的暑假中揭開序幕,六月底時已引頸期盼回長洲島,最令人興奮的假期就是回香港在爺爺的大屋。

每每通往東灣沙灘的捷徑中,總會經一座外觀簡潔優雅的基督教教堂(名為中華便以利會 )。教堂前便設立了一座英治時期的郵筒。

做為一心只想去海灘游泳的小屁孩,很少會被教堂旁垃圾蒐集站的不起眼郵筒吸引。直到長大後回到島上漫步,偶然瞥見此郵筒,注意到筒身上鑄於英文字體為已逝英王喬治六世GRVI的花押字。細查後才得知,該郵筒應為香港碩果僅存留有喬治六世的郵筒(光是伊麗莎白二世郵筒就已經越來越少),更難得的是,該郵筒仍持續使用中!

有興趣的讀者,下次到香港離島長洲一遊時,除了造訪東灣沙灘與張保仔洞等景點外,不彷從中興街多走幾步路,造訪這稀有的英治香港遺物。(可google中華便以立會教堂,步行前往)



英王喬治六世(也就是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父親)郵筒上的花押字浮雕  相較起鑄有英女王ER II的郵筒,此更為罕見。據聞該喬治六世GRVI( 代表Geroge Royal VI)郵筒是香港地區碩果僅存的活古董(現仍在使用中)

英王喬治六世(也就是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父親)郵筒上的花押字浮雕 相較起鑄有英女王ER II的郵筒,此更為罕見。據聞該喬治六世GRVI( 代表Geroge Royal VI)郵筒是香港地區碩果僅存的活古董(現仍在使用中)

郵筒整體外觀

郵筒整體外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oHo.Chow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記者曾金萬/蘇澳報導】臺灣港務公司30日上午10時於蘇澳港新建旅運中心隆重舉辦「蘇澳港旅運中心啟用暨郵輪首航典禮」,宣告新建旅運中心正式啟用,並迎接旅運中心落成後首艘,同時也是首次蒞臨蘇澳港的郵輪-「日本丸」的到來,為蘇澳港的郵輪旅運發展揭開嶄新的一頁。該郵輪預計於今年12月30日會二次造訪,
Thumbnail
【記者曾金萬/蘇澳報導】臺灣港務公司30日上午10時於蘇澳港新建旅運中心隆重舉辦「蘇澳港旅運中心啟用暨郵輪首航典禮」,宣告新建旅運中心正式啟用,並迎接旅運中心落成後首艘,同時也是首次蒞臨蘇澳港的郵輪-「日本丸」的到來,為蘇澳港的郵輪旅運發展揭開嶄新的一頁。該郵輪預計於今年12月30日會二次造訪,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上篇手記歸納了船難十年後的疑問與未完成課題,以及政府態度轉變。下篇將討論訪問者對極端保守派的看法,並探討其面臨的運營困難。同時也提及香港對事件的觀感,多被陰謀論影響。
Thumbnail
上篇手記歸納了船難十年後的疑問與未完成課題,以及政府態度轉變。下篇將討論訪問者對極端保守派的看法,並探討其面臨的運營困難。同時也提及香港對事件的觀感,多被陰謀論影響。
Thumbnail
淡水殼牌倉庫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台灣現存最完整的洋行倉庫,也是台灣少數僅存的工業遺址古蹟。 淡水殼牌倉庫建於1897年,由英商嘉士洋行興建,原為煤油進口及儲存之用。1944年,淡水殼牌倉庫遭美軍轟炸,僅剩四座大倉庫及三座小建築物。1997年,淡水殼牌倉庫被指定為新北市市定古蹟。2001年,淡水
Thumbnail
淡水殼牌倉庫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台灣現存最完整的洋行倉庫,也是台灣少數僅存的工業遺址古蹟。 淡水殼牌倉庫建於1897年,由英商嘉士洋行興建,原為煤油進口及儲存之用。1944年,淡水殼牌倉庫遭美軍轟炸,僅剩四座大倉庫及三座小建築物。1997年,淡水殼牌倉庫被指定為新北市市定古蹟。2001年,淡水
Thumbnail
進入第四展廳,充滿氛圍感的打卡牆將我們拉進了臺灣燦爛海上貿易的最初年代...
Thumbnail
進入第四展廳,充滿氛圍感的打卡牆將我們拉進了臺灣燦爛海上貿易的最初年代...
Thumbnail
基隆港29日靠泊2艘重量級母港郵輪(見圖),單日進出港人次達14,000人,基隆港務分公司除提供旅客優質服務外,並大力行銷台灣的觀光。 基隆港務分公司指出,隸屬世界第4大郵輪集團的挪威寶石號從曼谷經東南亞重要港口一路北上,於今日抵達基隆港東岸旅客中心結束航程,2,0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離船改
Thumbnail
基隆港29日靠泊2艘重量級母港郵輪(見圖),單日進出港人次達14,000人,基隆港務分公司除提供旅客優質服務外,並大力行銷台灣的觀光。 基隆港務分公司指出,隸屬世界第4大郵輪集團的挪威寶石號從曼谷經東南亞重要港口一路北上,於今日抵達基隆港東岸旅客中心結束航程,2,0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離船改
Thumbnail
在亂世變局的後疫情時代,海洋思維比大陸思維更能彈性適應、靈活應變。
Thumbnail
在亂世變局的後疫情時代,海洋思維比大陸思維更能彈性適應、靈活應變。
Thumbnail
台灣讀者們對郵筒的印象多數來自中華郵政的綠紅方形外觀,那生活中再日常不過的公共設備,藏身於郵局或街道上,很少會特別去關注,記得唯一獲得關注的一次,是某一年因颱風風力過強而把郵筒柱桿吹彎,造成的特殊彎掀起一股彎腰郵筒風潮。 然而,這看似平常不過的郵筒在他國卻是一國歷史與文化的顯現。 這篇所要介紹的
Thumbnail
台灣讀者們對郵筒的印象多數來自中華郵政的綠紅方形外觀,那生活中再日常不過的公共設備,藏身於郵局或街道上,很少會特別去關注,記得唯一獲得關注的一次,是某一年因颱風風力過強而把郵筒柱桿吹彎,造成的特殊彎掀起一股彎腰郵筒風潮。 然而,這看似平常不過的郵筒在他國卻是一國歷史與文化的顯現。 這篇所要介紹的
Thumbnail
《原來貨櫃是這樣子啊!》 作者|小魯文化編輯部 繪者|葉亞璇、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 出版|小魯文化
Thumbnail
《原來貨櫃是這樣子啊!》 作者|小魯文化編輯部 繪者|葉亞璇、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 出版|小魯文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