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食物無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Michael Pollan,美國飲食文化作家,在哈佛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寫作,其著作常獲《紐約時報》等媒體年度選書,《時代》雜誌評選他是全球百位最有影響力作家,尊稱他是「食物之神」,彰顯他對飲食文化的貢獻。

 

 ◆飲食三大重點:

 

1. 吃真正的食物

  • 盡量吃簡單、天然、原型的食物,而不是複雜、化學、加工的產品。
  • 不會壞的東西可能也代表不適合食用。
  • 商品成分中有你不知道、不熟悉、超過五種添加物,以及加了高果糖玉米糖漿的東西就不要吃。
  • 有鑑於超市中,除了生鮮蔬果區,其他區域的商品都很有可能有上一項列出的問題,所以會建議比起在超市購物,不如多逛農夫市集。

 

2. 多吃素

  • 動物肉可以吃,但別忘了要多吃植物。

 

3. 不要吃太多

  • 控制每日攝取的熱量。
  • 通常品質好的物品會比較貴,所以花同樣的錢,與其追求數量,可以的話改追求質量。
  • 吃正餐,少吃零食、下午茶、消夜。
  • 慢慢吃,然後在覺得有飽足感的時候就停下。

 

作者有在書中解釋為什麼會提出上述之建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閱此書的PART 3 「終結營養主義」。

若是對詳細的說明沒有興趣,則可參考作者的另一本書籍《飲食規則:83條日常實踐的簡單飲食方針》,當中只專門列出他個人在飲食上的各種建議事項,是個五分鐘可快速翻完的輕便小手冊。

 

 

◆其他有關食物營養的意見:

 

1. 單一營養素跟含有營養素的食物,對人體來說並不相同。

因為科學研究的限制,營養學通常一次只研究一種營養素。但不僅人體的運作十分複雜,食物本身具有的營養成分也非常多元,配合多變的烹調料理方式,導致研究食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異常困難。但無論如何,最基本的觀念仍是,人最終應該吃的是食物,而不是營養素

 

2. 除了食物,食物生長的環境也會影養我們的健康。

在計較食物中到底缺了或多了什麼成分,從而導致人類不再健康的時候,或許我們該同步重視的是產生食物的環境。因為當孕育食物的土壤、水源與整體環境飽受汙染,抑或是我們將食用動物圈養在違反天性、不人道的環境,讓牠們長期處於不健康的狀態,我們又為什麼會期望吃下這些食物的人類能健康、不生病呢?

 

3. 專家也不總是對的。

美國官方的膳食建議,曾在過去數十年間不斷強調應減少脂肪的攝取,從而興起使用乳瑪琳代替奶油,以及多吃澱粉少吃肉的風潮。但現在已證明,反式脂肪是比動物飽和脂肪,對人體危害更嚴重的產品。而攝取過多的醣類,反倒又成了目前各路營養學家與醫師,共同呼籲人們應該重視的問題。

 

 

作者在書中對於現代營養科學提出以下之反思:動物天生就知道自己應該吃什麼,而我們人類究竟是怎麼發展到,連知道自己該吃什麼的本能都失去的特殊境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葉子君的沙龍
4會員
8內容數
觀星同時關心
葉子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08
神尾哲男,料理研究家。 2003年被診斷出罹患前列腺癌第四期,雖然接受手術並服用荷爾蒙藥物,但療程十分痛苦,病情卻完全不見好轉,於是決定借重自己的廚師專業,改以食療法來治病。 在執行飲食療法的過程中,不但癌症病況獲得有效控制,甚至在脊髓的骨頭已被癌細胞掏空的情況下,他也能不用拐杖正常走路。
Thumbnail
2024/01/08
神尾哲男,料理研究家。 2003年被診斷出罹患前列腺癌第四期,雖然接受手術並服用荷爾蒙藥物,但療程十分痛苦,病情卻完全不見好轉,於是決定借重自己的廚師專業,改以食療法來治病。 在執行飲食療法的過程中,不但癌症病況獲得有效控制,甚至在脊髓的骨頭已被癌細胞掏空的情況下,他也能不用拐杖正常走路。
Thumbnail
2023/12/25
作者林慶順,曾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逾60本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委員。 教授生涯退休之後,以醫學研究的角度,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致力於破解流竄在網路上的養生保健迷思,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資訊誤導,進而維護個人健康。
Thumbnail
2023/12/25
作者林慶順,曾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逾60本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委員。 教授生涯退休之後,以醫學研究的角度,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致力於破解流竄在網路上的養生保健迷思,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資訊誤導,進而維護個人健康。
Thumbnail
2023/12/18
作者林慶順,擔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逾60本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委員。 教授生涯退休之後,以醫學研究的角度,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致力於破解流竄在網路上的養生保健迷思,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資訊誤導,進而維護個人健康。
Thumbnail
2023/12/18
作者林慶順,擔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逾60本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委員。 教授生涯退休之後,以醫學研究的角度,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致力於破解流竄在網路上的養生保健迷思,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資訊誤導,進而維護個人健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喜歡嘗試美食的人非常多,但如果你是享受烹飪的美食愛好者,就一起來閱讀bon appetite!
Thumbnail
喜歡嘗試美食的人非常多,但如果你是享受烹飪的美食愛好者,就一起來閱讀bon appetite!
Thumbnail
從這一刻讓我附刻下我喜歡的香甜風味是如此自然可口的好滋味,也是童年的味道
Thumbnail
從這一刻讓我附刻下我喜歡的香甜風味是如此自然可口的好滋味,也是童年的味道
Thumbnail
前幾天有位作家舉例欠當,遭到炎上,連帶的,他的文章也遭到抨擊,甚至有網路新聞為此批評。
Thumbnail
前幾天有位作家舉例欠當,遭到炎上,連帶的,他的文章也遭到抨擊,甚至有網路新聞為此批評。
Thumbnail
趙鐸・安安您配角系 EP6|你看的不是料理,是你到底要不要離職:《料理新鮮人》
Thumbnail
趙鐸・安安您配角系 EP6|你看的不是料理,是你到底要不要離職:《料理新鮮人》
Thumbnail
麥可不僅為主角烹製了三餐,還關心她的健康和工作進度。他的烹飪技巧和關懷讓主角感到驚訝,也讓她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Thumbnail
麥可不僅為主角烹製了三餐,還關心她的健康和工作進度。他的烹飪技巧和關懷讓主角感到驚訝,也讓她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Thumbnail
大抵我是喜歡看別人的故事,因為所謂的歷史時刻、道德批判,當來到個人身上,隻身面對整個時代洪流,很多時都是夾雜深深的無奈。
Thumbnail
大抵我是喜歡看別人的故事,因為所謂的歷史時刻、道德批判,當來到個人身上,隻身面對整個時代洪流,很多時都是夾雜深深的無奈。
Thumbnail
這本書是我參加皇冠70周年的時候抽到的禮物,先前就有注意到韓良憶老師的書,雖然我不算非常考究飲食,偏食但愛吃還是讓我對這本書很有興趣,想看看飲食該如何以文字料理,使之香氣躍上紙面。 這本書是作者的精選集,時間線頗長,從他在台灣的兒時的回憶,到他後來定居荷蘭的生活皆有紀錄,我覺得這點很好玩,中西
Thumbnail
這本書是我參加皇冠70周年的時候抽到的禮物,先前就有注意到韓良憶老師的書,雖然我不算非常考究飲食,偏食但愛吃還是讓我對這本書很有興趣,想看看飲食該如何以文字料理,使之香氣躍上紙面。 這本書是作者的精選集,時間線頗長,從他在台灣的兒時的回憶,到他後來定居荷蘭的生活皆有紀錄,我覺得這點很好玩,中西
Thumbnail
《#消失中的餐盤#》是被多家權威媒體激賞的人文作品,被《紐約時報》推薦,《星期日泰晤士報》選為“年度好書”,斬獲英國自然與旅行寫作至高獎——溫賴特獎、“美食界奧斯卡”——詹姆斯·比爾德獎,以及飲食作家協會圖書獎、福南梅森圖書獎、格裏格森獎。
Thumbnail
《#消失中的餐盤#》是被多家權威媒體激賞的人文作品,被《紐約時報》推薦,《星期日泰晤士報》選為“年度好書”,斬獲英國自然與旅行寫作至高獎——溫賴特獎、“美食界奧斯卡”——詹姆斯·比爾德獎,以及飲食作家協會圖書獎、福南梅森圖書獎、格裏格森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