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書單|《在異國餐桌上旅行》|人類啊人類,都是千迴百轉的飲食化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讀《在異國餐桌上旅行》,人類啊人類,都是千迴百轉的飲食化緣

讀《在異國餐桌上旅行》,人類啊人類,都是千迴百轉的飲食化緣


在異國餐桌上旅行|張健芳|2015|商周出版


大抵我是喜歡看別人的故事,就像海明威寫巴黎也寫自己,他還寫費滋傑羅、史坦女士,又像谷崎潤一郎筆下的女傭們如此鮮明,或是久住昌之寫食客、寫廚子、也寫自己家族,尤其那段有關舅舅是神風隊一員,聽母親說小時候送紅豆餅到他隊裡的故事,那段後韻很強,讓人想了很久,因為所謂的歷史時刻、道德批判,當來到個人身上,隻身面對整個時代洪流,很多時都是夾雜深深的無奈。

這書開首一兩章頻出金句,是有半刻懊惱影響閱讀節奏,也因為金句之所以是金句,正因為字字珠璣的深刻,掩沒了作者書寫那道幽微之光,直到,直到她寫在北極遇上伊努特族,文末她承認自己對大自然無求無懼的虛偽忸怩,這小小的坦白觸動了我,隨即對這本書也改觀了:因為接下來作者寫下的每一場飲食碰面,可能關乎幾代人的經歷、或是國境南北不同種族的命運,人世間還未見大同,唯有食物能短暫把人聯繫起來,在寒冬中互相取暖。

作者描繪故事的方方面面:不只是一桌子食物,而是跟什麼人、因何事聚首一堂、大家又來自怎樣的生活環境、再交錯回到食桌前的氛圍。例如作者去土耳其跟敘利亞邊境,原是想在伊斯蘭教重視的宰牲節吃宰羊宴,卻發現自己身在亞美尼亞裔基督徒的社區,沒有羊吃結果跟剛認識的朋友坐在酒吧裡喝茴香酒,說著說著才知道一桌子的女孩有家歸不得,「離鄉背井」意味著辭別,包括拋棄過往的人生,在無人知曉的地方從新開始,原來故鄉裡的女孩們不能自己上街、不能繼續升學因為族中會安排婚姻,而婚姻又只是從一個籠牢跳到到另一個,你會生下一堆兒女而終生未能踏出家鄉半步;也不談當成為受害者時,會被家人以榮譽謀殺奪去生命,這樣毫無意義的生存所謂何以?但這一桌子的故事後面還陸續有來,絕不會想到後來還引到庫爾德族吟遊詩人「叮唄敍」上去。

土耳其禁止庫德語,庫德人如果公開說母語就要罰錢坐牢,叮唄敘首當其衝被禁演唱,叮唄敘的傳承非常奇妙,因為他們是口述傳統的最後傳人,自古以來行遍天下以吟唱故事為己業,他們之中絕大多數是文盲,一身技術只能言傳身受,而打撃他們的手段就是讓他們不能再開口…

故事以好幾章來來回回由一個人寫到另一個人,卻原來環環相扣,作者一直在寫的某個人,又轉述其他人故事,到頭來原來就是一位叮唄敘的叙事,是故中藏故的驚喜。叮唄敘以後作者還帶我們坐上前往加爾各答的火車遇見印度跨性別人「海吉拉」,分享了牛奶糖以及身世,也有為了幫助柬埔寨人脫貧而鼓勵婦女種香菇販賣建立事業的故事,也讀到希望幻滅的人生。如果說故事裡的飲食是「面子」,那這些人的訪問故事便是「裡子」,讀到不只心痛不忍,作者說「生命中有些難關很窄很險,只容自己側身而過」,這形容太powerful,也許受苦的眾生沒有誰比誰更難,唯有在分享吃的當下,短暫脫離苦海,借作者這個樹洞吐露一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繪本原力的沙龍
23會員
57內容數
繪本原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11
《燕食記》是透過一對廚匠師徒的故事,交織粵港的近代變遷。書的開展我是此料不及的,那些絲線密鏠的故事,有我耳聞目睹吃過的,有我以前從書裡讀來的,亦有我婆輩的痕跡。
Thumbnail
2024/03/11
《燕食記》是透過一對廚匠師徒的故事,交織粵港的近代變遷。書的開展我是此料不及的,那些絲線密鏠的故事,有我耳聞目睹吃過的,有我以前從書裡讀來的,亦有我婆輩的痕跡。
Thumbnail
2024/03/11
今天簡簡單單一份早餐,糖與茶葉、咖啡與瓷杯、一塊可頌麵包,也能拉扯出混合飲食史、航海史、全球化貿易、甚至血淚的黑奴歷史。
Thumbnail
2024/03/11
今天簡簡單單一份早餐,糖與茶葉、咖啡與瓷杯、一塊可頌麵包,也能拉扯出混合飲食史、航海史、全球化貿易、甚至血淚的黑奴歷史。
Thumbnail
2024/03/11
《山家清供》原是林洪編寫的菜譜,林洪是泉州人,所以書中有不少閩菜的記載,維基上記載閩菜以鮮醇、香嫩、清淡為主,也重視刀工、講究作料,這也一一在書中有所體現,至於費勇這版本則是在原書上加譯加注,賦了更多意義的一部。
Thumbnail
2024/03/11
《山家清供》原是林洪編寫的菜譜,林洪是泉州人,所以書中有不少閩菜的記載,維基上記載閩菜以鮮醇、香嫩、清淡為主,也重視刀工、講究作料,這也一一在書中有所體現,至於費勇這版本則是在原書上加譯加注,賦了更多意義的一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果守著魂魄轉世的原則,〝靈〞的成形可能也有千百個有趣的因果,藉著藏在大腦神經叢內阿卡西紀錄累世的刻劃,〝靈〞隨著不同時代的肉體更載而汰舊換新著記憶
Thumbnail
如果守著魂魄轉世的原則,〝靈〞的成形可能也有千百個有趣的因果,藉著藏在大腦神經叢內阿卡西紀錄累世的刻劃,〝靈〞隨著不同時代的肉體更載而汰舊換新著記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位作者對飲食的愉悅與回憶。作者在旅行中樂在其中品嘗美食,同時回憶起自己對於美食的很多美好時光。作者分享了對於飲食的態度與自己的成長歷程。這篇文章無疑表達了作者對於飲食獨特的見解與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位作者對飲食的愉悅與回憶。作者在旅行中樂在其中品嘗美食,同時回憶起自己對於美食的很多美好時光。作者分享了對於飲食的態度與自己的成長歷程。這篇文章無疑表達了作者對於飲食獨特的見解與體驗。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長途巴士旅程後回到家中的故事,敘述了生活點滴和對食物的思念。文章中融入了作者在不同國家生活的經歷和對家的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長途巴士旅程後回到家中的故事,敘述了生活點滴和對食物的思念。文章中融入了作者在不同國家生活的經歷和對家的思考。
Thumbnail
最近發現自己的分享風格有些像「台式早餐店菜單」,就是「什麼都來一點」,這個特色我說不上好壞,有些場合適時聚焦是應該的,但有些感觸不吐不愉快,無論如何希望在自娛之餘也能讓訪客得到東西,因此我會朝理想風格邁進,煮出自己喜歡又適合訪客的料理,在成形之前,還請觀者指教包含。昨天看完極限長征...
Thumbnail
最近發現自己的分享風格有些像「台式早餐店菜單」,就是「什麼都來一點」,這個特色我說不上好壞,有些場合適時聚焦是應該的,但有些感觸不吐不愉快,無論如何希望在自娛之餘也能讓訪客得到東西,因此我會朝理想風格邁進,煮出自己喜歡又適合訪客的料理,在成形之前,還請觀者指教包含。昨天看完極限長征...
Thumbnail
《燕食記》是透過一對廚匠師徒的故事,交織粵港的近代變遷。書的開展我是此料不及的,那些絲線密鏠的故事,有我耳聞目睹吃過的,有我以前從書裡讀來的,亦有我婆輩的痕跡。
Thumbnail
《燕食記》是透過一對廚匠師徒的故事,交織粵港的近代變遷。書的開展我是此料不及的,那些絲線密鏠的故事,有我耳聞目睹吃過的,有我以前從書裡讀來的,亦有我婆輩的痕跡。
Thumbnail
大抵我是喜歡看別人的故事,因為所謂的歷史時刻、道德批判,當來到個人身上,隻身面對整個時代洪流,很多時都是夾雜深深的無奈。
Thumbnail
大抵我是喜歡看別人的故事,因為所謂的歷史時刻、道德批判,當來到個人身上,隻身面對整個時代洪流,很多時都是夾雜深深的無奈。
Thumbnail
這本書是我參加皇冠70周年的時候抽到的禮物,先前就有注意到韓良憶老師的書,雖然我不算非常考究飲食,偏食但愛吃還是讓我對這本書很有興趣,想看看飲食該如何以文字料理,使之香氣躍上紙面。 這本書是作者的精選集,時間線頗長,從他在台灣的兒時的回憶,到他後來定居荷蘭的生活皆有紀錄,我覺得這點很好玩,中西
Thumbnail
這本書是我參加皇冠70周年的時候抽到的禮物,先前就有注意到韓良憶老師的書,雖然我不算非常考究飲食,偏食但愛吃還是讓我對這本書很有興趣,想看看飲食該如何以文字料理,使之香氣躍上紙面。 這本書是作者的精選集,時間線頗長,從他在台灣的兒時的回憶,到他後來定居荷蘭的生活皆有紀錄,我覺得這點很好玩,中西
Thumbnail
每一項味道都很好,餐桌上的談話也可以持續好久好久。
Thumbnail
每一項味道都很好,餐桌上的談話也可以持續好久好久。
Thumbnail
你是那種只要有人登高一呼「有好吃的來了」就會好奇心爆發湊上前觀看的人嗎? 回想過去在職場,只要休假去旅遊,總是有不成文規定要買伴手禮給同事們享用,若是買得不夠多還會被埋怨不夠吃,畢竟有為數不少的人對於「吃」有極高的興趣,也對於親自下廚或美食踩點的行程樂此不疲。 而我就是那個聽到有新奇
Thumbnail
你是那種只要有人登高一呼「有好吃的來了」就會好奇心爆發湊上前觀看的人嗎? 回想過去在職場,只要休假去旅遊,總是有不成文規定要買伴手禮給同事們享用,若是買得不夠多還會被埋怨不夠吃,畢竟有為數不少的人對於「吃」有極高的興趣,也對於親自下廚或美食踩點的行程樂此不疲。 而我就是那個聽到有新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