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與科技連結,感受萬物變化:幽法《Hia 自然的脈動》

以自然與科技連結,感受萬物變化:幽法《Hia 自然的脈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由音樂製作人成文和歌者章素琳 'mic.usay.monari' 組成的電子音樂團體「幽法」,在2023年12月推出新專輯《Hia 自然的脈動》,作品融合世界音樂、實驗音樂、電子音樂與迷幻音樂等多重類型,為聽者打造出深邃而神秘的聽覺饗宴。


raw-image


科技與自然融合 在自我與萬物之間探索遨遊


  幽法受邀與 C-LAB 臺灣聲響實驗室在「2023臺東美術館聲音藝術節」透過 Ambisonic 技術合作進行了音樂實驗,將過往 stereo 雙聲道的音樂創作,在開放空間內拓展,給予聽者沉浸式的360度環景聲音享受,而在藝術節中所演繹的〈自然的脈動〉,也讓人看見更為寬廣的創作模式。

 

  結束了臺東美術館聲音藝術節的演出後,幽法也在同年12月推出新專輯《Hia 自然的脈動》,透過音樂探索著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將自然、萬物和民族等元素與科技融合在一起,並試圖將人們沉浸在意識、靈性、迷幻與平和之中探索,引領大家進入自我和整個存在之間的深度對話,開啟一趟微妙的內在之旅。

 

  自然界的循環與神秘,在萬物生靈的呼吸中不斷變化。時而劇烈,時而緩慢。一直以來,生命之間一場場的儀式不斷發生,顯化出大自然中隱藏的「魔法」。這種魔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巫術或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生命本身,我們與大自然相互連結的細節網絡。

 

「Paso’eling  kiso iraaay ko satima i kiratkiratan haw? 你相信  魔法存在自然裡嗎?
tira i  sasela’ no niyam   maherek to sapapinapinaay no misalisin 在我們呼吸之間已經過了   好幾百場儀式」
──〈maefer 飛〉

  專輯中的第一首歌曲〈maefer 飛〉,在悠遠深長的音律中,在主唱 'mic 的聲音中感受了傳統祭儀裡的神祕,也彷彿看到了生命與大自然交織的「魔法」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另一首〈'edilsa 透光〉以蟲鳴鳥叫開頭,搭配音效重疊的設計,展現出驚懼又詭譎的氛圍,也在歌詞中聽到許多情緒的交雜,隨著主唱 'mic 的吟唱,感受有如撥雲見日、看見天光透過雲層照耀大地的重生感。


raw-image


在矛盾與衝突之後  重新審視與世界的連結


  在作品中,幽法藉由音樂反映自然、他人和自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不僅是揭示自己與大自然和他人之間的迷惘,也是對自己的困惑和尋求。儘管可能在過程中感受到傷害,但是大自然的力量總是能帶來新的盼望與機會。我們可以從這些自然的變化中獲得力量,最終將外部及自己的內在相連結。透過《Hia 自然的脈動》這張專輯,幽法也希望可以喚醒人們對自然和平的追求、對戰爭的反思,進一步對和平世界的想像和建設。這是一種信念,一種對和平世界的熱切期望。

 

raw-image



數位收聽

💿 幽法 - Hia 自然的脈動|https://lnk.to/UFA2023




專輯曲目 

1.           maefer 飛

2.           pasowal ko fali 起風

3.           ngiha 聲音

4.           fakeloh 石化

5.           kami 我們

6.           'edilsa 透光

7.           mariket to cecay 融為一體

8.           hia 那個存在

 

 

關於幽法

raw-image

幽法是一支電子音樂團體,由音樂製作人成文和歌者章素琳 'mic.usay.monari' 組成,作品融合了世界音樂、實驗音樂、電子音樂和迷幻音樂等元素,這也使幽法的音樂難以歸類於單一特定電子音樂類型。主唱 'mic 以澄澈儀式感的民族迷靈聲線,與深沈迷幻的電子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創造出神秘深邃、豐富情感的意識畫面。深入探索意識和現實之間的邊界。

 

幽法曾發行過三張專輯《過程》、《純粹的融合病歷》以及《Lipahak ko ‘orip /  happy life》,曾入圍兩屆金音獎最佳電子音樂專輯,以及最佳電子音樂單曲獎。經常與視覺藝術家、舞團、劇團進行跨界合作。近期作品:於展覽《非遊記》中展出《竄流的片刻》,以及 ambisonics 沈浸式聲場作品《自然的脈動 - Nature’s Pulse》。

avatar-img
音樂暖風/Wind Music
46會員
256內容數
我們把風潮音樂人的故事,收藏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被譽為「民歌之父」的楊弦,暌違近五十年再次推出專輯《鄉.旅.詩.歌》,集結了自1990年代開始、橫跨近三十年的作品,除了收錄自己的詩詞之外,也將余光中、瘂弦、席慕蓉、陳育虹和羅門等知名詩人的作品譜寫成曲,為早年推廣現代民歌運動寫下新的篇章,也一起迎接「民歌50」演唱會的到來。
歷經五年沉澱與蛻變,來自南投賽德克族的「創作女聲」Yoku Walis幽谷・瓦歷斯於12月20日推出全新專輯《Klalay 見蝶》。首次擔任專輯製作人的Yoku幽谷,將賽德克族獨特的文化底蘊與當前的環境議題融合,以現代流行曲風創作出充滿韻律與生命力的作品。
「無疆界創作歌手」Sauljaljui戴曉君睽違四年,推出全新創作專輯《VAIVAIK尋走》。首次擔綱製作人的戴曉君,在作品中融入了在日常生活與各地演出所經歷的體悟與收穫,以傳統樂器月琴為基底,與多組音樂人合作,將排灣族語結合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讓樂迷透過耳朵一起探索戴曉君無邊無際的音樂世界。
被譽為「民歌之父」的楊弦,暌違近五十年再次推出專輯《鄉.旅.詩.歌》,集結了自1990年代開始、橫跨近三十年的作品,除了收錄自己的詩詞之外,也將余光中、瘂弦、席慕蓉、陳育虹和羅門等知名詩人的作品譜寫成曲,為早年推廣現代民歌運動寫下新的篇章,也一起迎接「民歌50」演唱會的到來。
歷經五年沉澱與蛻變,來自南投賽德克族的「創作女聲」Yoku Walis幽谷・瓦歷斯於12月20日推出全新專輯《Klalay 見蝶》。首次擔任專輯製作人的Yoku幽谷,將賽德克族獨特的文化底蘊與當前的環境議題融合,以現代流行曲風創作出充滿韻律與生命力的作品。
「無疆界創作歌手」Sauljaljui戴曉君睽違四年,推出全新創作專輯《VAIVAIK尋走》。首次擔綱製作人的戴曉君,在作品中融入了在日常生活與各地演出所經歷的體悟與收穫,以傳統樂器月琴為基底,與多組音樂人合作,將排灣族語結合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讓樂迷透過耳朵一起探索戴曉君無邊無際的音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