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見的月光,和我聽見的不一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音樂人常說,「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
有許多音樂人雖語言互不相通,卻能透過音樂本身進行交流、
理解彼此,並且達致更深的契合。

 

文/秋懷

此文刊於張老師月刊2021年11月號527期【音樂鬆身坊】單元


愛音樂的你,不知是否也偶爾會好奇,同樣是悅耳的音樂,歌曲描寫的主題也相同,怎麼每首歌聽起來,卻給人不同的感覺呢?

 

人與人溝通,需要透過語言,而音樂人常說,「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有許多音樂人雖語言互不相通,卻能透過音樂本身進行交流、理解彼此,並且達到致更深多的契合。你會驚嘆,音樂也可以呈顯出情緒,表現出心念的流動,原來音樂是這麼樣多變的組成。在音樂的語境裡,不同的曲調、樂器音色(這裡的樂器包含人聲)、節奏拍子等,都會讓我們在聽感上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和韻味。當然,編曲和樂器的疊加越是繁複,聽感的層次也會有更多變化。

 

在樂理上,不同跨度的音符組合而成的和弦,各有不同的聲情特色。我曾聽過一個比喻說,音與音之間的距離就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靠得太近或太遠,都會產生出不一樣的距離美感和效果。

 

先前的文章有提過,528hz有奇蹟音頻之稱,而在音程(音與音之間的距離)中,也有神聖音程的組合。例如完全五度(音到音之間)的音程演奏,代表著神聖感,是最恰當的距離。在著名的聖歌〈奇異恩典〉中,從小三度用到五度音程,會有一種提昇層次的昇華感。而F大調的曲子,多讓人有開朗、明亮、充滿希望的感覺,〈奇異恩典〉恰巧就是如此。


月亮讓人歡喜也讓人憂

 

再講得更細一些,曲子的調性、旋律舒緩或者緊密、和聲開闊或者壓抑、樂器本身的特性和差異,都會影響到這首作品帶給聽者的感受。同樣是跟「月亮」有關的曲子,著名的經典曲〈Moon River〉、〈但願人長久〉(歌詞為蘇軾的詠月名作〈水調歌頭〉)、〈帶我去月球〉、〈私奔到月球〉四首給予你我的感受便會全然不同,而這不僅僅只是歌詞所述的情境帶來的差異而已。

 

〈Moon River〉以悠緩的節奏,帶來一種淡淡地淒然哀傷,每個尾音都緩緩地拉長,就像不願意分離遠走的彼此;同樣是較為舒緩的〈但願人長久〉,在鄧麗君的演唱下,帶點彷彿相隔兩地的有情人卻能以祝福遙寄彼此情思的感覺。而張雨生的〈帶我去月球〉有則一種想擺脫現下困窘,帶著一種要昂揚、向上飛昇的冒險感,這就是開放的F大調和弦給人的感覺:心胸開闊,就像下一刻一下子即將飛起來就要飛起來;與〈帶我去月球〉有著同樣拍子的〈私奔到月球〉一曲,五月天在原有的樂團編曲上,多加了男女對唱的變化,歌曲在輕快節奏外便有了戀人的情愫流動在其中。

 

同為流行樂經典的而同樣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則有許多不同的版本,透過不同種編曲的演繹、速度拍子的調快調慢,都可能造成聽感的差異。三拍子的歌曲有種重心不穩或不和諧的感覺,因此也會讓人想隨著節奏搖擺踏步;四拍的歌曲便相對平衡,有穩健行走之感。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已經有了如此大量的創作,但在看似早已陳腔濫調的舊題上,新的作品往往還能衍伸出新意的緣故。只要調整一兩個零件,整首曲子的態勢便可搖身一變。


林海〈月光邊境〉

林海〈月光邊境〉


而上述這些,都還是有歌詞的流行歌曲,演奏曲的部分都還沒提及呢!像貝多芬著名的《月光》奏鳴曲,或是現代一點的〈月光邊境〉,兩者的月夜便有著不一樣的況味。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用了升C小調,帶著感傷低吟的氛圍,樂音一起便讓人有油然而生的懊悔或遺憾之感。林海的〈月光邊境〉則是帶點探問、循跡的探問,樂曲音符不斷漸進、演奏力道漸強,像是不斷反覆自我叩問自己或,追覓著心中的一個答案,而而越發強烈的音色,是向未知靠近的好奇、越發靠近解答之感。同樣都是以鋼琴演奏,指下彈奏出的二種月色卻各有韻味。

 

每位作曲家或創作者在曲中想描述的主題都是不一樣的。他們或許會用小調來表現出比較憂婉、哀傷、悲苦的一面,但在通則中這也不一定是通則,因為通則只是通則,總還是會有變格。像阿根廷作曲家Astor Piazzolla 創作的《Adios Nonino》開頭便是小調,但聽者感受到的,可能是一股詭譎或奇異的情境,像是嗅到城市中的一點不和諧。著名動畫頑皮豹的主題曲也是小調,這麼一舉例,你是否就輕易懂得了小調的多樣性?

 

演唱曲的語言與音樂調性也息息相關

 

同樣是在講天空、自然,你聽到游學志的《無限飛行》和吳金黛的《天空的眼睛》,就又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游學志的陶笛的音色溫潤,曲調聲音輕快較為昂揚,帶有猶如熱情前衝的夢想家感覺,《無限飛行》中還加入了烏克麗麗的演奏,清麗的聲音與讓整張專輯呈顯出的夢想圖樣帶有恰到好處的裝飾感呈現出的夢想飛行感並不相違。而《天空的眼睛》中除了有吉他外,另還有大提琴、小提琴、長笛、雙簧管等,各種樂器都別有聲情,代表著同樣生長於這片土地上的不同萬物、不同族群,組合交織出生動的對話是更為生動,也更回扣扣合著到環境保育、守護土地的議題。


游學志《無限飛行》

游學志《無限飛行》



吳金黛《天空的眼睛》

吳金黛《天空的眼睛》


而其實因為不同族群的語言發音音韻略有差異,也會有其各自適合的音樂性。像是原住民的部落八音或古調、客家山歌、恆春古調等雖等,都各有特色,。而但這些音階組合其實並非彼此互斥,就跟我們人一樣,它們也是可以共融的。透過編曲的巧思與安排,古調也可以很現代,不同民族的特色可以碰撞出混搭才有的特殊風味樂調可以碰撞混搭。像是桑布伊的一首〈長歌〉,你可以聽見桑布伊唱著自己族群的卑南古調、結合恆春張碧蘭阿嬤唱的屏東滿州古調〈牛尾伴〉,最後請林強加入現代感十足的電音編曲。透過不同語言及音色,製作人在曲中巧妙展現出貫串全曲的主題:時間感。


桑布伊《得力量 pulu’em》

桑布伊《得力量 pulu’em》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有些曲子聽來就讓人想落淚,有些則讓人興致高昂,有些可以舒緩情緒,有些卻充滿憤怒與控訴。但相信也有一些朋友,下次遇到喜歡的歌曲時,還是會不知怎麼分辨出這首歌可能會是什麼樣的形式。而我也推薦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以下小嘗試:試著留意觸動你的那些音樂是使用了何種樂器?生活中有哪些聲響,會特別引起你的情緒?無論是安心的、緊張的、焦躁的,都可以留心看看。也許你也可以漸漸歸納出自己喜歡的音樂元素們是什麼。

 

 

💿數位收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音樂暖風/Wind Music
46會員
281內容數
我們把風潮音樂人的故事,收藏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2025/04/18
人與萬物,只要在和諧中 ,都能創造新生 讓我們閉上眼睛,靜聽生命,如繁花盛開 如果說,我有比一般人更幸運的地方,應該就是我讀懂了大自然寫給我的情詩;而這首首情詩,成了我的心曲,也送給了天下人。  
Thumbnail
2025/04/18
人與萬物,只要在和諧中 ,都能創造新生 讓我們閉上眼睛,靜聽生命,如繁花盛開 如果說,我有比一般人更幸運的地方,應該就是我讀懂了大自然寫給我的情詩;而這首首情詩,成了我的心曲,也送給了天下人。  
Thumbnail
2025/04/15
生命就是一首可愛的華爾滋, 樂興之時  敞開心扉 盡情舞動, 樂盡之際  優雅轉身 回到寧靜。 讓我們踏著音樂的浪花 一起攜手躍入春天的花園。 / 從小,我就喜歡山;後來,我終於明白原來自己是大自然的孩子。 / 楊錦聰2025春季先行單曲-〈春日裡的漫舞〉,邀請您一同聆聽!
Thumbnail
2025/04/15
生命就是一首可愛的華爾滋, 樂興之時  敞開心扉 盡情舞動, 樂盡之際  優雅轉身 回到寧靜。 讓我們踏著音樂的浪花 一起攜手躍入春天的花園。 / 從小,我就喜歡山;後來,我終於明白原來自己是大自然的孩子。 / 楊錦聰2025春季先行單曲-〈春日裡的漫舞〉,邀請您一同聆聽!
Thumbnail
2024/12/23
有歌的地方 就有思念 有思念的地方 就有愛 有愛的地方 即使海角天涯 彼此也不曾離開
Thumbnail
2024/12/23
有歌的地方 就有思念 有思念的地方 就有愛 有愛的地方 即使海角天涯 彼此也不曾離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音樂會中的導聆讓聽眾更快了解曲目內容和情緒張力,對於比賽曲和藝術性較高的曲目尤其重要。透過導聆,聽眾更融入樂曲,也是一種社會教育。
Thumbnail
音樂會中的導聆讓聽眾更快了解曲目內容和情緒張力,對於比賽曲和藝術性較高的曲目尤其重要。透過導聆,聽眾更融入樂曲,也是一種社會教育。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Thumbnail
我是一個超級愛聽音樂的孩子。 音樂幾乎是我療癒、平靜心情的一個方式,以一個藝術創意型人來說,只要一個人的空間就會播放音樂,而音樂類型偏日韓流行類,在冥想、靜心、睡覺才會使用心靈音樂。 所以為什麼要試隨機模式? 我在最近深深感受到,隨機播放模式,也是種另類的「宇宙建議或者提醒」。
Thumbnail
我是一個超級愛聽音樂的孩子。 音樂幾乎是我療癒、平靜心情的一個方式,以一個藝術創意型人來說,只要一個人的空間就會播放音樂,而音樂類型偏日韓流行類,在冥想、靜心、睡覺才會使用心靈音樂。 所以為什麼要試隨機模式? 我在最近深深感受到,隨機播放模式,也是種另類的「宇宙建議或者提醒」。
Thumbnail
音樂與語言學習之間的聯繫早已被眾多學者證實,音樂裡的節奏、旋律與和弦,能夠有效提升學習者在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語言學習變得更有趣、更有效。
Thumbnail
音樂與語言學習之間的聯繫早已被眾多學者證實,音樂裡的節奏、旋律與和弦,能夠有效提升學習者在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語言學習變得更有趣、更有效。
Thumbnail
音樂人常說,「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有許多音樂人雖語言互不相通,卻能透過音樂本身進行交流、理解彼此,並且達致更深的契合。
Thumbnail
音樂人常說,「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有許多音樂人雖語言互不相通,卻能透過音樂本身進行交流、理解彼此,並且達致更深的契合。
Thumbnail
聆聽一首曲子,聆聽旅途中嘈雜的人群,聆聽心裡的旋律,聆聽窗外落葉飄下的聲音。在世界的穹頂下,我們以不同的身份穿梭、生活,這個身份是某一部分的自己,但又更像可以穿脫的衣物,可以被拿起,也可以被輕輕放下。在身份的背後,是渾然天成的本質,像珍珠或橡實一樣,隨著歲月與閱歷,珍藏在層層包覆的保護色裡。
Thumbnail
聆聽一首曲子,聆聽旅途中嘈雜的人群,聆聽心裡的旋律,聆聽窗外落葉飄下的聲音。在世界的穹頂下,我們以不同的身份穿梭、生活,這個身份是某一部分的自己,但又更像可以穿脫的衣物,可以被拿起,也可以被輕輕放下。在身份的背後,是渾然天成的本質,像珍珠或橡實一樣,隨著歲月與閱歷,珍藏在層層包覆的保護色裡。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