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品牌的年輕族群?如何留住更多年輕用戶?是各個品牌在制定行銷策略不可或缺的一環,最近我在研究不同品牌的年輕策略手法,本篇會記錄我觀察到的兩個行銷重點,解析品牌如何透過「社群標籤化、價值具現化」來成功吸引年輕使用者。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對社群行銷、行銷企劃、社群分析、行銷創意有興趣的朋友
「貼標籤、分類族群」是現代行銷的一個方式,品牌透過遊戲、測驗、產品定位,將參與的消費者定位成一個特定的社群,讓目標用戶被貼上一個標籤。
最近比較常見的是有些品牌會使用「超開放實驗室 OOOPEN Lab」的模組服務,根據 MBTI 16 型人格測驗設計不同的心理測驗遊戲,像是 CakeResume 和 Dcard 推出的「求職新手村」,或是國家兩廳院推出的「內心的暗黑小怪獸」
使用者參與後,會獲得一個測驗結果,如下示意圖,從圖片可以獲得的資訊像是:
⠀⠀
我認為這類型的心理測驗、標籤設計有幾個貼近年輕族群的特色:
⠀⠀
能不能有效為品牌帶來「年輕用戶註冊數」這個要依各品牌的實際數據為準,但以年輕族群的「曝光度、討論度、互動數」來說,我認為這個方式可以用低成本就換得不錯的廣告效果。
⠀⠀
⠀⠀
「給年輕用戶實際的價值」也是一個吸引年輕族群的方式,價值可以分成「具體、虛擬」,具體像是優惠券、點數、回饋金、贈品,虛擬則像是數位證明、數位形象、校園大使、冠名、標籤等。
⠀⠀
以台新數位銀行 Richart 為例,從上線後就是年輕族群的熱門開戶選擇之一,根據用戶回饋可總結三大點:
而虛擬價值來說,近期各大品牌開始招募校園大使,像是 LINE WEBTOON、中租零卡、Skyline、Uniqulo、KKBOX、聯合利華,通常校園大使可以帶給年輕用戶的價值像是:
⠀⠀
對於企業來說,可以接觸到更多年輕族群的管道像是:
價值以「具體、虛擬」來分,前者幾乎是投入資金,直接給用戶實質回饋,後者則是投入時間來提供用戶參與感,兩者以目前看到的品牌來說都有成功案例,端看企業在當下可運用的資源。
⠀⠀
⠀⠀
雖然「品牌年輕化」這個議題已經講好幾年了,但市面上的文章多半都是大品牌的成功案例,像是台新銀行 Richart、全聯經濟美學、國泰銀行 Cube、永豐 DAWHO 卡,最近我會再找找有沒有中小品牌有針對年輕人的、且真的驗證是有效過的行銷企劃,若有找到再寫成紀錄文章。
若對行銷系列有興趣也可以持續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