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貳叁 • 伍月|

2023/05/3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01. 小孆的生日

五月是母親節也是小孆的生日,壽星本人指定到台東快閃,我們集資了她心心念念已久的衝浪板,作為媽咪墾漂一週年的紀念品。

老實說,她剛開始在恆春半島走跳時,我和姐姐、妹妹都一致認為,她像極了一位叛逆的青少年,不過這次的出遊,也讓我感受到,小孆歷時一年的摸索,也算是在不同的角色轉換之間,取得某種程度的平衡了。

而這次的台東行也被我歸類為「必須好好存放」的重要回憶之一!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好安心、好滿足,回來以後也有充飽電,得以滿懷盼望的感覺。好珍惜能擁有一群人,讓我得以自在地放聲大笑、嘰哩呱啦的存在,實在好寶貴好重要❤️

02. 歸屬感

將近半年的時間,心裡時常很抗拒看到社群上任何有關教育的雞湯貼文,或許自己與期待中的教師圖像有滿大的落差,在各種資訊之間徘徊,伴隨著更多的矛盾——直到這個月,很多的掙扎似乎都慢慢疏通了,我又能看見自己是如何陪伴孩子的了。

我喜歡自己能看見孩子亮點並認真回應的時刻,喜歡自己能發自內心感謝衝突事件帶來的學習,喜歡自己能在情緒的當下先試著感受心跳,喜歡自己接住了那些微小的時刻,喜歡自己願意去思考「我還能做什麼?」,喜歡自己先以友善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求救訊號......

自從去年九月來到南國以後,發現自己在教學現場有很多的不自信,我猜想可能有一部分的原因是:高中畢業以後,我一直都是和大我好多歲的前輩/長輩們一起工作,我時常被視為一個小妹妹的角色,這些優勢也讓我獲得很多的肯定與鼓勵。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同儕們大多也進入社會了,在調整心態的過程中,難免感到很挫折,覺得「自己怎麼只有這樣?」

記得那年的澳洲自由行,是首次獨自離開家鄉那麼遠、那麼久,被問起「什麼樣的事情,最讓你感到難過呢?」,18歲的我脫口而出:歸屬感。回答完自己都嚇一跳。同樣的情境,竟也出現在此時此地,和夥伴分享著近期的掙扎與困惑,她説:「妳是擔心他人是否認同你的教育理念、做法嗎?還是與夥伴之間的連結與支持?」我覺得是後者。

我覺得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會有自身的盲點與亮點,對於理解孩子底線行為背後的脈絡,有時也會參雜過去的生命經驗,而有不同的回應方式;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都用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希望孩子能獲得更有品質的教育。所以,雖然我是一個很在意他人眼光的人,但是與夥伴之間的歸屬感,似乎是更大的支持,讓我得以慢慢在接收多方的回饋,與自己的信念中取得平衡的因素吧。

03. 設計思考工作坊

第一次擔任工作坊的講師,從二月接到任務以後,就開始大量的備課,甚至寫信給相關的組織做諮詢,最後大量刪減了講述的內容,包括那些網路上就能找到、可以自學的資料,也在中途因應學員的回饋,改為電子化的實作模式。

其實我認為理想的課室樣貌( 甚至是我自己理想中想讀的大學 ),並非老師一個人在作秀,而是學生們聚成一團又一團的對話,從不同視角中激盪出火花,這也是我在台灣實驗教育工作培育計畫中最大的收穫,與夥伴一起實際應用所學。不過,要達到這樣的教室風景,我覺得最難的部份就會是:老師如何接應學習者的需求?如何看見現在流動的狀態?如何推進討論的節奏?以及,如同這週K:Star師培計劃中提及的:「作為」或「不作為」的適度拿捏。

再次感謝兩位區長的信任與邀請,讓我可以有這麼寶貴的經歷,與右昌的夥伴們一起學習❤️以及,可愛的妹妹成為我一個眼神就懂的助教!( 是婚禮總召、又是副店長、又是助教的,當我的妹妹容易嗎?? )

/

2023的上半年度將迎來最後一個月了,好踏實啊!好像在打怪一樣,一個接一個的,感謝來自四面八方的邀請,讓我的今年過得這麼精彩!想好好鬆了一口氣的事情是:截至目前的所有任務,都讓我很享受也從容地面對,大概就是最值得肯定的了。

|貳零貳叁 • 伍月
#蓮の每月乙次碎碎念

5會員
39內容數
高中畢業後,在原鄉教育領域打滾,斷斷續續迄今走過了五個年頭,這個系列紀錄了在服務過程中的各種反思,希望能和各位教育工作者產生共鳴,也透過這個視角,讓各位讀者窺探偏鄉教育系統的一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