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進度超前!IMAX 宣佈去年全球票房達到幾近2019年歷史高峰

2024/01/1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復甦進度超前!IMAX 宣佈去年全球票房達到幾近2019年歷史高峰 ▌

#葉郎每日讀報 20240110

raw-image

2023年北美電影票房最後以90億美元坐收。如果以 COVID-19 前一年2019年北美114億票房當成基準,復甦進度只達到78%,還有超過五分之一的落差要追趕。


全球票房方面卻去年的339億美元成績,和2019年的425億相比也只復甦到77%。


不過有一個選手搶先達陣了。根據 IMAX 昨天發布的統計顯示,2023年IMAX全球票房較前一年增長24.4%,達到了10.6億美元。和2019年 IMAX 史上最高記錄的11億美元甚至只差了區區4000萬。這意味此位不講道義的同學自已一個人衝向了96%幾乎要達陣的復甦競賽終點。


其中,2019年幫助 IMAX 創下史上最高票房記錄的主要推手是《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而幫助 IMAX 達成史上第二高票房紀錄的最大功臣則是去年全球總票房排名第三的 Christopher Nolan 的《奧本海默》(Oppenheimer),也鞏固了 Nolan 作為 IMAX 格式最忠貞擁護者的偶像地位。


《奧本海默》上映首週末在全球740各 IMAX 銀幕上快速累積3500萬美元票房,佔到該片首週末成績的20%之多,成為 IMAX 史上首週末票房佔比最高記錄。最後《奧本海默》也以1.8億美元成為去年全球 IMAX 票房最高的電影。


另外兩個記錄還有全球總票房達到第二和第六的《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The Super Mario Bros. Movie)和《蜘蛛人:穿越新宇宙》(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 ),分別創下 IMAX 史上最高動畫票房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記錄。


最後,《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Mission: Impossible – Dead Reckoning Part One)雖然 IMAX 檔期被《奧本海默》攔腰截斷,可是仍以2500萬美元的首週票房創下該系列電影在 IMAX 上的最好開票成績。


而去年下半年趁著電影檔期空窗橫掃全世界的演唱會電影也成為 IMAX觀眾首選。《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和重新上映的 Talking Heads 演唱會電影《別假正經》(Stop Making Sense)都在 IMAX影廳受到粉絲熱烈歡迎。


作為 IMAX 最成熟的市場,中國電影是無可避免的要角。去年春節檔的《流浪地球2》光 IMAX 影廳就累積了5200萬美元票房。中國電影的拉抬,已經使每年 IMAX 影廳映演的非美國電影提升到一年50部左右的數量。


然而 IMAX 執行長 Rich Gelfond 去年底接受英國媒體 Screen 訪問時,另外提到了很容易被忽略的 IMAX 聖地——日本。


IMAX 在日本共有大約50塊銀幕,而每一塊銀幕平均一年可以賺到200萬票房,是北美的整整兩倍之多。以去年底的科幻電影《AI創世者》(The Creator)為例,日本 IMAX 影廳就佔到該片首週末的28%,等於每三個觀眾就有一個認是在這50塊銀幕上看的。


更有趣的是日本觀眾對於 IMAX 的偏愛不僅止於科幻特效大片,連 Martin Scorsese 的新片《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的觀眾都有 15% 來自 IMAX。要注意的是《花月殺手》和《AI創世者》是同一週在日本市場上映,也就是說絕大多數 IMAX 場次很可能都可能被《AI創世者》拿走。然而那15%觀眾仍然把握了極少數場次,安排出了時間趕往電影院體驗巨大銀幕中的 Scorsese 電影。


日本市場的《花月殺手》和《AI創世者》之戰,和稍早發生在美國市場的《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和《奧本海默》爭奪 IMAX 銀幕之戰,再再確認了 IMAX 影廳已經成為後 COVID-19 時代一部電影要拉回觀眾重返影廳的最重要武器。3年疫情期間在自家客廳裡觀看首輪電影的體驗已經扭轉(扭曲?)了觀眾的認知,讓他們開始接受不是每一部電影都值得特地安排時間出門搶票,並承擔電影院的清潔、衛生、受其他觀眾干擾等等風險。


而另一個端點的體驗,則是熱門大片首週末在 IMAX 影廳中一位難求的有限席次。


IMAX 發佈的票房統計強化了這句正在統治這個行業的殘酷金句——Go big or go home (entertainment).


附帶一提,這個現象也發生在去年拉斯維加斯震撼所有親臨現場或只能看別人的社群動態空羨慕的巨大場館 Las Vegas Sphere。除了 U2 那場讓人瞠目結舌的演唱會之外,導演 Darren Aronofsky 的生態紀錄片《Postcard from Earth》也該館辦了首映會。裡頭的 LED 螢幕尺寸高達556英尺X336英尺,是世界最大 IMAX 銀幕的整整21倍大。


然而該場館背後的 MSG(Madison Square Garden Entertainment )昨天發佈了另外一個壞消息,宣佈他們正式撤回已經準備5年的倫敦版 Sphere 計畫。該案過度炫耀的外部 LED螢幕在倫敦引發了市民和市政府的強烈反對。MSG 接下來將全力投入阿布達比版本的開發。


MSG 在倫敦踢到的這塊鐵板,顯示造價23億美元的 Sphere 是娛樂體驗巨大化的金字塔頂端,將來勢必只有少數觀眾才有機會用極高的票價在極少數(難以複製)的場館裡頭享受萬中選一的體驗。


然後用手機在社群上發文炫耀。


    1.5K會員
    178內容數
    錄影帶不只是上個世紀的革命性科技媒介,也是一整個世代橫跨二、三十年的共同生活型態。我的首部數位連載作品《錄影帶生與死》,重溫 70 年代錄影帶工業的黃金年代與興衰跌宕,從錄影帶、DVD 到 Neflix 的數位崛起,錄影帶如何改變世界?一同探尋錄影帶的前世今生,走進電影工業後台,揭開幕後的文化革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