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難研究,但許多新聞告訴我們有些貓擁有這種感知能力。可能不只貓,有些哺乳動物可能都有我們不太清楚的能力,只是牠們沒有辦法對我們表達。

最近的新聞,是英國一位嚴重的癲癇患者茉莉,發現每當她要癲癇發作時,她的貓咪瑪吉的行為模式就會改變,彷彿是要待在她身邊、幫忙照顧她。而且「預警」的行為可能是在癲癇發作前八小時就出現。
茉莉平均每天都會有至少一次癲癇發作,必須持續服藥、不斷加重劑量,這導致她無法外出工作,過所謂「正常生活」。她找來瑪吉陪伴她,日夜相處,讓她察覺瑪吉感知癲癇發作的能力。而當她癲癇發作時,瑪吉也會跳到她身邊。發作結束後,瑪吉又會恢復原來到處玩耍的行為模式。
搜尋相關新聞,有另外一隻貓莉莉,在牠的19歲小主人癲癇發作前,就會緊張地在屋子裡跑上跑下,這讓其他家人可以警覺即將癲癇發作,預先準備、預防受傷,至少有一次還因此救了小主人的命。
還有一隻叫做基蒂的貓,牠的小主人的複雜性癲癇並沒有明顯的肢體動作,而是意識與動作的暫時停止。即使是短暫的癲癇發作,有些貓咪也能察覺,從而提醒其他家人注意。
貓咪的嗅覺沒有狗靈敏,但是貓咪可以感知的味道,可能比狗還要多元。癲癇發作前大腦化學物質的變化,有可能透過嗅覺讓貓發現。
這些都還有待科學家來驗證。還是說,貓有其他知覺能力,是超乎人類想像之外。比如說,癲癇發作前大腦的電流變化,貓有可能感知到?許多魚可以透過「電流」來溝通,但那是因為「水」是電流很好的導體。
貓咪可能感受到一些我們原本以為「貓不會知道」的事情,從而表達出對主人的情感與關照。這下許多人又會更疼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