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發現另一半對其他人調情,他發生外遇的機率就增加了219%。
同時,會這樣調情的人,有很高機率,也會開始在金錢方面欺瞞你。
金錢欺瞞,包括偷偷開設銀行帳戶、使用信用卡卻不告訴對方、謊報購物金額等等。根據這美國研究發現,有高達 52% 的受訪者承認曾做過這些事。會對第三者調情的人,通常也會開始在錢財上欺瞞,最後走向外遇的比率非常高。
這研究讓人意外的是,「關係滿意度」與會不會外遇無關。
有沒有調情的興趣、能力、機會、自信心,反倒會決定最後會不會外遇。
「不會調情的人」,有很大機率,沒有外遇、也不會欺瞞。
「很會調情的人」,在金錢欺瞞、最後走向外遇的機率,暴增458%。
在研究裡,宗教信仰與會不會「偶外調情」無關。但「道德承諾」強的人,會克制自己不要去調情,就降低了外遇機率。
就我的角度來看,「調情」也是一種「能力」,跟個人特質也有關係,同時會受到權力、財富、外表與自信心的強化。
會調情的人,在社會上也常佔有一些優勢,在許多地方廣受歡迎,是不少人心裡的好對象。
當我們選擇對象時,「善於調情」的人,往往會比「不擅長調情」的人,得到比較好的評價。
當然,在關係要定下來時,善於調情的人會說,此後我心只屬於你。被愛情沖昏頭的人,也會覺得,我有能力駕馭他。
這研究的另一個角度:當你發現被有固定伴侶的人調情時,大概就能推論,他們的關係並不穩固。
如果你就是那位正在物色調情對象的人,或許可以想想,傳統婚姻是否適合你?還是你只是想透過婚姻找一位維持家庭與照顧小孩的人?
如何預測伴侶會不會背叛、幾年後會背叛,是很困難的課題。所以也可以說,「愛情」是人類最常見、最大的「認知偏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