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彈珠》—— 喬瑟夫喬佛|書評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一袋彈珠 #UnSacDeBilles #喬瑟夫喬佛 #JosephJoffo #范兆延 


「但願他永遠都不必經歷我當年體驗過的痛苦與恐懼時光。」


🖌️故事講述1941年一名整天打彈珠遊玩的10歲男孩,在那一年的某個夜晚,爸爸突然要我和哥哥趁着半夜離家。臨行前,爸爸重重賞了我一巴掌。要我記住:絕對不能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可以喪失尊嚴,就是不能失去生命!

raw-image


📰一個入世未深的男孩,因處於戰亂及動盪不安的世界,被迫與父母分開,就像粒彈珠般為了活命而在戰場上奔走;他們不能停下來!就只有長時間處於恐懼及未知中存活下來的生命遊戲,透過獨自與惡人的交戰與心臟不斷被攻擊的日子,從本來純真的眼睛中經歷一段又一段駭人又椎心的傷痛與窒息,卻也能從此看到人性中難能可貴的崇高情操,你能夠想像陷入無盡無休的深淵下絕地求生的自己嗎?

raw-image


『當我們是弱勢的時候,當我們是二對十、二十或一百個人的時候,放下自尊然後逃跑,才是勇氣的表現。』

📍還處於納粹德軍迫害屠殺猶太人的時代,猶太男孩自幼就必須懂得如何生存,為了躲避追殺而不斷與家人分離相聚再散失於世界之中,現實的人生就像是災難小說般,真的處於災難狀態。

raw-image


『沒有錯,孩子們,人生中有些時刻不能耽擱,這是必然的。』

📍面對時時刻刻都存在於危險及不安的情緒與地方,男孩們就是要每分每秒保持警惕,必要時候便要馬上起程逃走到下一個地方。於結伴逃亡之際亦要記住一點:我們不是猶太人,無論對方怎樣說都好,也不要承認自己的身份。

raw-image


📋神父所說的亦發人深省,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危險何時降臨,何時我們會失去一切,何時會失去自由。可能這只是一瞬間的事,原本完整的自己卻會跟隨時間默默地消散;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在面對任何時事要冷靜及利用智慧迎擊,戰爭是沒完沒了的。


✒️有沒有那一個時間,你會覺得看見大海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能夠輕鬆自在吹著海風、感受陽光與海灘的樂趣,在那時,許多人都沒有見過大海,甚至乎再沒機會看見。🌊🏖️


▪️在與災禍磨合的過程裏,十八個月前,我還是個小孩子。今天的我已經跟當時的男孩不同,後者從此失落在鄉問的荊棘叢裡、在普羅旺斯的道路上、在尼斯酒店的走廊上。在一天天的流亡中,男孩逐漸灰飛煙滅。▪️

raw-image


📍面對戰爭的無情,過去的經歷記憶猶新,許多人都不敢回想以往的恐懼與無奈感,只能夠每天歷盡滄桑及生死存亡的關頭;每次逃過一劫時,卻永遠不知下一次的逃亡會何時到來,就只有那一刻,那個真的得到和平的時候才能安定下來。

📝在現今世代,不要以為戰爭離我們很遠,俄烏戰爭到現在也是不斷加劇,是次衝突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最大規模的戰爭。各個國家對待這個事件亦非常重點關注,我們也不可忽略戰爭帶來的禍害,更可能轉眼間來到我們面前。

我們就像彈珠一樣,不知何時才能回復正常。


【戰爭看似遙不可及,卻無時無刻存在於你我之間】




/

評價:📚📚📚📚(4.5/5)

易讀性:🔖🔖🔖🔖(4/5)

—————————————————————————————————

。千軍萬馬的炮彈與轟炸,成就這個逐漸崩解的圓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獨書沙龍
60會員
101內容數
「認真尋找自己的興趣」,屬於每一個人的最佳療法,,勇往向前的道路是漫長而又遠慮的人生態度。從書本中學習,從人類成長中體現哲理,從勵志文學中透視心靈巧妙的設計;人們可視的角度亦隨之擴大;透過閱讀書評心得,撰寫心中真實感受,了解不同角度的文化價值。 跟隨我們進入閱讀汪洋大海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寶藏,充實自我精彩人生路。
獨書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7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6/27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6/19
小說故事分享了若宮一香與朔的日常經歷,描繪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以及隱藏的過去。通過故事中的氛圍與獨特香氣,讓讀者層層遞進地感受到作者的內心感受。分享者推薦這本好書,鼓勵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香氣的溫暖。
Thumbnail
2024/06/19
小說故事分享了若宮一香與朔的日常經歷,描繪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以及隱藏的過去。通過故事中的氛圍與獨特香氣,讓讀者層層遞進地感受到作者的內心感受。分享者推薦這本好書,鼓勵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香氣的溫暖。
Thumbnail
2024/05/22
故事敘述一個心臟病患者與朋友的情感故事,從中探討生死議題,並通過人物的成長與體悟,啟發青少年。小說充滿勵志與成長的元素,帶領讀者思考人生與死亡。
Thumbnail
2024/05/22
故事敘述一個心臟病患者與朋友的情感故事,從中探討生死議題,並通過人物的成長與體悟,啟發青少年。小說充滿勵志與成長的元素,帶領讀者思考人生與死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20240706 富都青年 - 溫暖的話語 這是一部:沒有身份証、聾啞哥哥,跟不務正業的弟弟,在社會底層努力生活的電影。 劇情最後,男主角被處以死刑,一位佛教法師前去關懷。 法師:你有吃飽嗎? 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男主:我想死! 你知道我過的是什麼生活嗎? 如
Thumbnail
20240706 富都青年 - 溫暖的話語 這是一部:沒有身份証、聾啞哥哥,跟不務正業的弟弟,在社會底層努力生活的電影。 劇情最後,男主角被處以死刑,一位佛教法師前去關懷。 法師:你有吃飽嗎? 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男主:我想死! 你知道我過的是什麼生活嗎? 如
Thumbnail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選擇記住的童年事件,是有特定意圖的,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要由我們來賦予經驗意義。 知名諜報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將父親根植在他血液裡的「賊性」,轉化為情治工作的特別能力,與寫作上豐富的材料,生命給他一手爛牌,但他把它翻轉成一場好局,真是超級強大的!
Thumbnail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選擇記住的童年事件,是有特定意圖的,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要由我們來賦予經驗意義。 知名諜報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將父親根植在他血液裡的「賊性」,轉化為情治工作的特別能力,與寫作上豐富的材料,生命給他一手爛牌,但他把它翻轉成一場好局,真是超級強大的!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倖存下來的士兵, 究竟是偉大的逃亡者, 或只是一個想尋求心靈平靜的垂暮老者?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倖存下來的士兵, 究竟是偉大的逃亡者, 或只是一個想尋求心靈平靜的垂暮老者?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2024年的今天,地表上有許多角落,仍然正在等待戰火熄滅的那一刻。 希望藉由介紹這本兒童文學圖書,為世界和平添一絲力量,期盼受難者們能像書中的主人翁,最後都得到心中渴望找回的那份圓滿。 ⟪六十個父親⟫,曾獲美國紐伯瑞銀牌獎,作者 : 邁德特·狄楊。智茂文化,民國84年9月初版。
Thumbnail
2024年的今天,地表上有許多角落,仍然正在等待戰火熄滅的那一刻。 希望藉由介紹這本兒童文學圖書,為世界和平添一絲力量,期盼受難者們能像書中的主人翁,最後都得到心中渴望找回的那份圓滿。 ⟪六十個父親⟫,曾獲美國紐伯瑞銀牌獎,作者 : 邁德特·狄楊。智茂文化,民國84年9月初版。
Thumbnail
一名10歲男孩在戰亂中不斷遭遇的惡夢與求生歷程,面對戰爭的無情與災難,活像一顆彈珠在戰場奔走,逃亡生死存亡之間。
Thumbnail
一名10歲男孩在戰亂中不斷遭遇的惡夢與求生歷程,面對戰爭的無情與災難,活像一顆彈珠在戰場奔走,逃亡生死存亡之間。
Thumbnail
有點像浪人神探系列的前傳,透過某個攸關未來的重大事件,講述著李奇軍旅生涯的起承轉合,也讓人得以一窺更年輕一點,稍微聽話一點?在服從與原則間取得平衡,身為軍官的傑克.李奇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有點像浪人神探系列的前傳,透過某個攸關未來的重大事件,講述著李奇軍旅生涯的起承轉合,也讓人得以一窺更年輕一點,稍微聽話一點?在服從與原則間取得平衡,身為軍官的傑克.李奇是什麼樣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