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

含有「納粹德國」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好人赫德》(GOOD)是由劇作家C.P.泰勒在1981年完成的作品,講述主角赫德在德國納粹上台之後的故事。一部優秀的作品,便是任何細節、設定都不拖泥帶水,直指作者想要講述的核心議題。本文透過情節、角色、舞台演出、意象四大點來解析《好人赫德》。
Thumbnail
5/5好人赫德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謝謝版主的分享🙏
付費限定
整體來說,滿喜歡《兔嘲男孩》裡面用戲謔、天真的視角,來諷刺納粹的種種思想與行為,它讓我們能夠用另一個角度,去理解當時德國社會整體的氛圍與情緒;儘管上映時被批評把納粹德國娛樂化、不夠嚴肅看待,但個人認為這正是《兔嘲男孩》的精髓所在。
Thumbnail
4/5兔嘲男孩
霍斯一家與慘絕人寰的集中營僅一牆之隔,一家人如何對尖叫聲、槍聲、哭聲習以為常,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學的理性」實踐「邪惡的平庸」。
Thumbnail
5/5夢想集中營
好像什麼都說了,卻好像什麼也沒說。《夢想集中營》透過這座以「夢想」為名建造的納粹樂園,揭露人性對邪惡與良知的抉擇。斑斕的花園彩繪殘酷的種族屠戮;舒適的居所埋藏焦黑的生命;愜意的嬉戲聲掩蓋鮮紅的哀嚎——恐懼在日常帷幕後蠢蠢欲動。
Thumbnail
4/5夢想集中營
  「德國原無足掛齒,每個單獨的德國人卻意義重大。」─歌德(Goethe, 1749-1832)   本書撰於1939年,卻在過了61年,於作者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過世後隔年的2000年才首度出版,其副標題為「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
Thumbnail
在每個現代社會,生活的複雜性及其導致的科層化、專業化,均削弱了人們在 執行官方政策時的個人責任感。幾乎在每個社會集體中,同儕團體都對人們的行為施加龐大壓力,並制定著道德規範。如果第101後備警察營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殺人者,那麼有哪群人不能呢?  
Thumbnail
如果有個說法被解讀合理化,而且是集體相信下,再怎麼樣的狂熱行為也都會產生。
一名10歲男孩在戰亂中不斷遭遇的惡夢與求生歷程,面對戰爭的無情與災難,活像一顆彈珠在戰場奔走,逃亡生死存亡之間。
Thumbnail
搖擺舞(Swing Dance)曾有一段不見天日的時光。1933~1945年第三帝國期間,搖擺樂、爵士樂被官方視為頹靡音樂而被禁止播放和演奏,而它所衍生的搖擺舞也無法倖免於被禁止的命運。而在這黑暗的時期,仍有一群熱愛搖擺舞和爵士樂的青年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對抗艱困的時代,搖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謙信的朋友出版英文版的兒童繪本,在謙信的kindle 與kobo商店上架,有小小孩的朋友不妨看看 https://www.amazon.com/-/zh_TW/dp/B0BWH5Q632?binding=kindle_edition&ref_=dbs_s_ks_series_rwt_tkin&qid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