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榮社會可能的樣貌?
人相較AI可能的優勢?
可控或不可控的未來?
如何與未來共舞?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人類文化的延續性是過往多元文化的融合與延伸,我們可能正在過渡到數位化後的未來世界:量子經濟時代,而社會的樣貌可能是如何呢?
可控的未來
如果AI能夠受到良好控制,維持社會穩定,我們有望迎來一個結合空間運算的數位文藝復興爆發。這可能使社會更平等,資訊科技在適當監管下能夠讓更多人享受到舒適的生活。然而,這必須透過措施確保人工智慧的好處是全體共享,而不僅僅是科技擁有者。
虛實整合:第二次文藝復興與哲學黃金年代
在這個時代,無用之用可能有助於反應人類價值,教育可能回歸蘇格拉底式的本質教育,站在巨人肩膀上,共享集體智慧,浸淫於創作與欣賞藝術、扶植和擴展社群、健康而激烈的辯論。歷史學家Yuval Noah Harari指出:「智人創造虛構故事的獨特能力,讓人類得以大規模合作,而這正是人類至今進化成功的關鍵驅動力。」元宇宙如果能夠促進更緊密的合作,遊戲混合實境的未來可能將有形和無形的元素融合,使得具有文化和故事的載體變得更加珍貴,而運用推測設計協助打造充滿想像力的社會,挑戰現實的束縛,可能是人類未來的樣貌。Mckay Wrigley on Twitter / X
個人品牌與個人管理系統的時代
品牌社會時代來臨,AI能夠協助每個人更好地表達自己,經營個人品牌是為了投身解決社會問題,創造正面影響和價值,個人品牌僅是這過程中的積累成果。在海量資訊的大潮中,如何定義和管理標籤以及關鍵字變得至關重要。同時,人們對於如何定義並有效地管理自己也變得日益重要。隨著知識與資訊管理由Google搜尋引擎演進為個人搜尋引擎,像Notion和Heptabase這樣的管理系統使得個人資料庫和個人搜索變得更為重要。此外,正在發展的個人AI助理也成為這一趨勢的一部分。這樣的智能助理透過分析使用者行為和偏好,提供更個人化的建議,進一步助力個人在數位世界中更清晰地定義和管理自己的資訊。
模糊的界線vs追求真實
AI的附能與虛擬身分使得個人在社會上的標籤更加模糊,跨域也更加容易。這是一個融合創意的時代,我們可以從不同領域借鑒新的觀點,所謂的社會、職業等標籤越來越曖昧。虛擬世界也讓人們更容易交流、合作,並接受各種感官刺激。然而,在過度的刺激之下,人們也開始尋求現實世界真實體驗所帶來的安心感,能夠虛實整合,具有文化與故事的載體會變得越來越珍貴。舉例來說,咖啡、茶、手作等本身就是很好的文化載體,在無形層面可以盡情發揮想像力,同時在有形中感受具有溫度的體驗。
不可控的未來
儘管存在許多美好的可能性,但如果進展速度超越人類社會適應的速度,假設AI的偏見問題、著作權、隱私與安全問題無法被很好地獲得利益上的平衡,或是當仿照人類大腦學習的AI擁有了自我意識,社會可能陷入混亂,未來可能出現許多警示科幻電影中所描繪的情景。當你發明了船,你也發明了船難。每種技術都有其消極性,而這種消極性是與技術進步同時發明的- Paul Virilio,但願我們保持樂觀,相信人性的智慧和適應力。
黑格爾曾言:「只有與他人建立關係,才能真正獲得個人自由。」作為社交動物的我們更加珍視與他人的互動,例如在咖啡廳中與咖啡師閒聊。社交和情緒智力,以及藝術和手藝技能,或許在未來將成為最重要的人類特徵,而不僅僅是目前被視為就業關鍵的STEM技能。《謝謝你遲到了》這本書提到加速變化的原因與連結相關,為何電腦的效能如此強大呢?因為處理的核心愈多,電腦的運算能力就會更快,效能也更強。而人類也是一樣,若思想的交流更多、更快,就愈可能產生新洞見。為了與未來共舞,或許我們可以靈活運用以下五大舞步:
a. 想清楚Think clarity
清楚知道對自己重要的事物與使命。
b. 持續學習Constant learning
專注於做事的方法與態度。
c. 建立互利連結Connection
與他人建立連結,交流碰撞不同想法。拉大時間的長度,探索自我、社會與環境的關係。
Book: The Long Win: The Search for a Better Way to Succeed
爵士樂手Miles Davis:「不要演奏樂譜上有的東西要演奏上面沒有的東西。」沒有人知道真正的未來會是如何? 然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願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更為開放、有創意和共榮的未來。
動畫:
影集/電影/演講:
書籍:
文章: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3/12/14/1085344/openai-super-alignment-rogue-agi-gpt-4/
Version 1 Hattera的所有文章都具有疊代性,並在有更改時會註明。 如果有任何錯誤資訊或合作邀約,歡迎來信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