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EL+ 是香港首個板式網球(Padel tennis)俱樂部。俱樂部除了提供板式網球成人及小朋友興趣班外,每月亦會舉辦不同節日活動,如萬聖節Beer & Padel,西班牙日比賽等。創辦人及教練團隊致力在本地推廣及發展板式網球 (Padel Tennis),期望使更多人了解及參與這項運動。
俱樂部提供四個符合國際賽事標準的板式網球場,同時設有多用途活動室、小食部、更衣室及電車充電系統 (由2024年開始投入服務)。
板式網球 (Padel Tennis) 是一項起源於墨西哥的拍類運動,於1969年由墨西哥商人Enrique Corcuera發明。這項運動融合了網球、壁球和羽毛球的元素,並且在西班牙特別受到歡迎。Padel在20世紀後半期蔓延至歐洲和拉丁美洲,並且在這些地區得到廣泛及迅速的發展。它是歐洲第二受歡迎的球類運動,僅次於足球。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板式網球協會和聯賽,並且舉辦各種大型的國際賽事。
打破局限,創辦PADEL+
PADEL+ 是由運動愛好者 Weston 和 Curtis 一家所創立的。 他們在歐洲公幹時發現了Padel這項瘋魔全西班牙的運動,他們認為這項運動非常適合香港人,於是決定將Padel引入香港,並籌備興建香港首個板式網球 (Padel Tennis) 俱樂部PADEL+。
由於香港土地有限,Weston 和 Curtis 認為要在市區興建 Padel Tennis俱樂部成本太高,為了控制成本,他們把目標鎖定在近郊地區。經過多月的實地考察後,最後他們決定於西貢近市中心的位置興建Padel Tennis俱樂部。「因為這裡人煙稠密,有許多外籍人士居住,而且毗鄰大海,市民假日都會到西貢郊遊或參與戶外活動,從香港各處前往西貢也很方便,所以我們最後選址於西貢。」
俱樂部的西班牙教練Sergio表示Padel有四個以下的特點,使它擁有獨特之處,有別於與Padel相似的拍類運動如網球及匹克球。
球場尺寸:
Padel的球場比網球場小,而且是封閉式。一個Padel球場通常是20米長、10米寬,由玻璃和鐵絲網圍起來。這種小球場使比賽更加緊湊,球員之間的互動更加頻繁。
球拍:
Padel球拍相比網球和匹克球拍更短且較輕。它們通常由較軟身的材料製成,並且有孔洞,類似於壁球球拍。這種設計使得球拍更容易控制回球,對於初學者來說更容易上手。
規則:
在Padel比賽中,球可以在鐵絲網上反彈,並且可以用牆壁反彈,類似於壁球。這種規則使得球員可以運用更多的戰術和策略,並且增加了遊戲的動態性。
著重雙打:
在Padel比賽中,雙打比重非常高。在大部分情況下,Padel比賽都是兩人一組進行。這種特點使得Padel更加強調團隊合作。
同時為網球及Padel教練的Vincent,表示Padel非常適合網球球手或其他拍類球員參與。因為這些球員已經具備了所需的技巧和運動感知能力,可以轉移到Padel中運用。
以下是Padel玩法的要點﹕
位置:
在Padel比賽中,球員通常採取交叉打法,即左手球員在右側,右手球員在左側。這種位置安排可確保球員更容易應對對手的來球和保持適當的區域覆蓋。
牆壁使用:
Padel球場的牆壁可以用於反彈來球,這是Padel的特點。球員可以利用牆壁創造更具戰術性和讓對手難以應對的回球。
溝通和合作:
Padel強調團隊合作和溝通。球員需要緊密溝通,以確保球的控制和適當的戰術安排。
控制球速:
Padel球場相對較小,球員需要注意控制球的速度和力量,以避免出界或讓對手有機會進行反擊。
Padel在亞洲地區的發展正處於起步階段,但在部分國家和地區已經獲得了迅速發展。例如西班牙和阿根廷等國家已經開始在亞洲舉辦不同職業賽事和推廣活動,有助於提高Padel在亞洲的知名度和普及化。
部分亞洲國家如日本、中國、韓國、泰國和印度等已經開始興建Padel球場並推動Padel的發展。這些國家積極組織Padel聯盟、俱樂部或學校團隊,並舉辦國內賽事和培訓課程,藉此增加大眾對Padel的認識和參與度。
Padel在香港的發展仍在起步階段,PADEL+ 作為香港首個的Padel俱樂部,期望透過舉辦不同的活動和比賽,令更多香港人認識到這個運動,從而提升Padel在本地的知名度和普及性。
PADEL+ HONG KONG
Instagram: @padelplushk
Website: padelplus.com.hk
文章載於香港運動版圖Sportsoho 2024年1月號180 期<網球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