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動起來

一起動起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與孩子同樂

#安心預期

非學校這學期的大專案的主題是:「運動」

我也跟著孩子一起認識幾個新的運動項目

包括

法式滾球、

芬蘭撞木、

五人制棒球。


小乖班群研究「法式滾球」

不但懂運動規則

還要當教練及裁判

帶領另外兩個班群夥伴

認識規則

並且體驗。


更棒的是歡迎家長一同參與

(老師怎麼知道我也想體驗😄)


女兒小乖好興奮

邀請我們一起參加


老師要參加體驗會的家長

需在家先看運動規則

有任何疑問可以當天提出


但因為我們家還有一個小小孩(乖寶)

年紀太小,無法參與

我和先生討論要如何合作

我們都想去參加

怎麼辦?


對了!

乖寶不能下場沒關係

可以在一旁當啦啦隊

父母分工 

一個上場,一個當啦啦隊,同時照顧乖寶,

於是我們三人一起參加「體驗會」


✅第一天:「法式滾球」


我在家先跟乖寶說明

「明天早上,吃完早餐後,

會參加小乖姐姐的運動體驗會」


「是,法式滾球,我們可以帶一顆球,在旁邊丟」


「不會影響老師跟哥哥姊姊他們進行活動就可以」


「也可以在旁邊幫他們加油👏」


「你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嗎?」


❤️有事前準備,當天和乖寶合作愉快。


✅第二天:「五人制棒球」

當天因為場地的關係

需要比較早出發

我知道要乖寶在起床後

短短的時間內

填飽肚子有一點困難


我們選擇縮短用餐時間

準時抵達集合地點

正好可以準備點心

讓乖寶在一旁觀賽時

吃點心


ㄧ來不會因參與感低感到無聊

二來不會因肚子餓而拒絕合作


一邊吃點心的乖寶

還一邊跟著我當啦啦隊

替場上打擊者 大喊「加油👏」


當然乖寶的球一樣有帶著

體驗時間一開始

當大夥在練拋接時

乖寶也用自己的球

在一旁對著的安全網

練習丟球


正式開始

爸爸下場打球,我們一起當啦啦隊

當天體驗時間比較長

正當乖寶想離開時

活動剛好也告一段落


❤️點心跟球(與體驗運動相似物品)

我們又再度合作參與體驗會了


✅第三天:芬蘭撞木

當天出發前

乖寶說:不要去 

可是他無法一個人在家

同理他,不想參加


跟乖寶說:

「謝謝你,讓我知道你不想來,

   但因為無法一個人在家裡」😌


「謝謝你,願意跟著我們一起出門」😘


我們ㄧ到場

請先生先參加

我帶著乖寶在一旁坐著


我知道他需要媽媽關注

他因為出門前的狀況

忘了帶自己的包包出門

沒有自己的包包

就沒有事先準備好的玩具


他開始翻我的包包

看到裡面有我隨時帶著的貼紙書

坐在我身上

要我陪他玩貼紙

我願意陪伴他


後來因有家長加入

讓位有機會可以下場體驗看看


謝謝當天熟識的家長

伸出援手

想幫我照顧乖寶

讓我可以體驗一下


還好 

乖寶後來情緒穩定下來

願意跟爸爸一起排隊 

我們夫妻同隊

一起一邊體驗芬蘭撞木

一邊照顧乖寶


過程中

乖寶好幾次想去摸摸看

芬蘭撞木的用品

當然被拒絕🤣

活動結束後

立刻讓他摸摸看 


❤️挑戰成功合作下 體驗芬蘭撞木


回家後

他請我拿一組玩具給他(如圖)

他一邊說「丟!一樣」一邊做出動作

我們倆在家也體驗了一場「乖寶式撞木」


可能幸福教練:憶婷


avatar-img
憶點點的憶起聊
4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憶點點的憶起聊 的其他內容
#與孩子同樂 #安心預期 非學校這學期的大專案的主題是:「運動」 我也跟著孩子一起認識幾個新的運動項目 包括 法式滾球、 芬蘭撞木、 五人制棒球。 小乖班群研究「法式滾球」 不但懂運動規則 還要當教練及裁判 帶領另外兩個班群夥伴 認識規則 並且體驗。 更棒的是歡迎
#課題分離 #運用自然結果 記得參加親子團時,孩子需要自己背包包,裝要帶出門的用品。 當時快滿四歲的小乖,這些能力是有的,練習起來不算難。 參與後我們在家庭端也一起練習, 我先要求自己把我自己的用品背在身上,不再像以往可以由推車來協助。 水壼成一項挑戰,畢竟以前有推車,我會多帶一
#單獨約會 #正向行動 記得我成為二寶媽一個多月,面對這個變化,雖然有心裡準備,但真實的情況是失控的。😔 一開始很心急,希望可以兼顧兩個孩子的需求, 真希望身體可以分成兩半,左邊給女兒,右邊給兒子。 女兒一天能和我互動的時間是早餐和晚餐時光。 但早上因為半夜照顧兒子,我根本
好一陣子我覺得早上的慣例好忙碌, 但好像也沒有完成什麼事情。 準備早餐似乎沒有佔用太多時間, 到底我早晨的忙碌感從何而來? 有天正當我要到陽台曬衣服時,腳邊有人抱住我,低頭一看,是兒子像無尾熊抱著尤加利樹一樣。 我直覺反應是,「唉😮‍💨被他發現我要去晾衣服了!」 腦中出現「帶他去
這是一個母親觀察到孩子數學學習困難的故事,母親透過對話與陪伴幫助孩子慢慢克服挑戰,故事中分享了培養孩子解題勇氣的方法與心得。
買了色筆跟顏料,已經好一段時間了, 想和孩子一起玩,卻遲遲沒有行動。 今天給自己一個挑戰。 我問兒子要不要一起畫畫?l 👶兒子說:好! 興奮的跑去準備紙張及色筆, 看到他的背影, 我突然想到,用不同的方式來創作。 我跟兒子說:我們今天用不同的方式畫畫, 不用色筆,用雙手。
#與孩子同樂 #安心預期 非學校這學期的大專案的主題是:「運動」 我也跟著孩子一起認識幾個新的運動項目 包括 法式滾球、 芬蘭撞木、 五人制棒球。 小乖班群研究「法式滾球」 不但懂運動規則 還要當教練及裁判 帶領另外兩個班群夥伴 認識規則 並且體驗。 更棒的是歡迎
#課題分離 #運用自然結果 記得參加親子團時,孩子需要自己背包包,裝要帶出門的用品。 當時快滿四歲的小乖,這些能力是有的,練習起來不算難。 參與後我們在家庭端也一起練習, 我先要求自己把我自己的用品背在身上,不再像以往可以由推車來協助。 水壼成一項挑戰,畢竟以前有推車,我會多帶一
#單獨約會 #正向行動 記得我成為二寶媽一個多月,面對這個變化,雖然有心裡準備,但真實的情況是失控的。😔 一開始很心急,希望可以兼顧兩個孩子的需求, 真希望身體可以分成兩半,左邊給女兒,右邊給兒子。 女兒一天能和我互動的時間是早餐和晚餐時光。 但早上因為半夜照顧兒子,我根本
好一陣子我覺得早上的慣例好忙碌, 但好像也沒有完成什麼事情。 準備早餐似乎沒有佔用太多時間, 到底我早晨的忙碌感從何而來? 有天正當我要到陽台曬衣服時,腳邊有人抱住我,低頭一看,是兒子像無尾熊抱著尤加利樹一樣。 我直覺反應是,「唉😮‍💨被他發現我要去晾衣服了!」 腦中出現「帶他去
這是一個母親觀察到孩子數學學習困難的故事,母親透過對話與陪伴幫助孩子慢慢克服挑戰,故事中分享了培養孩子解題勇氣的方法與心得。
買了色筆跟顏料,已經好一段時間了, 想和孩子一起玩,卻遲遲沒有行動。 今天給自己一個挑戰。 我問兒子要不要一起畫畫?l 👶兒子說:好! 興奮的跑去準備紙張及色筆, 看到他的背影, 我突然想到,用不同的方式來創作。 我跟兒子說:我們今天用不同的方式畫畫, 不用色筆,用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