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書名所暗示,「真相」本該是超越一切立場與未知的既成事實,當「真相」有了內部與外部之分,還能說是「真相」嗎?
而在推理之外,《內部的真相》也一樣精采,許多日人與台人互動的片段都能看出日影丈吉先生對這片「故地」的深刻觀察,其中有些仍是今日台灣尋常可見的場景。比如他提到台灣人擲筊杯的場景時,還不忘說明在擲筊之前「拿起擺在終案桌上的筊杯,以竹香的煙加以淨化」,偶然讀到這由近百年前延續至今的片段總能讓人會心一笑。
日影丈吉筆下諸多細緻的台灣意象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玉蘭花」。玉蘭花其實並非來自本島,但其濃郁的香氣長期廣受台灣人喜愛,常見有許多駕駛購買玉蘭花掛在車上,作為天然的車內香氛。但《內部的真相》中的玉蘭花卻沒那麼單純,當故事首次來到命案現場,作為命案裁決者的日本軍官第一個問出的問題,正與玉蘭花有關:
玉蘭花的芳香在整個庭院瀰漫,就連在這種場合前來扮演嚴肅角色的人們,似乎也無法對玉蘭花視而不見。大手上尉問道:「這是什麼樹?」
「玉蘭。」恆子小姐面帶微笑地回答。
隨著劇情的推進,日影丈吉更開始在玉蘭花上賦予讓人難以想像的負面色彩。每當全書的主要敘事者「小高軍曹」推敲案情,玉蘭花與前一段引文中回答疑問的「恆子小姐」總會浮現在記憶裡。乃至帶著恐懼與死亡的意象,不只一次出現在其夢中:
我發現自己被放進一口豪華棺材哩,和桃園那條小巷裡打造的棺材一模一樣。棺材底部鋪滿了香氣濃郁的玉蘭花,躺起來無比鬆軟。恆子小姐在一旁,幫我調整枕頭的位置⋯⋯但現實中的我是被送往醫院,護士親手餵我服下帶有香氣的甦醒藥,讓我醒了過來。
事實上,《內部的真相》的第一部標題即為〈玉蘭花姊妹開庭〉,這邊「姊妹」中的姊姊,也正是「恆子小姐」。作者似乎正透過這些明顯的暗示,提供一個與書中角色截然不同的「真相」,畢竟沒有人願意將看似純潔、帶有芬芳的明媚花朵連結上這起奇特難解的懸案。無獨有偶,日影丈吉在另一篇短篇小說〈眠床鬼〉(收錄於《華麗島志奇》)中,也以香氣濃郁的玉蘭花象徵一名身分莫測的台灣女子,孑然一身的日本軍官則竭力追蹤這位身染玉蘭花香氣的夢中女郎究竟來自何方。
對日影丈吉而言,台灣這個在歷史上一度被日本人當成「國內」的南島,或許正成為源源不絕的靈感來源。《內部的真相》中,很多地方都能感覺到日影丈吉對台灣這塊「故地」的回憶與想像,一如前面提到的「擲茭杯」、「玉蘭花」,那是作為一個台灣讀者的我既熟悉、卻有帶著點距離感的獨特筆觸。比起本質為推理小說的《內部的真相》,《華麗島志奇》這本短篇小說集則更著重於日本對台灣、甚至是南洋群島的歷史回憶,兩本書都非常推薦給所有的台灣讀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