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讀終日-avatar-img

飽讀終日

19 位追蹤者
飽讀終日,這是對生活的期待,努力將它變成眼前的現實。
avatar-img
飽讀終日的沙龍
19會員
56內容數
飽讀終日固然好,有時也需帶點餓。 但若有機會能吃飽,誰真的想stay hungry?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因為我正是機器人,我名叫丹尼爾.奧利瓦(Daneel Olivaw)。──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基地與地球》 當艾西莫夫讓自己「機器人」系列的主角在兩萬年後的「基地」系列現身,許多讀者肯定既驚且喜,喜的是與這位虛構作品中的老友重逢,卻也驚疑這具近乎不朽的機器人究竟是如何度過時間長
Thumbnail
當《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的書名映入眼簾,我直覺就將手上的各種科技產品對號入座,從手機、平板到社群媒體,龐大的資訊洪流無時無刻都在向我們散發出誘人的費洛蒙,召喚你我放下專注,這幾乎是所有現代人都曾有過的共通經驗。但「分心」的出現其實與科技產品無涉,而是人類自古以來便有的狀態......
Thumbnail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的《偷書賊》可說是一個異數,從全書的開頭,他便向讀者揭露了一項人盡皆知,卻時常視若無睹的真相:無論中間如何發展,只要是「人類」的故事都將走向共通的結局──死亡......
Thumbnail
在這趟充滿磨難的旅程終點,並沒有什麼珍貴寶藏,也沒有顯赫名聲。格得只是單純擁抱了亟欲擺脫的過去,他總算明白如今的自己正是由過去蛻變而來,而光是要辨識出過去內心的黑影,便需鼓起超乎常人的勇氣。「格得」,這一聲既熟悉又陌生的叫喚,不多不少,圓滿了自己...
Thumbnail
《失控的演化群像》講的正是屬於自然的故事 ─ 這個故事繽紛、迷人,也詭譎、殘酷,這故事不為什麼原因而如此發展,他就是進行到了如今的樣貌......
Thumbnail
5/5《失控的演化群像》
投入二戰原應讓美利堅合眾國這首交響曲氣勢昂揚,但《反美陰謀》的作者Philip Roth卻如古典樂大師,將幾個「不協和音程」強制拉入音樂中,原應雄霸天下的曲子瞬間變調,一時之間撲朔迷離,竟無人知道這個國家將會何去何從......
Thumbnail
幾個月前,因緣際會參加了《物種源始》這本科幻小說的部分試閱。選讀〈第一部:物種源始〉與〈第二部:物種源始,之後可能發生的事〉這兩則核心章節的我,幾乎是第一時間被韓國作者金寶英的情節鋪排所吸引,特別以比較誇張的寫法發表了一段試閱心得......
Thumbnail
第一次拿起厚重精美的《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時,腦海中不禁想,不管是書名還是主題,這本書對我來說似乎稍微嚴肅了點。但讀著有如推理解謎的植物親緣脈絡、搭配上優美的山景、姿態各異的植物彩繪,我逐漸發覺這本定位在科普的作品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硬斗」(ngē-táu)......
Thumbnail
一次嚴重的結膜炎,讓醫生判斷《五感全開》的作者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有可能會喪失部分視力,這晴天霹靂的消息不僅沒有成為她的阻礙,反而成為思考生活的契機......
Thumbnail
拿到試閱本才知道,《邪教》其實是瑞典著名犯罪小說作家卡蜜拉.拉貝格(Camilla Läckberg)與著名讀心術師亨利克.費克修斯(Henrik Fexeus)合作「讀心術師三部曲」中的第二本......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