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持續卡關的研究生與面臨重大疾病/挫敗者,有類似的心理歷程,怎麼說?

在「公主病」後,只與重要他人互動,我知道有很多善意的關懷,但仍選擇暫時不接觸,為什麼?因為擔心成為別人口中聊天的話題嗎?不是的,周圍的親友們絕大部分都是善意的關懷和積極的協助,那為什麼不接觸?因為擔心改變後的自己情緒反覆,卻沒有應對的策略,常常是坐雲霄飛車般的心情,不利於病情。直到最近才鼓起勇氣跨出第一步,怎麼說呢?


舉例而言,第一次在外人的邀請與自己的「公主病」間做取捨,兩項都是我很重視且想要做好的部分,可是,「公主病」需要早睡和清淡的飲食,但宴會一定會超過睡眠時間且口味重,怎麼辦呢?有人會說:「破例一下,沒關係。」我會說:「的確,特殊事件特殊處理。但假如破例變成常態,我有勇氣做取捨嗎?這才是關鍵。」是否能做出取捨,這個問題讓我思考得很久,最後,仍決定「練習取捨的第一步」。還記得宴會有12道菜,我只吃了4道菜就與所有人說再見,有夥伴開玩笑地說:「你只是去上個廁所、到外面晃一下吧?」我只能說:「你很幽默!」然後,離開會場。有人可能會說:「你乾脆不要去!」我會說:「那是一個從未有過的人生體驗,我想體驗看看!在4道菜後,蒐集到想要的資料,便決定離開。」跨出第一步,難不難?我會說:「做自己好難!宴會後,仍感覺到不安,因為以前的我一旦參加宴會就會從頭坐到尾,覺得這樣才是對邀請人的尊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是父母的身教,可能是學校的教育。但這似乎沒有考慮到個人的不便,反而有點像軍事化管理。我的時間在不傷害任何人的情況下,本來就可以自我調配,為什麼要弄得像『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呢?對吧!」


又如最近與親友碰面時,他非常地關注我的手腳的關節,以及走路的姿勢。若是以前,一回到家可能就會開始想該怎麼樣讓腳和走路變得正常,但發現自己好像無能為力或無法控制時,負面的情緒又會不知不覺地籠罩在自己身上。這次卻不同,「我開始在想如何將這類的關懷,順利地在大腦裡懸置和歸類,以及怎麼樣讓對方慢慢地接受我關節損傷無法回復這件事?」後來,想到的策略是,「我會聽取建議,等適當的時機出現,再試試看建議的可行性;若建議的可行性不高,但確實是真情實意的關懷,我會略過意見,但把對方的心意記在心中。以及告訴對方醫生的診斷和自己無法蹲坐的情況,給他消化的時間,以及告訴他如何與改變後的自己相處。」馬上就可以調整嗎?當然不行,都需要一個過程。在沒有確定關節損傷無法回復以前,「不安和焦慮」是我們「公主病」常見的反應,給自己一段時間,該哭該笑,順其自然。當下並不好受,但事後我們漸漸又可以發現「公主病」或自己的優點。不相信嗎?我們絕對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面臨人生重大疾病或挫敗者。我們曾經走過的坎,會讓我們對類似的事情有敏感度且可以提供對策。


有一次好友跟我聊近況,提到家人因為車禍而顏面骨折,慢慢地在好轉,以及收到很多人的關愛和協助。看似無憂的狀況,當下的我馬上詢問「照顧者是誰?」好友跟我說:「是長輩。」就以自身的經驗提醒他:「這位家人現在完全關注自己的疾病上,長輩對他越好,他可能會越內疚和自責,覺得自己這麼大年紀還要長輩來協助自己。若每個人碰到他都只提『疾病』,再加上他自己對病情的高度關注,慢慢地『疾病』的份量會越來越重,不自覺地讓他成為只看見自己的人,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很快地,他的世界會只剩下他和疾病,沒有其他的人事物。再慢慢地,「疾病」的好壞會與「他是否值得活下來密不可分」。這時候就開始靠近危險的邊緣,如果病情上下反覆,而他無能為力(『公主病』的診斷意味著身體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病情不穩定或無能為力都是自然的事情,但當事人因為心理因素,沒有辦法理性地思考),越認真想改變者,越容易越過危險的門檻,因為快扛不住自己的壓力。不出意外的話,就會陷入「為什麼遇到人生重大挫折或疾病時,憂鬱的情緒會隨之而來,甚至加重?」提及的四個心理惡性循環的階段,隨著時間推移,情緒走極端的可能性升高。

 

說了這麼多,跟文章標題提及的「論文」有什麼關係?論文持續卡關的研究生跟面臨重大疾病/挫敗者,類似的心理歷程是:一開始對於「論文/疾病/挫敗」僅是重視和關注,但因為每個碰到我們的人都只講「論文/疾病/挫敗」導致這些議題在心中的份量越來越大,以及往往期待都被現實打臉,像是「無止盡地卡關或個人狀態起伏大」。在理性的思考下,不管是論文一直卡關或初期病況不穩定,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對於研究者/疾病者/挫敗者而言,心如玻璃般的脆弱,已經讓他們沒有辦法理性地思考,因為世界只剩「論文/疾病/挫敗」和自己。慢慢地「論文/疾病/挫敗」若有風吹草動,都會讓自己驚慌失措,甚至若體認到「自己再怎麼努力都無可奈何(習得無助感),越認真越努力者,越容易陷入「為什麼遇到人生重大挫折或疾病時,憂鬱的情緒會隨之而來,甚至加重?」這篇文章提及的心理困境中,進而容易走極端。這是為什麼我們會聽到研究生走極端的新聞,如「武漢研究生留遺書輕生!家屬哭喊:望校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可能有人會問:「親人不管嗎?重要他人不管嗎?」我會說:「周遭的親人已經自顧不暇,因為這是長時間的抗戰。親人真的也壓力山大,只是說不說而已。若沒有適時的外援介入,真的、真的很難扛過去!」人生起起伏伏是自然的事,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遇到「無常」,不只是「珍惜當下」的老生常談,能不能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建立自己的支持網,以及在對方需要心理支持的時候,主動陪伴?面對整個大環境的轉變,我們真的太渺小,但我們可以凝聚小小的微光,攜手往前走,體驗不一樣的人生。以上,我們下次見嘍!一起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吧!

在疫情下,我們都感受到無助;是一點一點的微光,讓我們慢慢相信自己和他人的!


目前「公主病」多是「醫生說」或「預防疾病說」,而沒有診斷後的「相處說」。作者以病患的身分和特殊教育專業的角度,分享治療過程的點滴和因應策略。雖然沒有辦法適用所有情況,但希望給大家另一種思考方向,讓我們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論文)在家工作和證券不當行為的風險研究顯示: 遠程工作降低了證券不當行為的可能性;最終,那些在家工作的人會收到更少的不當行為警報。這些變化的經濟意義很大。我們的研究對於理解工作地點平衡和相應風險之間的聯繫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論文網址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
avatar
老尤
2023-05-24
論文寫作-簡介與結論簡介與結論在論文中扮演重要的地位。簡介提供背景知識與讓讀者理解研究動機、負責吸引眼球、與闡述研究大致的方法與結果等。結論讓讀者理解這篇文章的重點、提供未來的研究方向,讓人了解此研究的意義。總結來說,這兩者都是論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讓讀者更好地瞭解研究內容與成果。
Thumbnail
avatar
Amelia
2023-05-02
論文抄襲影響政治生涯?數據看臺灣政治醜聞對候選人形象的影響每當選舉期間,無論是政見、政績,抑或是個人在過去無論是公領域、私領域的生活,政治人物的所作所為皆會被放大檢視。2022年底的地方大選落幕,國民黨獲得大多數縣市長席次,民進黨得到空前的落敗。其中,許多名嘴與時事評論員直指「論文抄襲」等情況,民進黨無法在此次選舉中好好處理才導致落敗。 因此,我們好奇,在
Thumbnail
avatar
何家慈 Chia Tzu Ho
2023-01-21
論文不用抄襲!一張圖讓你秒懂怎麼寫出獨創性的EMBA論文首先你要先釐清一件事不是你不會寫 論文 ,而是不知道怎麼做研究!而這也是大家在寫 論文 的時候,大多會面對到的一個最不想看到的事實。​​​論文難寫絕對不是因為你缺乏文采,也不是因為你沒有一揮動筆就寫成文章的能力。大家最常聽到論文不順利會講的話,應該就是“我的研究進展不順利。”
Thumbnail
avatar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人財育成中心
2022-11-08
論文研討意料外的幽默▶︎ 過氣競選大頭照被發現 ▶︎ 其他報告人內容重點回顧 ▶︎ 血汗過頭的調色?!
Thumbnail
avatar
Joyance 瞧焉思
2022-05-27
論文門的事實不是黃偉檢察官說了就算(引文開始)方格子,小妤:蔡英文「論文門」事件看「捍衛個人名譽」與「政治迫害滅聲」的差異 (上略)但事實是,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及學位,是經過其母校三番四次出面證實、經過多年多個機關核實,而且總統府亦一直以物證回應指控,但仍無法釋除疑慮時,訴諸司法以證清白,似乎就是最後的手段了。(引文結束) 從倫敦政經
Thumbnail
avatar
Martin Chiu
2021-09-04
論文門與817大選疑雲的相似性 論文門是高級知識分子質疑最高領導37年以前涉嫌以假學歷騙取功名的一段黑歷史,明面上是蔡總統已經提出博士論文題目,展示三張博士證書影本,學生記錄影本,以及一堆沒有簽名的政經學院發函告知蔡英文通過口試,將頒發證書等等的文件影印本加以澄清,還有蔡英文以總統之尊透過總統辦公室告發彭文正博士涉嫌重度誹謗罪
Thumbnail
avatar
Martin Chiu
2021-07-20
論文介紹與簡評:〈Democratic Realism〉本篇Democratic Realism(以下簡稱本文)的主旨可以從副標題看出,所以一開始就是在講解作者認知的世界樣貌。首先,作者指出了美國人對外交政策的一種「healthy aversion」,會這麼認知的理由不難理解,作者便指出了三點為這種認知的主因⋯⋯
Thumbnail
avatar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07-12-31
論文介紹與簡評Redefining Security:The Human Dimension這篇文章的特點,並不在於其解釋,而是在於其試圖「定義」人類發展與人類安全的努力上,其定義與其討論的內容,也許不能滿足讀者的期待,但重點在於這篇文章試圖定義的過程中,可以發掘很多值得去思考的問題。由於這十年前的文章早就被人看爛了,筆者不打算全文照刊與解釋,只作簡單的導讀與簡評。
Thumbnail
avatar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0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