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書序|薩爾曼.拉西迪被刺

2024/02/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於大多數年輕讀者而言,薩爾曼.拉西迪(Salman Rushdie)(1947_)是個陌生名字,他是印度裔英國作家,文學界將他歸入「魔幻寫實主義」者,以作品兼有「東方文化影響」聞名於世。1981年發表《午夜之子》(Midnight`s Children ),曾獲得布克獎 (Winner Of The Booker Prize),該書被視為薩爾曼.拉西迪的代表作。

raw-image
raw-image

2007年薩爾曼.拉西迪因文學領域的成就,被英國女王冊封為爵士。他在英語世界被 視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之一,在2008年被英國《泰晤士報》評為「1945年以來英 國最重要作家」第13名,近年來被視為是英國有望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

raw-image

薩爾曼.拉西迪 1988年發表《撒旦詩篇》(The Satanic Verses)被指稱褻瀆了伊斯蘭教先知莫罕默德,遭到伊朗精神領袖何梅尼下令追殺,名聲轟動全球。這30多年來持續過著躲藏的生活,以防備穆斯林殺手之追殺。不料仍於美國時間2022年8月12日上午在紐約某學院演講時遭到行刺。雖已挽回性命,但可能損失右眼,手臂神經及肝臟也嚴重受損。

在現今這個世界,宗教價值觀始終是個禁忌話題,東西方文化衝突、猶太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始終沒有緩和跡象。以中華民族為代表的東方文明與歐美為首的西方文明,在中國及時追趕歐美以及柔性融合的策略下,文化的衝突雖然未必減弱,至少西方人已經漸漸能夠接受。

然而在伊斯蘭世界,因為經濟發展的相對遲滯,相對剝奪感特別之強烈。加上以美 國為首的西方世界,三十年來推翻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又以伊朗發展核武為名,實施長達數十年經濟制裁,伊斯蘭世界早就與歐美世界不共戴天。所以,儘管伊朗早已表示「不支持、也不反對刺殺薩爾曼.拉西迪」,還是有狂熱頑固份子,堅持執行這項追殺令。

大凡意識形態的衝突,都難以妥善解決。因為要人改變意識形態都已經很不容易,何況改變的是宗教意識型態…,其困難程度不言可喻。這個世界已經因為經濟的相互依存,關係越來越複雜,單一國家很難與世界脫鉤,身為現代人,保有開放的心態與和平的行動,非常重要。

如果不能寬宏地尊重他人的信仰,其人格自然也不能獲得對方的尊重,甚至招來殺身之禍。褻瀆持續挑動紛爭,是不能以言論自由作爲藉口,應以更多的善意去接納不同的文化價值觀才是上上之策。

(本文作於2022/8/26薩爾曼.拉西迪被刺後)

2.1K會員
511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退而不休,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