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延聊電影|《墜惡真相》|抗拒不了現實解構的洪流:我們沒法懂仍必須懂的《墜惡真相》|院線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下筆書寫《墜惡真相》之時,筆者同時在進行一場實驗。假若我也反覆聽著電影中丈夫死前播放的歌曲,那首被檢察官視為「厭女版本的《PIMP》」,我能否「習慣」置身在這壓迫感極強的氛圍當中?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此,當我看著女主角珊卓面對未現身的丈夫「強行介入」第一場訪談戲時,即使她意識到歌曲不會停歇,她仍能泰然自若地安坐不感到介意,甚至對女學生表達傾慕敬佩之情,我對她的「態度」感到敬佩,也顯現了她在夫妻關係裡的狀態,與丈夫處在個人與婚姻之間不平衡的危險關係,丈夫才會透過歌曲進行控訴與抗爭。至於《墜惡真相》片中另一首存在感強烈的歌曲,則是兒子彈奏的鋼琴曲《阿斯圖里亞斯的傳說》(Suite ESPAÑOLA No.1 , Asturias leyenda),高速反覆橫跳的琴鍵創造的懸疑緊張感,顯露出孩子試圖窺探成人世界的複雜心理,兒子同樣使用樂曲走進母親未曾說出口的秘密人生。由父至子都在執行的音樂試煉,證明了《墜惡真相》是必須走進影廳親自體驗的試驗,辯證的過程必需依照觀眾所站的位置,與兒子丹尼爾一同回想,最重要的是「聽取」整部作品「落下」的每個細節。

raw-image

我們看向《墜惡真相》裡最殘酷的夫妻爭吵戲,丈夫在死前一天做的「錄音紀錄」,揭露了兩人在婚姻中的種種現實。兩人愛的源頭,是珊卓愛上了山謬講課時的風趣魅力,但是隨著兒子出車禍後視力受損,山謬心中萌生的罪惡感迫使他辭掉工作,將時間奉獻給家庭。珊卓則是保有個人創作的時間,順勢藉著丈夫不要的點子提筆,竟成了備受尊重的大作家。山謬的不滿來自於內心的不平衡,別於「性別」在家庭經濟結構較常扮演的角色,山謬也想奪回家庭與自我的掌控權,沒想到卻失控而崩毀,至於珊卓她則認為自我與婚姻是能夠平衡共存的,兩人的價值觀產生了歧異,衍變成錄音中聽到的那場暴力事件。這段暴力衝突是一場幻覺嗎?這個問題恰巧對應了珊卓的答辯,她認為丈夫和心理諮商師交談時提及的自己,只是當下主觀情緒化認定的「怪物」,在客觀事實之下並非如此,或許這一段都是山謬故意挑起的紛爭,試圖要讓虛構來摧毀現實。劇本更是巧妙將移民文化議題放入,像是兩人的母語不同(德語和法語)以及選擇住處(法國山上小屋)的接受程度,夫妻倆更是約定好向兒子說英文,創造了差異之下的中間地帶,讓兒子能夠置身於兩者之外來看待父母。

raw-image

若以狗狗史努比視角來看,或許更能接近「真相」一些。電影開場落下的球,狗狗史努比下樓並咬著球回到樓上閣樓,牠代替山謬出場並逃離妻子正在進行的訪談。當兒子牽著史努比回到家,牠主動跑向倒臥血泊的山謬身旁,牠趴在地上毫無動作,代表牠明白主人已死。而後鏡頭隨著史努比進入警察介入後的悲劇現場,好似山謬剛死的靈魂困惑地回到住所,還帶領觀眾看向照片中的自己。史努比與主人山謬的共通性,則得對應到丹尼爾向法官提出的最後證詞之上,那是記憶中一段沒那麼清晰的某個現實,父親將自己與史努比做比喻,向兒子解釋生命會生病也有可能會死亡,卻像在為自己交代遺言,讓兒子不會為此感到更難過。事實上,史努比就曾被丹尼爾當成實驗對象,讓牠吃下數顆阿斯匹靈後倒地,催吐後的白色嘔吐物才讓丹尼爾想起父親,因而能確信父親曾自殺過一事。如此具有靈性的狗狗帶來了讓人無法忘懷的演出,動情而跟著感傷起來,最終來到了被判無罪的珊卓身邊,代替山謬安慰她,史努比的存在也撫慰了銀幕前的觀眾,感到療癒而舒心。

raw-image

「我們什麼時候停止自我審查了。」出自孩子如此成熟且真誠的話語,已然受傷的心必須親自見證「真相」,因此丹尼爾拒絕離開法院的旁聽席,他必須知曉父母共同經歷的一切。《墜惡真相》遊走在虛實之間,若回溯記憶的不可確定性,如此克制冷靜的女性觀點敘事,創造出能夠再三重返並反覆思量的空間場景,潔絲汀楚特導演彷彿將觀眾引領到三角窗前,把「墜落」一刻的痛楚投射到觀眾身上,這份「真實」就足夠震撼我心。我這名觀眾則在這場審判中理解到,所有證詞都是來自片面的「現實」,無論是陪審團或是法官,甚至是新聞報導前的觀眾,他們都在靠著不完整的證據來「審判」他人,這無疑是旁觀者的傲慢,導演更是在影像裡添入「假象」,讓觀眾更是無法觸及真相。那麼真相已然不再重要,丹尼爾不必假裝很肯定誰殺了父親,他決定看得更遠,超越審判也超越真相,因此交出了另一個片面的現實,「選擇」自己想生活下去的未來,那個未來不再如視線裡的灰濛濛,而是清晰若雪地裡反射的耀眼陽光。


🎶延伸聽歌: #魏如昀 《#7777次的墜落 》


🖤我在 #松仁威秀 #泰坦廳 觀看🤍


#墜惡真相 #一場墜樓的剖析 #墜落的審判 #墮下的對證 #潔絲汀楚特 #桑德拉惠勒 #anatomiedunechute #sandrahüller #swannarlaud #milomachadograner #antoinereinartz #justinetriet #anatomyofafal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延延聊電影的沙龍
118會員
435內容數
主要是個人文章放置處
2025/04/28
「創作的人完成了作品,聆聽的人走不出情傷。」 這一幕來自片中女督察莎瑪和菜鳥女警桑托絲的對話,他們在追查殺人兇手時一邊聽著情歌,情歌確實具有這樣的魔力,讓聽者留下餘韻。我認為這段台詞也可以套用到導演桑蒂亞蘇里創作劇本上,她將紀錄片的製作經驗套用在劇情長片中,本片的靈感就是來自2012年的「女大生輪
Thumbnail
2025/04/28
「創作的人完成了作品,聆聽的人走不出情傷。」 這一幕來自片中女督察莎瑪和菜鳥女警桑托絲的對話,他們在追查殺人兇手時一邊聽著情歌,情歌確實具有這樣的魔力,讓聽者留下餘韻。我認為這段台詞也可以套用到導演桑蒂亞蘇里創作劇本上,她將紀錄片的製作經驗套用在劇情長片中,本片的靈感就是來自2012年的「女大生輪
Thumbnail
2025/04/27
卡塔赫納電影節來自哥倫比亞,1960便開啟了第一屆電影節,是拉丁美洲歷史最悠久也最古老的電影節。 ❙ 觀看連結:https://www.festivalscope.com/page/cartagena-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 短片線上影展時間:202
Thumbnail
2025/04/27
卡塔赫納電影節來自哥倫比亞,1960便開啟了第一屆電影節,是拉丁美洲歷史最悠久也最古老的電影節。 ❙ 觀看連結:https://www.festivalscope.com/page/cartagena-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 短片線上影展時間:202
Thumbnail
2025/04/26
本片靈感來自2018年的真實故事,因著全球暖化現象導致一隻北極狐受困於海上的冰山上,幸好有三名漁夫出現拯救了牠,得以讓這隻濕透了的小動物返還陸地。究極這隻北極狐為何獨自留在冰山上?抱持著這個疑問,導演撰寫出以下故事,一對北極狐夫妻分離又重聚的感人情節。電影《北極小迷狐:吉娜&尤克》並非紀錄片,而是製
Thumbnail
2025/04/26
本片靈感來自2018年的真實故事,因著全球暖化現象導致一隻北極狐受困於海上的冰山上,幸好有三名漁夫出現拯救了牠,得以讓這隻濕透了的小動物返還陸地。究極這隻北極狐為何獨自留在冰山上?抱持著這個疑問,導演撰寫出以下故事,一對北極狐夫妻分離又重聚的感人情節。電影《北極小迷狐:吉娜&尤克》並非紀錄片,而是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沒想到看《破浪男女》會哭到停不下來。 楊雅喆繼《女朋友。男朋友》、《血觀音》後再次觸碰性別議題,說是觸碰可能太過輕微,《破浪男女》刀口銳利,當你以為這只是賣弄情色的電影,片中顫抖的呻吟和喘息早已迫不及防直入內心深處的孤獨。 「如果是很快樂的做愛,那麼生出來的小孩子也許比較幸福吧?」
Thumbnail
沒想到看《破浪男女》會哭到停不下來。 楊雅喆繼《女朋友。男朋友》、《血觀音》後再次觸碰性別議題,說是觸碰可能太過輕微,《破浪男女》刀口銳利,當你以為這只是賣弄情色的電影,片中顫抖的呻吟和喘息早已迫不及防直入內心深處的孤獨。 「如果是很快樂的做愛,那麼生出來的小孩子也許比較幸福吧?」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悲劇發生的原因從來就不是戲劇感興趣的部分,觀眾要看的是角色如何滿負傷痕繼續活著。失去,同時獲得。生命從來沒有真正的微不足道。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
Thumbnail
悲劇發生的原因從來就不是戲劇感興趣的部分,觀眾要看的是角色如何滿負傷痕繼續活著。失去,同時獲得。生命從來沒有真正的微不足道。這是一部女演員的故事。
Thumbnail
一椿離奇的墜樓命案,妻子被檢方起訴為謀殺她丈夫的嫌疑犯,法庭攻防之間,這對夫妻長久以來相處的齟齬不合昭然若揭,妻子的性情與形象意外受到審判;全程參與聽證的兒子,對自己的父母和家庭一夕改觀,在逐漸浮上檯面的證據與保護母親之間開始感到迷惘,他們的母子關係也正搖搖欲墜,一場人工的真相正重新被構建。
Thumbnail
一椿離奇的墜樓命案,妻子被檢方起訴為謀殺她丈夫的嫌疑犯,法庭攻防之間,這對夫妻長久以來相處的齟齬不合昭然若揭,妻子的性情與形象意外受到審判;全程參與聽證的兒子,對自己的父母和家庭一夕改觀,在逐漸浮上檯面的證據與保護母親之間開始感到迷惘,他們的母子關係也正搖搖欲墜,一場人工的真相正重新被構建。
Thumbnail
《墜惡真相》可能比《可憐的東西》更直接的對抗父權。女性在家庭/婚姻裡究竟能不能是強勢的那一方?可不可以是能力比較好的那一方?是否可以像多數男性一樣選擇只顧自己?這部電影光是看這場被用作證詞的片段就值回票價!
Thumbnail
《墜惡真相》可能比《可憐的東西》更直接的對抗父權。女性在家庭/婚姻裡究竟能不能是強勢的那一方?可不可以是能力比較好的那一方?是否可以像多數男性一樣選擇只顧自己?這部電影光是看這場被用作證詞的片段就值回票價!
Thumbnail
法國電影《墜惡真相》運用懸疑驚悚的敘事結構,展現了當代社會中女性創作者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女性主義批判意識深受包藏,透過荒謬的審判過程,對法庭和媒體上的「厭女」言論和指控進行回擊。
Thumbnail
法國電影《墜惡真相》運用懸疑驚悚的敘事結構,展現了當代社會中女性創作者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女性主義批判意識深受包藏,透過荒謬的審判過程,對法庭和媒體上的「厭女」言論和指控進行回擊。
Thumbnail
看完這齣,心中確實有某種揮之不去的陰影, 好像寒流來襲時忍不住想用日本火鉢生個碳火取暖, 卻又心生恐懼想說算了。 也許這部是十足的最佳自殺防治電影?
Thumbnail
看完這齣,心中確實有某種揮之不去的陰影, 好像寒流來襲時忍不住想用日本火鉢生個碳火取暖, 卻又心生恐懼想說算了。 也許這部是十足的最佳自殺防治電影?
Thumbnail
在下筆書寫《墜惡真相》之時,筆者同時在進行一場實驗。假若我也反覆聽著電影中丈夫死前播放的歌曲,那首被檢察官視為「厭女版本的《PIMP》」,我能否「習慣」置身在這壓迫感極強的氛圍當中?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此,當我看著女主角珊卓面對未現身的丈夫「強行介入」第一場訪談戲時,即使她意識到歌曲不會停歇,她仍能
Thumbnail
在下筆書寫《墜惡真相》之時,筆者同時在進行一場實驗。假若我也反覆聽著電影中丈夫死前播放的歌曲,那首被檢察官視為「厭女版本的《PIMP》」,我能否「習慣」置身在這壓迫感極強的氛圍當中?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此,當我看著女主角珊卓面對未現身的丈夫「強行介入」第一場訪談戲時,即使她意識到歌曲不會停歇,她仍能
Thumbnail
阿爾卑斯的雪地是相比對法國法庭的荒謬更為冷冽的批判,妳必須顯得悲傷,否則妳就是有罪的。以致於即使在只有她一個人的場景裡,觀眾始終無法放心相信女主角,因為鏡頭始終是不可信的,是主觀、片面的,就像男女主角只能用非母語的英文對話,丹尼爾要將東西拿得很近才能看見
Thumbnail
阿爾卑斯的雪地是相比對法國法庭的荒謬更為冷冽的批判,妳必須顯得悲傷,否則妳就是有罪的。以致於即使在只有她一個人的場景裡,觀眾始終無法放心相信女主角,因為鏡頭始終是不可信的,是主觀、片面的,就像男女主角只能用非母語的英文對話,丹尼爾要將東西拿得很近才能看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