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2) -- 觀後感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年紀較輕的演員包含曉孟反而讓觀眾更有帶入感

他們的年少無知、他們的叛逆、他們對人生的省思、對未來的徬徨、對家庭的無奈...

都像是曾經的自己在螢幕上一幕一幕上演

但年長的演員中,兩個以愛為名的家長(好難寫的不劇透啊...但你看了之後會知道我在講誰)真的是把亞洲常見(常見嗎?我也不知道,但感覺...歷歷在目)的家庭狀況,尤其是有心理障礙的家長的那種神韻刻畫得栩栩如生,又或是那種以愛為名的管控、不知道如何表達愛與關懷的笨拙、那種躁鬱症或憂鬱症的形象都表現得非常鮮明

劇情的設計更是巧妙,在第一集或第二集正常人就可以猜出兇手是誰了,但你會一直問,為什麼是他/她?為什麼是他/她?How?Why?然後在很後面你會得到一個還算滿意但出乎預料的答案;劇情編排的緊湊程度跟邏輯也產生了相當大的黏著性,是會逼得你一集接著一集看的,但我覺得相比 Apple TV 一些驚悚或心理大作,誰是被害者不會創造那種讓你喘不過氣的氛圍、或因為過強的帶入感覺得自己快瘋了需要休息一下感覺,他是那種即便一口氣看完也不會有太多心理壓力的戲,比起人物情緒的刻畫,他更著重邏輯推理的辦案過程

至於配飯吃嗎?我建議不要,畫面真的不是很愉悅,我對這種畫面的容忍度算很高了,雖然還是吃得下飯,但真的會有點找罪受...

整體看下來,相比第一季的壓迫感、第二季輕鬆許多;相比第一季每個受害者的大場面、這一季每個受害者死亡場面小很多,更多的精緻的刀工與慢速折磨的手法;再相比第一季的簡單,畫面上的簡單,這一季有太多至入性行銷,不僅是廠商的置入性行銷,我甚至懷疑某些畫面也是演員的經紀人或演員自己強力要求的,這些東西導致本來帶入感就不強的影集有更多格格不入的東西與不自然感


最後,第二季真的能回應片名嗎?誰是受害者?或者引起一個比較有深度的哲理思想?我覺得答案是否定的,相比第一季看完後沒日沒夜的省思甚至會做惡夢,這一季看完的感覺就是....『哦~兇手是他/她...原來是這樣....原來真相是這樣...哦~還要鋪第三季嗎?好喔~~~』相反的,我倒是很推薦還沒看過第一季的觀眾去看第一季,他對於生與死的議題有更有趣的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kdk12358的沙龍
73會員
66內容數
dkdk12358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1
出軌所造成的傷害,雖然我只有二十多歲 但不論是我的交往對象、還是在家庭關係中,都曾發生過 在家庭關係中的那次,我們家大概有整整三年不得安寧 不管是打官司還是父母之間追逃的相處模式 很多時候越演越烈、我好幾度完全不想回家 而我前幾任,完全消磨了我對感情的信任... 然而在我感情最穩定的時候
2024/09/01
出軌所造成的傷害,雖然我只有二十多歲 但不論是我的交往對象、還是在家庭關係中,都曾發生過 在家庭關係中的那次,我們家大概有整整三年不得安寧 不管是打官司還是父母之間追逃的相處模式 很多時候越演越烈、我好幾度完全不想回家 而我前幾任,完全消磨了我對感情的信任... 然而在我感情最穩定的時候
2024/08/24
我是一名月收六位數的職員 但因為過去對財務的揮霍導致我現在必須開源節流 說實在,這不是我第一次試圖創業了 我嘗試過很多事,但通常敗在經驗不足 於是這次我決定腳踏實地的從最拿手的事情做起 -- 按摩 你也許很難想像為什麼但我先講講我怎麼開始的 我在我平常活躍的群組開始宣傳我開始按摩
2024/08/24
我是一名月收六位數的職員 但因為過去對財務的揮霍導致我現在必須開源節流 說實在,這不是我第一次試圖創業了 我嘗試過很多事,但通常敗在經驗不足 於是這次我決定腳踏實地的從最拿手的事情做起 -- 按摩 你也許很難想像為什麼但我先講講我怎麼開始的 我在我平常活躍的群組開始宣傳我開始按摩
2024/07/11
但是跟過去50年比起來 現在,是最需要存錢的時候 而這一切⋯都跟AI有關
2024/07/11
但是跟過去50年比起來 現在,是最需要存錢的時候 而這一切⋯都跟AI有關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當子女發生重大事故時,無論是被傷害還是傷害別人,為人父母的在第一時間往往義無反顧的站在孩子這一邊,可置理智、道德、規範於度外,可拿名聲、操守、性命來交換--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模式,源自於親子間純粹天然的情感,但卻可能走火入魔。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2》將這個現象發揮得淋漓盡致……
Thumbnail
當子女發生重大事故時,無論是被傷害還是傷害別人,為人父母的在第一時間往往義無反顧的站在孩子這一邊,可置理智、道德、規範於度外,可拿名聲、操守、性命來交換--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模式,源自於親子間純粹天然的情感,但卻可能走火入魔。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2》將這個現象發揮得淋漓盡致……
Thumbnail
一個未被愛過、未愛過人的自縊、自刎者,試圖以自己的方式逃避痛苦,努力活著。在這份坦誠的故事中,他描述了遭受家庭暴力、校園霸凌以及心理創傷的痛苦經歷。這篇文章將透過詳細的描述和觸動人心的內容,深刻描繪了憂鬱症的折磨和自我傷害的背後動機。
Thumbnail
一個未被愛過、未愛過人的自縊、自刎者,試圖以自己的方式逃避痛苦,努力活著。在這份坦誠的故事中,他描述了遭受家庭暴力、校園霸凌以及心理創傷的痛苦經歷。這篇文章將透過詳細的描述和觸動人心的內容,深刻描繪了憂鬱症的折磨和自我傷害的背後動機。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關於躁鬱症前任的愛情故事。從一見鐘情到相愛相傷,再到最終崩塌,其間發生了諸多戲劇性情節。 深入探討了追逐愛情時所忽略的現實問題,展現了對愛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文章以一種散文的風格寫作,混合了個人回憶和對當時情況的分析,使讀者更容易與作者產生共鳴。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關於躁鬱症前任的愛情故事。從一見鐘情到相愛相傷,再到最終崩塌,其間發生了諸多戲劇性情節。 深入探討了追逐愛情時所忽略的現實問題,展現了對愛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文章以一種散文的風格寫作,混合了個人回憶和對當時情況的分析,使讀者更容易與作者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重點放在Netflix電視劇《馴鹿寶貝》所呈現的跟蹤騷擾主題。文章中提及的內容包括性別角色、鏡映渴求、倒錯的愛與失落,以及心理醫師的驚悚之愛。文章對於跟蹤騷擾與心理創傷有深入的討論,並提供了相關案例研究的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重點放在Netflix電視劇《馴鹿寶貝》所呈現的跟蹤騷擾主題。文章中提及的內容包括性別角色、鏡映渴求、倒錯的愛與失落,以及心理醫師的驚悚之愛。文章對於跟蹤騷擾與心理創傷有深入的討論,並提供了相關案例研究的觀點。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Thumbnail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無疑為台劇製作創下一個新里程碑,除了張孝全、許瑋甯與李沐在劇中精湛且觸動心弦的演出外,此劇大膽將「自殺議題」搬上螢幕,透過劇中角色真實呈現精神疾病的不同角面,引領觀眾探尋光亮背後的黑暗與脆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