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方格子第二個月的心得
avatar-img
Treize

使用方格子第二個月的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想寫這篇是看到格友林燃的文章(關於方格子的❤和追蹤~一點自己的心得和感想)而有感而發。前兩週心情有受到瀏覽數而影響,我在這篇文章(由0至1的創造)有提及到。但這兩個禮拜持續觀察後台和搜尋關鍵字有一些些想法後,就沒那麼焦慮了。

  對方格子新住民的我來說,我目前的概念分成兩個面向,有格子內的讀者和格子外的讀者。

格子內的讀者

  我們追蹤彼此,或是加入彼此的沙龍,在留言上和愛心,都會給予彼此鼓勵,每當有新文章的時候,系統也會提醒。這一群人對我來說就像親近的網友,雖然我們沒有見過面,但文字總會觸動到心裡去,雖遠猶近。

  每次一有留言或是愛心,我就更有動力去創作,對我來說格子內的讀者就像創作的夥伴,在組織裡的話就像同事,但是是比較正向的同事,一起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

  追蹤和愛心都必須是方格子的會員才可以使用功能,所以此舉對於文章流量和曝光程度並不會有太多的幫助。我覺得對於創作的動力比較有幫助,當然,還有結交各方好手和民間高手。


格子外的讀者

  有日,我觀察到我的某篇文章(我們的簡單登記結婚在嘉義)竟然出現在嘉義新聞網的平台,但是這個平台是沒什麼人在看就是了XD 不過也夠我意外了,我才發現原來與文章有相關的平台也會擷取過去,雖然我的流量不大,但從數據上來看,這一篇的確瀏覽數和已讀都是較多的一篇,有可能是因為平台也有一點點影響,再者,我在google新聞輸入關鍵字的時候,當時第一篇出現的是我的文章,我也蠻訝異的,原來方格子的關鍵字其實頗強的,所以標題有抓住群眾的心,文章就比較容易曝光被大眾看到。

  我蠻認同林燃(創作小說家)提到點閱率和完讀率很重要這件事。這兩者是可以讓文章廣傳,而關鍵字的搜尋可以將有需求的人直接連結到該文章。這個現象會比較漫長,但其實也使我有一些些動力,或許有些人正在困頓中,但因為搜尋了關鍵字因為你的文章而療癒,這樣感覺莫名地好。

但格子外的讀者只能單方面接收資訊,無法回饋給作者。我覺得這有好有壞,好的部分是文章不會一次湧入太多回饋,突然資訊太多太雜,會對我來說排山倒海壓力山大(我個人是這樣),壞的部分,流量就會比較慢成長,也較無法知道更多閱讀者的想法。


  上述是這幾天觀察到的。有想說連動IG或是臉書,或是轉貼文章到Dcard之類的。不過一想到就好麻煩喔~~就慢慢來吧!就像清月提到的『大隱隱於市』,當個門面不怎麼樣的店,有興趣的人就進來店內聊聊天,這樣就不會手忙腳亂,可以專心地傾聽一個人的話語和交流。

有個平台可以抒發,且有客人想到就飄進來交流,好像就很不錯了呢!
avatar-img
Treize
55會員
12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reize 的其他內容
文章內容講述從大學到婚禮見證的過程,充滿了感動和陪伴的故事,分享了關於友誼和成長的感人經歷。
電影《惡女》是一部深入探討人性黑暗面的作品,由女性視角出發,以電影帶觸及社會議題和人性面向,透過描述兩位相反的女性來呈現價值觀和利益相衝突的狀況。這部電影不僅提出眾多社會問題,也引發了大眾觀者的討論與反思。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搬到嘉義後找工作的過程,成為學校的國際事務員並接手新案子的經歷。同時也探討了在嘉義求職和工作的優點和挑戰,以及有效的人脈對求職的重要性。
從0到1的能量是最大的,因為你有從無變成有。
此文章談及作者30多歲時尋找想要的工作的過程,並分享他在衝突和誤會之後,選擇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決定。文章提及了三個不同的面試經驗,表達了對於工作和生活的渴望和挑戰。
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我對嘉義的經驗和我想在嘉義定居的理由,同時描述了北部和臺北的生活負擔和對我生活的壓力。
文章內容講述從大學到婚禮見證的過程,充滿了感動和陪伴的故事,分享了關於友誼和成長的感人經歷。
電影《惡女》是一部深入探討人性黑暗面的作品,由女性視角出發,以電影帶觸及社會議題和人性面向,透過描述兩位相反的女性來呈現價值觀和利益相衝突的狀況。這部電影不僅提出眾多社會問題,也引發了大眾觀者的討論與反思。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搬到嘉義後找工作的過程,成為學校的國際事務員並接手新案子的經歷。同時也探討了在嘉義求職和工作的優點和挑戰,以及有效的人脈對求職的重要性。
從0到1的能量是最大的,因為你有從無變成有。
此文章談及作者30多歲時尋找想要的工作的過程,並分享他在衝突和誤會之後,選擇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決定。文章提及了三個不同的面試經驗,表達了對於工作和生活的渴望和挑戰。
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我對嘉義的經驗和我想在嘉義定居的理由,同時描述了北部和臺北的生活負擔和對我生活的壓力。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