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24/02/25。
去年年中開始養出購書的習慣,每個月固定去安利美特進補一到兩次,和人們去家樂福大潤發Costco大採購一個概念,買的都是糧食──沒了會死,或趨近死亡。
也算是我替繭居族的自己找點不必出門的樂子。城市人一旦離了水空了錢袋,通常就什麼都別想玩,除非你和你的朋友都是能坐在河邊看一下午的人。這種人已經不多,且遇且珍惜。
開始經營這個帳號後,買漫畫又多了個理由:創作有價,內容投資。每到進補時分,便搭上捷運一路駛往高火(高雄火車站的私自略稱),閘口出來就是安美敞亮的藍黃燈板,一進去,沒半把小時出不來。
休假的昨天是進補日。
在站臺候車時,我抬頭看吊在上方的螢幕廣告輪播,熊熊看到駁二「看手相」展覽的宣傳片,心念一動,暗自把目的地從高火改為鹽埕埔站。
又再一動,傳訊息給數秒前剛唉唉叫在家無聊的友人,說我人在捷運站,你現在出不出門。
也是矛盾。一邊主動約了人,一邊忍不住心想你快拒絕吧,我好逛得清淨些……到底是想要陪伴還是想要孤僻,可不可以專心選一個?二十幾年了,我既改不了善變,也改不了依從的毛病,還是這麼將就著過。
他說好。於是我又在月臺等了半小時。期間刷刷IG調調照片,揀選著用來放限時動態的圖文,送出。
朋友是高中以來的相識。大學期間沒怎麼聯絡,畢業後回鄉再遇,兩個人已經各有一段自己的故事。當前他備著國考,我安分上班,約略每週見一次面。
起初是一起慢跑,體力菜雞們一路跑帶走,有時累了索性原地改散步,厭世了嘴饞了直接去吃飯。搭在一起也沒聊什麼特別的,無非最近做的事、去的地方、買的東西、看不完的函授、辭不了的餬口工作。
通常都約同個地方同樣時間,偶而跑膩了換爬山。週末早晨坐一節空車廂,搖搖晃晃行往壽山。差不多快中午到山頂,覷一眼湛藍天色,灌幾口水,下山。行程也屬固定,聊天內容差別不大,但要注意腳下別誤入岔徑。第一次就是那樣。本應從壽山登山口下山,卻從元亨寺旁邊冒了出來,莫名其妙。
也不怎麼在意,笑幾聲便過。
跑步、散步、吃飯,其實都只是一種相見的藉口。
-
到駁二了才發現,本來最主要想逛的三個展只有兩個能參觀──我搞烏龍,看錯其中一個的資訊,人家三月八號才開展。倒無妨,我們買的單日套票已夠消磨一下午。
管理展場出入口的員工一概年輕,說明到位。我想起在104看過的職缺,忍不住猜測眼前人究竟是職員還工讀,時薪多少,沒人的時候有多無聊,一個人站在照不進光的門內,望著門外灑落滿地的太陽作何感想。
那種只能眼睜睜看時間過去的輕鬆又凝滯,肌肉和感官一點點鬆弛的無力。戴著口罩就不笑,也能照常發出愉悅語氣的日子。
(也不過幾年間的事,談起來彷彿很久以前。)
期待好一陣子的展覽看來看去,新鮮感也就那樣。隨手喬角度的照片用來發完動態,繞成頭像外的一圈限時彩環,就收進相簿再也不看;反倒是已經逛過的舊事倉庫一區,附贈的VR短片,我居然不慎被此震撼。
那一部「顯影駁二」。仿三百六十度的舊照重現,我站在攝影機鏡頭和被攝者/景物的中間,霎時成為過往的一抹幽靈,被釘入時間的切片。最深刻是將近結尾,防空洞裡女子呢喃低歌,哄護懷中不知砲彈、不曉生死的嬰孩。
地洞驀地震了又震,砂土驟落,砲火又落在某些命運的終點。防爆燈啪地熄了,洞裡陷入漆黑。這麼多人,這麼多害怕,卻只有一個人捨得開手電筒,照在那對母子身上,來回亮著母親和嬰兒。
我本來只覺得這樣照難道不刺眼?忽然有條想法閃過──
那是在讓他們能看見彼此的臉。
戰亂時分人還是想好好活著。就怕冷了,暗了,連死去的那刻什麼也看不清,從絕望走向絕望裡。所以模糊也罷,晃光也罷,能看見便好。摸著尚存溫熱便好。
然而影片裡什麼都沒說。
-
我曾經很嚮往那種表現形式。
那像是為了保持空氣乾淨,把要說的話一股氣憋住,喉頭卡著一團蠢蠢欲動的噪音。我曾經覺得忍住不說既需要技術,也需要勇氣,因為那代表一定有人聽不懂──那時我什麼都想要人懂。理想也好,妄想也要,站在舞臺中心,喊著「請看看我」。
彷彿把上好的滷嫩肉都剜了,剔淨,只留浸潤肉汁的大骨。多麼令人陶醉的奢侈啊。
現在我清楚了,才不是那樣。
有時候就只是一種倦怠,一種沉默,一種千思萬緒水過無痕的疲態──覺得說多了煩,不說又對不起人,好吧那就放一點點便可。然後進一步忖度,這寡該有多寡呢,又會衍生新的互相猜測……累,非常累人。
不如都別說了,讓事情安安靜靜照常發生就好,反正它本來也就長那樣。所有故事裡的感人,都是放大了生活的細節而來,根本沒那麼了不起。
可能其實就只是一個小小的掛念,安不下心的思慮。
例如照亮臉蛋的手電筒光,例如找滿理由的相見,例如非得定了題目才寫得出的散文,例如每天用來迴避世界的那一句「我要睡了」。
我學不來像海風一樣誠實。分分秒秒盡是半生不熟的藉口。
-
後來抱了一疊漫畫回家。大半夜的開了封,翻頁,莫名其妙哭起來。
我大概還只能在看著別人的故事時,留下安心而真實的眼淚。
好吧,我心想。不如那就先這樣吧。至少這一刻的情緒都是真的。
「同塵簿」是生活雜記的新系列。
說是系列,其實就是瑣事隨筆。非常隨意的散記,文字密度忽高忽低都屬常態,時間跳躍也請慢慢習慣。
我想把生活撿回來寫,也想找回編織散文的手感,不求精,夠回顧我一成不便的時日就行。
同塵,取自以前的部落格隨記本「和光同塵」,再上一本則是「吉光片羽」。那時極喜微小光芒的寓意,認為自己有天賦,能覺察並收藏生活中的光粒。現在不了,留塵字便可。
和動漫畫心得手札不同,這個是不定期更新。
有緣再下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