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避什麼呢?

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避什麼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傳說曾經被提名21次諾貝爾文學獎的格雷厄姆•格林,是我喜歡的殺時間小說作者。

不管是發生在遙遠國度的長期偷情,或者倫敦某個雨夜裏的閣樓,都可以讓他寫得引人入勝,當下就忘記時間的流逝。

比他早一輩的毛姆,不但寫很多小說,他還寫讀書心得跟書評。中譯版本,很容易就找到《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和《小說鑒賞十講》。

他們兩人感覺就像邱吉爾一樣,出口成章就可以讓人讀得津津樂道。但是,格林跟毛姆的小說都因為我手寫我口,經常會有有叨叨絮絮的毛病。

他的書評兼及內容的演繹,作者的生平跟創作的臧否,想像在那沒有網路的時代,參考資料一定花了不少時間搜集。

雖然,你幾乎得跳著看,才不會陷入花絮的泥淖,消解了我們找出原著來讀的衝動。

但是,我覺得他在《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寫的幾段話,幾乎可以當做聖旨來讀:

--我想要指明的第一件事就是閱讀應當是享受的。
--每位讀者自己都是最好的批判家。不管學者們對一本書的評價如何,不管他們是多麼一致地對一本書盛讚,要是你對這本書不感興趣的話,你就不必去理會這本書。
--必須帶著愉悅去閱讀才行。但誰又能保證能帶給一個人愉悅的書籍就一定能讓另一個人愉悅呢?請不要認為這種愉悅是不道德的。愉悅本身是好的,它就是純粹的愉悅。
--我認為將小說作為傳播知識的平臺是一種陋習,讀者會因此受到誤導,因為這樣做會讓他們覺得能夠輕易地獲取知識。獲取知識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必須得付出艱辛的努力。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讀書就是為了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愉悅可以讓你得到樂趣,樂趣讓你對人生對世界的理解便豐富。所以,你要閱讀可以讓你豐富的書。

記不記得傑克·尼可遜在電影《愛在心裡口難開》,為了追單親媽媽說的那句名言:「你讓我想要成為更好的人」(You make me want to be a better man)。

避難?避什麼難?避開你不想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難!

一年挑戰100本書之20

 

 

 

avatar-img
李立亨的李想世界的沙龍
23會員
171內容數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美國歷史上第二個女性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1933-2020),畢生致力於法律事業並且推動男女平權工作不遺餘力。如果可以跟他學習如何健身,應該很不賴吧。
1993年,我到紐約大學人類表演學研究所就讀。上課第一天,就被幾個學長姊的博士論文選題給驚呆了:有人以職業摔角選手的命名跟裝扮為題目,有人研究紐約聖派翠克教堂二戰期間做禮拜的女性頭飾變化為題目,有人研究猶太人做菜習慣的傳承與變化。
舊詩的世界,背後有國恥辛酸,有生命滄桑,更有美好的想像與感受。更重要的是,其中有生生不已的生命感知力量。讀老師的眾多著作,都可以感受到溫情,敬意,還有豁然開朗之後的理解。
美國歷史上第二個女性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1933-2020),畢生致力於法律事業並且推動男女平權工作不遺餘力。如果可以跟他學習如何健身,應該很不賴吧。
1993年,我到紐約大學人類表演學研究所就讀。上課第一天,就被幾個學長姊的博士論文選題給驚呆了:有人以職業摔角選手的命名跟裝扮為題目,有人研究紐約聖派翠克教堂二戰期間做禮拜的女性頭飾變化為題目,有人研究猶太人做菜習慣的傳承與變化。
舊詩的世界,背後有國恥辛酸,有生命滄桑,更有美好的想像與感受。更重要的是,其中有生生不已的生命感知力量。讀老師的眾多著作,都可以感受到溫情,敬意,還有豁然開朗之後的理解。